2.1.1结构及传动原理2.1.1.1转辙机的结构设计ZD(J)9电转机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摩擦联结器、滚珠丝杠、推板套、动作板、锁块、锁闭铁、接点座组成、动作杆、锁闭(表示)杆等零部件组成,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维修。
转辙机整体及部件图转辙机分解图电机减速器组成中的电机可根据需要直接更换成交流或者直流电机,更换方便;主要传动部件滚珠丝杠寿命长、传动效率高;摩擦联结器采用片式粉末冶金摩擦方式,在正常的维护下可以保证转换力的稳定;接点座和锁闭铁根据转辙机安装的牵引点位置不同分可挤型和不可挤型,静接点片采用铍青铜片,动接点环为铜钨合金,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接线端子采用德国WAGO专用端子,电气性能稳定可靠。
机盖采用热镀锌,防锈能力强。
1、电动机接通电源后,电机上的小齿轮通过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进行两级减速把动力传递到摩擦联结器的齿轮上。
2、通过摩擦联结器中的内外摩擦片的摩擦作用,齿轮的旋转运动传递到滚珠丝杠上。
滚珠丝杠把传动齿轮的旋转运动转与丝杠联结的推板套的水平运动。
3、推板套水平运动,推动安装在动作杆上的锁块,在锁闭铁的辅助下使动作杆水平运动,完成道岔的锁闭功能。
推板套、动作杆、锁块、锁闭铁运动关系简图通过上图可以看出,ZD(J)9型转辙机有着安全可靠的内锁功能,在两个终点位置时锁块在推板套和锁闭铁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转辙机对道岔的锁闭。
2.1.1.2.2转辙机表示原理ZD(J)9型系列电动转辙机的表示功能的完成是由动作板、接点座组成、表示杆共同完成的。
1、推板套动作的同时,安装在推板套上的动作板随着推板套一起运动1.动作板2.速动片3. 起动片4.压簧5. 滚轮6. 动接点轴2、动作板开始运动后,动作板滑动面一端的斜面推动与起动片联结的滚轮,切断表示,同时接通下一转换方向的动作接点;当动作到位时候,滚轮从动作板滑动面落下,动作接点断开,同时表示接点接通,给出道岔表示。
在这一过程中,滚轮通过左右支架的作用,使锁闭柱(检查柱)抬起或落入锁闭(表示杆)槽内,达到检测道岔状态的作用。
一般来讲,ZD(J)9系列转辙机的A、C型为锁闭杆,而BD型为表示杆,170型也为表示杆,下图为A、C和B、D型转辙的外形图。
2.1.1.2.3挤脱器挤岔表示原理挤脱器结构示意图ZD(J)9系列转辙机不可挤机型的锁闭杆与尖轨相连,当一根锁闭杆通过锁闭柱将尖轨锁在机内时,在斥离尖轨上固定的另一根锁闭杆则成为挤岔表示杆。
当挤岔时,通过斥离尖轨动作作为挤岔表示杆的锁闭杆上有斜面的缺口,推动检查柱断开表示接点,给出挤岔表示。
而在锁闭位置的锁闭柱不动作,同时由于两根尖轨用拉杆连接在一起而同时转换,动作杆在超过挤脱力后就解锁,而处于锁闭位置的锁闭杆,由于安装装置的连接杆,当挤岔时就因变形而损坏。
一根锁闭杆上的锁闭用的直缺口和挤岔表示用的斜缺口的距离与尖轨动程有关,只能适用于相应的尖轨动程,当超过此动程范围需另配该动程范围的锁闭杆。
对于可挤机型来讲,表示杆装有检查块,挤岔原理与不可挤机型相同。
挤脱器工作原理图挤岔时,当挤脱器中的锁闭铁在动作杆上的锁块作用下,脱开挤脱柱,在锁闭铁上的凹槽推动水平顶杆,水平顶杆推动竖顶杆,竖顶杆推动动接点支架,从而切断表示,非经人工恢复锁闭铁,不可能再接通表示。
ZD(J)-A和C型为两点牵引道岔第一牵引点用的不可挤型转辙机,故没有挤脱器,道岔的挤岔表示由ZD(J)-B、D型转辙机给出。
ZD(J)-B、D型为两点牵引道岔第二牵引点用的转辙机,,表示杆有检查尖轨密贴和挤岔断表示的功能。
ZD(J)9-170/4K主要用于单机牵引道岔,为可挤型。
2.1.1.2.4手动原理ZDJ(9)电转机具有手动功能,见下图手动时,由于安全开关通过连接杆与电机轴端的连板相连,因此必须打开安全开关手摇把才能插入。
2.1.1.3转辙机技术特性2.1.2 主要部分的技术特点2.1.2.1电动机2.1.2.2减速器减速器为两级减速,可以通过变动减速比来改变转换力或转换时间。
ZD(J)9-A型第一级速比为38/26=1.46,第二级速比为46/18=2.56,总速比为i=3.74。
ZD(J)9-B型第一级速比为44/20=2.2,第二级速比不变,总速比为i=5.63。
转换时间tA=4.56s,tB=5.08s。
由于双机牵引的道岔要求二动先动,所以宏观上可达到同步。
2.1.2.3摩擦连接器摩擦联接器采用干式摩擦,主动片是4片外摩擦片,用钢带加工,被动片是3片铜基粉未冶金摩擦材料(HXFM10391)的内摩擦片,用12个弹簧加压。
2.1.2.4滚珠丝杠滚珠丝杠选用3210型多列阵磨削丝杠,直径Φ32,导程10㎜,由于导程大,滚珠也大,可靠性高。
丝杠母采用法兰盘结构方式,便于选用标准结构,两侧有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密封。
2.1.2.5自动开闭器自动开闭器分可挤型与不可挤型两种,左右调整板位于自动开闭器一侧,锁闭柱和检查柱在接点组外侧,便于观察表示缺口。
安全接点采用沙尔特宝开关,外套有SK200型橡胶套。
2.1.2.6接线端子接线端子采用了德国WAGO公司笼式弹簧的2线(型号280-901)和3线(型号280-641)端子,由于接线部分没有螺纹连接,因此使用中不需要检查或重新拧紧,是一种免维护的接线端子,能抗振动和冲击,同时又不损及导线,耐振动X、Y、Z方向可达2000Hz,100g。
2.1.3 使用与安装2.1.3.1转辙机的使用2.1.3.1.1转辙机的调试1、表示缺口的调整转辙机安装后,调整道岔尖轨密贴后,调整锁闭杆锁闭表示缺口与锁闭柱(检查柱检查块)的间隙,一般A、C型为每侧2 mm,其调整量为0~4 mm。
如右图,可从转辙机上方直接观察到缺口。
第二牵引点用的B和D型表示杆内检查块与检查的间隙为每侧4 mm,其调整量为0~8 mm,正常检查表示缺口与检查柱的间隙为每侧2 mm,为了在第二牵引点因尖轨变形而允许在密贴时留有4 mm间隙也可以调整使用。
对于联动道岔表示缺口的调整,其调整次序为,先调整拉入的表示缺口,再调整伸出的表示缺口。
锁闭杆挤岔表示斜缺口与锁闭柱斜面间隙为每侧18 mm,当在分动外锁闭道岔上使用,其适应尖轨动程为尖轨标准动程±18 mm。
当在联动内锁闭道岔上使用,其左右锁闭杆或表示杆可以调整左右两杆锁闭缺口的相互位置,如ZD6型电动转辙机的表示杆那样,调整量为±20 mm,适应尖轨动程为尖轨标准动程±20 mm。
2、摩擦连接器的调整转辙机摩擦联接器在出厂时,按照转辙机技术条件规定的不同型号的标准值已调整好。
对符合标准的道岔,其转换力不超过标准值,本机摩擦联接器不需任何调整既能满足使用要求。
如道岔转换力过大(或有其它非正常情况)时,转辙机就会出现摩擦联接器打滑。
确认各部件工作正常,仅道岔转换力过大导致不能正常转换时,此时可用本机附带的专用工具进行调整,如图示,右旋调节可增大摩擦力,左旋可减小摩擦力。
调整完成后,可用销式或无销式转辙机测力仪测试转换力及摩擦转换力。
建议摩擦转换力不宜过大,否则有烧电机的可能。
注意:上术调整必须在确认断开安全接点时才可进行。
3、挤脱器挤脱后的恢复(挤脱后现场可以自行恢复)松开调整螺母,取出调整垫圈,取出挤脱柱(连带碟簧一起取出),然后用手摇把把转辙机摇到解锁位置,轻敲锁闭铁一端,使其恢复到挤脱前的状态,装入挤脱柱,调整垫圈,并旋紧调整螺母,最后用摇把把转辙机恢复到终点位置。
按相反次序恢复。
注意:恢复时候,如果挤脱发生在转辙机的拉入状态时,如果恢复时轻敲锁闭铁不能是锁闭铁移动,则有可能是挤岔时,锁闭铁移动量过大,造成锁闭铁一端移动超过水平顶杆,恢复时,锁闭铁不能移动,此种情况恢复时,必须把接点座卸下以后才能恢复。
2.1.3.1.2转辙机的维护ZD(J)9系列转辙机基本做到了少维护、无维修。
大多数保养工作是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的。
2.1.3.1.2.1定期检查项目:1、定期清理转辙机内部,做到整洁无杂物。
2、随时检查转辙机内、外部紧固螺栓,保证处于紧固状态。
3、定期检查转辙机内部配线,保证接触良好,无断线,无破损。
4、定期检查自动开闭器接点,保证接触良好,动接点切入深度不小于4mm毫米。
5、定期检查安全开关的安全性,当转辙机插入手摇把时,安全开关常闭接点应能可靠断开,手摇把取出后,非经人工恢复不安全接点不应接通。
6、检查起动片尖端与速动片上平面间隙,保证在0.3---0.8 mm范围内。
7、检查表示杆缺口与锁闭柱(检查柱)间隙,保证第一牵引点锁闭杆锁闭表示缺口与锁闭柱的间隙为每侧2 mm,第二牵引点表示杆内检查块与检查的间隙为每侧4 mm。
8、定期进行道岔2 mm和4 mm的检测,建议至少每月一次9、定期清理摩擦联结器上传动齿轮与摩擦联结器相联处的油脂,以免渗入摩擦联结器中,影响摩擦性能。
10、定期检查电动机性能,保证电机绝缘良好,引线无破损。
对于直流电机要保证碳刷与换相器接触良好,定期更换。
2.1.3.1.2.2转辙机的润滑ZD(J)9系列转辙机的润滑根据所润滑的零、部件的不同分别采用润滑脂润滑和润滑油润滑,润滑脂采用转辙机专用TR-1润滑脂,润滑油可用NO20号机械润滑油。
下表为转辙机日常维护需润滑的主要零、部件。
注:在对传动齿轮中的带槽齿轮进行润滑时,润滑脂不宜过多,且对溢出部分要进行及时清理,以免渗透到摩擦联结器中,影响摩擦转换力。
以下为辙机的最重要的零件所在的位置以及润滑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