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化性溃疡培训课件

-消化性溃疡培训课件


-消化性溃疡
20
3.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无症状性溃疡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复合性溃疡 幽门管溃疡 球后溃疡 应激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21
(1) 无症状性溃疡:约15%~35%消化性溃 疡,病人无任何症状,尤以老年人多见。
(2)老年人消化性溃疡:胃巨大溃疡多见,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疼痛多无规律,食欲 不振、恶心与呕吐、消瘦、贫血等症状较 突出。
-消化性溃疡
1. 定义消化性溃疡。 2. 叙述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3. 认识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4. 识别特殊类型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 5. 描述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要点。 6. 对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护理。
-消化性溃疡
2
一、消化性溃疡的定义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 和十二指肠粘膜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 )。溃疡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胃酸和 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 因此得名。
-消化性溃疡
5
侵袭因素: 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 其他:胆盐、胰酶、乙醇等。
-消化性溃疡
6
自身防御-修复因素: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黏膜屏障 黏膜血流量 细胞更新 前列腺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等
-消化性溃疡
7
1.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率高; DU为90%,GU为70%~80%。 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和显著降低溃疡 复发率。
-消化性溃疡
8
Hp具鞭毛结构,可在胃内粘液层中自由
活动, 并依靠其粘附素与胃粘膜上皮细胞 紧密接触,直接侵袭胃粘膜;
Hp分泌一种高活性的尿素酶,能分解尿 素产生NH3,而中和胃酸,既形成了有利 于Hp定居和繁殖的中性环境,又损伤了上 皮细胞膜
加重。
-消化性溃疡
15
四、病理
消化性溃疡大多是单发,也可多个,呈圆 形或椭圆形; DU多发生在球部,前壁比较常见;GU 多在胃角和胃窦小弯; DU直径多小于10mm,GU则稍大。
-消化性溃疡
16
溃疡浅者累及粘膜肌层,深者则可贯 穿肌层,甚至浆膜层,穿破浆膜层时可 致穿孔,血管破溃引起出血;
-消化性溃疡
12
2.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
服用NSAID病人发生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
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NSAID可直接作用于胃、十二指肠黏膜,透过
细胞膜弥散入黏膜上皮细胞内,细胞内高浓度 NSAID产生细胞毒而损害胃黏膜屏障。 NSAID还可通过抑制胃黏膜生理性前列腺素E 合成,削弱后者对黏膜的保护作用。
遗传因素:消化性溃疡有家庭聚集现象,O型血者易得DU。 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部分GU病人胃排空延缓,可引起十 二指肠液反流入胃而损伤胃黏膜;部分DU病人胃排空增快 ,可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
应激:急性应激可引起应激性溃疡,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 情绪容易波动的人或过度劳累,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 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动和黏膜血流调节,而使溃疡发作或
-消化性溃疡
13
3.胃酸和胃蛋白酶
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
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致,而胃酸又 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
只有在正常的黏膜防御和修复功能遭到
破坏时,胃酸的损害作用才会发生。
-消化性溃疡
14
.其他因素
吸烟:可能与吸烟增加胃酸分泌、减少十二指肠碳酸氢盐 分泌、降低幽门括约肌张力和增加黏膜损害性氧自由基等因 素有关。
-消化性溃疡
9
能产生细胞毒素使上皮细胞空泡 变性,造成粘膜损害和炎症;
其菌体胞壁还可作为抗原诱导自 身免疫反应
-消化性溃疡
10
幽门螺杆菌电镜图
-消化性溃疡
11
Hp 致消化性溃疡的机制:
幽门螺杆菌-胃泌素-胃酸学说;
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学说 ; 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减少; 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削弱。
溃疡边缘常有增厚,基底光滑、清洁 ,表面覆有灰白或灰黄色纤维渗出物。
-消化性溃疡
17
五、临床表现
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疼痛
1. 症状 (1)腹痛:
GU
DU
疼痛性质
烧灼或痉挛感
钝痛、灼痛或剧痛
疼痛部位
剑突下正中或偏左
上腹正中或稍偏右
疼痛发生时间 进食后半~1h,疼痛较少发生 于夜晚
疼痛持续时间 1~2h
-消化性溃疡
22
(3)复合性溃疡:指胃与十二指肠同时存在溃疡, 多数DU发生先于GU。约占全部 消化性溃疡的5% 。
(4)幽门管溃疡:较为少见,常伴胃酸分泌过高。 其主要表现为餐后立即出现较为剧烈而无节律性 的中上腹疼痛,对抗酸药反应差,易出现幽门梗 阻、穿孔、出等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
23
(5)球后溃疡:指发生于十二指肠 球部以下的溃疡,多位十二指肠乳头 的近端。球大量出血者 亦多见,药物治疗效果差。
-消化性溃疡
3
二、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
本病是全球性多发病,全世界约有10%的人 口一生中患过此病。 临床上DU较GU多见,两者之比约为 31。 DU好发于青壮年,GU的发病年龄一般较DU 约迟10年。 秋冬和冬春之交是本病的好发季节。
-消化性溃疡
4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由于对胃十二指肠粘膜 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粘膜 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消化性溃疡
24
(6)应激性溃疡:指在严重烧伤、颅 脑外伤、脑肿瘤、严重外伤和大手术 等致应激的情况下,在胃和十二指肠 产生的急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25
4. 并发症
出血 穿孔 幽门梗阻 癌变
-消化性溃疡
26
( 1 ) 出 血 : 发 生 于 约 15%~25% 的 病 人 , DU 比 GU 容 易 发 生 。 常 因 服 用 NSAID而诱发。
一般规律
进食 疼痛缓解
进食后1~3h,午夜至凌 晨3点常被痛醒
饭后2~4h,到下次进餐 后为止
疼痛进食缓解
-消化性溃疡
18
(2)其他:
消化性溃疡除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反酸 、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 良症状,也可有失眠、多汗、脉缓等植物 神经功能失调表现。
-消化性溃疡
19
2.体征
溃疡活动期可有剑突下固定而 局限的压痛点,缓解期则无明显体 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