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陈星合年级:四年级备课日期:5月30日执教:陈星合教学课题: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内容: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土多德的理论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和猜疑中走上比萨塔,用事实证明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目标引导: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4.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和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难点:1.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两个结论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这节课我们要走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
准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基础达标1、自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xuān bùxī là zhé xué zhēn lǐ huái yí gù zhí()()()()()()2.比一比,再组词。
执()奉()腊()奏()热()势()春()借()揍()挚()三、初读感知1、自由读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的科学家伽利略,敢于(),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求证后,在人们的()与()中走上(),用()证实了真理的事情。
课文赞扬了伽利略()。
四、检测反馈,精讲精练:(一)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1、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内初步交流。
(二)自主读书,诱导感悟1、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自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
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间轮读。
(学生自主读书)2、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3、根据课文内容,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人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不容许更改”。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讲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而伽利略却表示了怀疑。
第四部分(第4—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将四段的段意串起来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二、精读感悟1.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连用两个反问句,反映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2. 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伽利略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3.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想象一下,当伽利略试验结束后从比萨斜塔上下来后,人们围住了他,试验前责备,取笑伽利略的那些人,试验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联系课文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拓展延伸亲眼目睹比萨斜塔下的试验1、课件实现比萨斜塔下的试验师: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
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
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
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过渡:伽利略做完实验后,周围的人忍不住叫起来,如果当时你就是记者,你会怎样采访他呢?2、如果你是记者,应向伽利略提什么问题?生:你是怎么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错误的?生:伽利略你为什么要公开试验呢?过渡:这些小记者真会提问呢!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伽利略是如何验证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是错误的!快快读读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看看伽利略是怎么推理的吧!3、演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说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系,物体越重,落下的速度越快。
五、布置作业:1、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
人们又会怎样说,怎样做。
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2、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板书设计:10>1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10+1<10 矛盾伽利略试验 1 0+1=11>11课后反思:主备人:陈星合年级:四年级备课日期:5月30日执教:陈星合教学课题:26、全神贯注教学内容:这篇课文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文中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使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充分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
目标引导:1.认识本课6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身临其境地朗读课文。
3.明白“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4.初步学习通过人物言行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罗丹的语句,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理解课文结尾的一段话。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名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二、基础达标1.我会认读下列生字,并能组词。
邀()咕()挚()痴()仪()锁()2.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全神贯注端详径自莫名其妙三、初读感知自由朗读,感知人物精神1.轻轻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
2.这几句话真令我印象深刻,我想把它们读给大家听。
4.本文中我最喜欢的词语是:5.我知道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四、精读感悟(一)只见罗丹一会儿,一会儿,嘴里,好像跟谁在说;忽然眼睛闪着,似乎他把地板踩得,手不停地挥动……过去了,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大约过了,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1.我能把空白处填完整。
2.我能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为大家表现出来。
(二)他后来回忆说:“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
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
”1.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2.读完这句话,我想到了:。
五、实践应用1.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作风深深打动了我,我能找出文中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六、拓展延伸1.我还能搜集了解许多伟大的人物成功的例子,我了解到的人物和故事有:。
2.读了这篇文章,思绪万千,我觉得人生七、布置作业: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哪些事情需要全神贯注,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26、全神贯注罗丹叽里咕噜把你忘了(语言)一会儿……一会儿……踩不停地挥动(动作)眼睛闪光世界消失(神态)课后反思:主备人:陈星合年级:四年级备课日期:5月30日执教:陈星合教学课题:27、鱼游到了纸上目标引导: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栏杆、罢了、境界、厂徽、一丝不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二、基础达标1.看拼音写词语。
huā ɡǎnɡqīnɡchèyúɡānɡ yìsībùɡǒu( ) ( ) ( ) ( )xiùhuācháhúlǒnɡ yǎshǎng xīn yuèmù(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绣()致()挥()缸()锈()到()浑()缺( )徽()苟()巷()描()微()句()港()瞄()三、初读感知1、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本文是按顺序叙述的。
作者通过描写聋哑青年的、、和表现了他爱鱼成癖、观鱼似醉、画鱼如生,反映了聋哑青年的的品质。
文中“画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在文中又出现了三次,一次是,第二次是,第三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
四、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精读感悟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把金鱼的每个部位()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有时又()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
1.根据课文填空。
2.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3.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青年画画时的态度:4.文中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是:它和“鱼游到了纸上”之间的关系是:5.文中着重抓住那位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样子来写,你能把文中其他有关句子摘抄下来吗?三、实践运用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并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围观的人纷纷议论着,赞叹着,他们会分别怎么说?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你能抓住人物外貌、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写一个小片段吗?四、拓展延伸找找我们身边具有和这位青年一样品质的人,给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故事。
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五、布置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27、鱼游到了纸上忘我专注看鱼——鱼游到了心里聋哑青年坚持不懈画鱼——鱼游到了纸上课后反思:主备人:陈星合年级:四年级备课日期:5月30日执教:陈星合教学课题:28、父亲的菜园目标引导:1. 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