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考地理-行星地球-专题练习(一)及答案解析

2018届高考地理-行星地球-专题练习(一)及答案解析

2018届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
行星地球
一、选择题
(2016·山东潍坊期中考试)旅行者1号(Voyager 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

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天体M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土星
4.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014年10月24日美国宇航局探测到太阳表面发生较大规模的耀斑事件,其来自太阳巨大的黑子群,这是科学家在24年内发现的太阳最大黑子群。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5.太阳黑子和耀斑()
A.分别出现在①层和③层
B.分别出现在①层和②层
C.分别出现在②层和①层
D.分别出现在②层和③层
(2017·浙江镇海中学月考)据英国媒体2016年8月21日报道,上周爆发的太阳风暴“击中”地球磁场,为全球一些高纬度地区带来一场近年来最盛大的极光“焰火盛会”。

读下图,回答6~7题。

6.图文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A.黑子和耀斑B.黑子和太阳风
C.耀斑和太阳风D.耀斑和日珥
7.下列关于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
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②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③关闭所有通信设施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017·四川泸州调研)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8~9题。

8.若图中等值线等差值为300,则图中AB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值最可能是()
A.A地比B地大1 000 B.A地比B地大500
C.A地比B地小500 D.A地比B地小1 000
9.A地区与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太阳能资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迎风坡,阴雨天气多
B.海拔高,正午太阳高度大
C.位于背风坡河谷地带,晴天多
D.地势低,正午太阳高度小
(2016·山西临汾二模)“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

读图完成10~11题。

10.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A.塔里木盆地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11.“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降低大气温度B.提高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增强地面辐射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于当地时间2011年8月5日12时25分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远征木星之旅。

2015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布,已经在行星际空间飞行四年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预计在2016年7月抵达木星。

材料二: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

(1)“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

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应采取何种措施?
(2)与地球相比,木星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生物生存?有哪些条件不利于生物生存?
(3)美国为什么选择在佛罗里达州建航天发射基地?
1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1)请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说出图中甲、乙两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并简要分析原因。

(3)试分析丙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018届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
行星地球
答案
一、选择题
1~5.ACBCB 6~10.CAACB 11.A
二、综合题
12.(1)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

(2)有利条件: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

不利条件:距太阳远,温度较低;缺少水分;缺少供生物呼吸的氧气。

(3)佛罗里达州纬度较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临海,海运便利,有利于大型火箭的运输;周围海洋面积广阔,地广人稀,比较安全。

13.(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3 600小时<甲<3 800小时。

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被山地环绕,降水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 400小时<乙<2 600小时。

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3)有较充足的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

2018届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
行星地球
解析
一、选择题
第1题,天体系统的范围由小到大依次是D地球和月球构成C地月系,C和其他行星系等构成B太阳系,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A银河系,所以判断A正确。

第2题,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是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而存在的,所以C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3题,图中天体M的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内部,因而只可能为水星或金星。

第4题,天体M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同时天体M也不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第5题:选B.从图中可知①②③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光球层和色球层。

第6题,图中太阳表面异常增亮的部分为耀斑,太阳表面催生并向火星挺进的气体为太阳风。

第7题,太阳剧烈活动时,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应适当调整人造卫星的运行;此外,为了减小影响,应适当减少室外活动;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和所有大型发电设施显然是不现实的。

第8题,依据经纬度可判断总体上A地位于横断山区,B地位于四川盆地,则A地较B地太阳辐射强;再依据等差值为300,可判断A地太阳年辐射总量介于1 800~2 100之间,B地太阳年辐射总量介于900~1 200之间,则两地差值为600~1 200之间。

第9题,图中A处等值线向南凸出,说明该处太阳辐射值比周边同纬度地区高,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可能是该地区天气晴朗日数多于周边地区所致。

第10题,“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应建在水域多、热量丰富,并且电力资源紧张的区域,四个备选项中最合适的是太湖平原。

第11题,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会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水面、地面和大气温度,故A正确,B.D错误。

电池板会阻挡到达水体中的太阳光,不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减慢浮游植物生长速度,故C错误。

二、综合题
12.解析:第(1)题,从增大太阳能电池帆板面积及调整帆板朝向等方面回答。

第(2)题,注意从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两方面分析。

第(3)题,航天基地的选址一般从纬度、地形、天气、交通、发射安全等方面考虑。

13.解析:第(1)题,从图中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分布可知,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第(2)题,从图中可知,甲地年日照时数为3 600~3 800小时,原因与海拔高有关。

乙地年日照时数为2 400~2 600小时,原因是位于祁连山迎风坡,降水较多,晴天较少,日照时间较短。

第(3)题,丙地位于河套平原,这里灌溉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