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答辩状(著作权)
答辩状是被告(人)、被反诉人、被上诉人、被申请(诉)人针对起诉状、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诉)书的内容,在法定期限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文书,是诉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这份民事答辩状(著作权)!
答辩状
答辩人:某装饰布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塘汇区工业园区平一西路
法定代表人:吴某
答辩人因原告X有限公司提起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一、原告对涉案作品不享有著作权
1.《版权登记证》不能作为认定著作权归属的依据
本案中,原告证明其对涉案作品享有版权的唯一证据是一份由江苏省常州市版权局出具的《版权登记证》,答辩人认为,这不能直接证明原告对涉案作品享有版权。
因为《著作权法》及相关法规中明确规定著作权自作品完成日自动产生。
这有别于商标专用权或专利权的取得要经过申请注册程序。
版权登记不是确权登记,其实行自愿登记,形式审查制度,对版权的获得于否不产生任何的影响。
因此原告向法院提供《版权登记证》只是一个初步的证据,它可以作为立案的依据,但不能作为认定版权的依据,法院应通过司法程序来审核原告对涉案
作品是否享有版权。
另外,答辩人就涉案图片咨询了杭州版权局、上海版权局、江苏版权局、国家版权局等权威部门,这些部门一致认为涉案作品侵犯了他人的权利,不能进行版权登记。
2.涉案作品明显侵犯他人权利,不产生《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版权
本案中,原告对所主张权利的图片是不享有著作权的。
涉案作品是组合图片,在图片中,明显存在未经许可非法使用迪斯尼卡通形象(米老鼠、史奴比、高飞狗等)的行为。
原告擅自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图片进行修改、编辑,其实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
因此,根据民法"侵权不产生新的权利"的理论,原告对涉案图片不享有任何权利。
这一点也反映了在我国版权登记制度上及实践操作中存在着不足。
二、答辩人没有侵犯原告著作权的行为
在《起诉状》中,原告称被告一(汪X)在2006年5月从答辩人处购买了19个品种的窗帘布,原告认为这批货使用的图案侵犯了其著作权,并对这批货进行了公证保全。
然在原告向法院提交的所有证据中都无法证明被告一与答辩人进行交易的产品与涉案图片有关联。
首先,答辩人原告提交的一系列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持怀疑态度(这将在质证过程中向法院提出)。
假设这些证据是真实的,合法的,也无法证明被公证的货物是由答辩人发给被告一的。
因为这些证据当中不但有自相矛盾之处,而且多份证据与本案毫无任何关联性。
其次,不管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