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精品PPT课件
总结课文: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 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Page 20
分组讨论:
1、找出课文中的独句段?
(共9段:1、5、7、11、13、18、22、24、
27) 2、独句段与上下文的关系是怎样的? 承上启下 (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每一厘米厚的岩石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 百年的时间;岩石的破坏和新生;大约
1.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 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
2.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 伟大的创造和成就。
3.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 学、用科学的热情。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铜壶滴漏
还有什么记录了时间的更替?
课文学习
本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也可以看成 是议论文。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讲 了岩石的形成过程,通过岩石我们可以更 深入的了解地球。更好得为人类服务。
岩石
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
到上百年的时间。 Page 12
古代计时器——铜壶滴漏
水从一个铜壶缓缓 地滴进另一个铜壶。 时间过去了,这个壶 里的水空了,那个壶 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 时间是看不见的,但 是,我们用水滴记下 了逝去的时间。
Page 13
奇形怪状的石头
Page 14
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 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岩石在最初生成 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 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Page 15
寒武纪:离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 这一时期,最繁荣的生物是节肢动物三叶虫。
第3问: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 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读第28——30段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感悟
阅读全文,说说时间在岩石上留下了哪 些“脚印”,这些“脚印”是由哪些因素导 致的。
岩石的破坏因素有:炎热的阳光,严寒, 霜、雪、风、雨,空气、水和水中的酸类,生 物、人类的活动等。
32
煤炭是古代植物被泥沙掩埋,经过长期地 质作用形成的。文章提供的一个重要证据是:
沉积岩是沉积的碎石、泥沙长 期在重压下胶结生成的。
33
品读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 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 开始了旅行。
——把“爬”字改成“流”字可以 吗?为什么?
不好。用“爬”字,形象生动,而且显出移 动的缓慢。
30
品 读 细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
沉积岩是沉积的碎石、泥沙长期在重 压下胶结生成的。
31Βιβλιοθήκη 试推断岩层隐含的历史痕迹:
岩层呈水平—— 岩层倾斜——
当年海底、湖底是水平的。 当年海底、湖底是倾斜的。
岩层直立——
下面的岩层中有鹅卵石, 上面的岩层很细——
发生过地壳变形。
当年曾是海岸,后来地壳下沉, 变成了海洋中心。
岩层厚度:1米厚 排列顺序: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 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 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 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地壳运动:平卧的变得歪斜直立
第4问:分组讨论并阅读第22~29自然段, 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 地壳的活动; ② 气候的变化; ③ 古代生物的状况; ④ 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 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 厚的岩石;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
Page 21
4.第四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 偏离主旨?
不偏离,从作者的思路看,这一 段是插叙,由上文谈到岩石能记录时 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 法。然后下一段再从比较的角度提出 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 。”承上启下,很自然。
2、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铜壶滴漏
3、大自然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大自然用岩石记录时间。
4、除了岩石、还有哪些可以记录大自然的 时间?
各种生物化石、各种矿产资源。
Page 19
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4自然段)
讲述了生活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时间 的记录。
第二部分(5--29自然段)
讲解了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30—31)
Page 22
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 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 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 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 的宝藏”。
23
你读了本文, 了解了哪些科学知识?
研读文本
第1问: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 重新生成岩石。
第2问: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 提示1:读8——19自然段 提示2:岩石经历阳光、霜雪、风沙、空气、水流、生物和人 类的攻击。
岩石
小石子
沙砾、泥土
沉积
重压
胶结
新岩石
人们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提示1:读第20—22自然段 提示2: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运动等方面去 思考。
34
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 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 成的“躺”在最下面。
——把“躺”字改成“铺”字好吗? 为什么?
不好。用“躺”字,与平卧呼应, 且形象生动。
35
三、总结、扩展
同学们,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 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 识,大家对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寒武纪是最早的地质时代,没有真正的陆生生物。
Page 16
石炭纪
离现在大约三亿到两亿多年前,是古生 代的第五个纪,当时气候温暖、湿润, 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 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Page 17
第四纪
Page 18
思考些列问题:
1、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手表和日历
时间的脚印
你觉得时间是什么?
• 孔子:“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 马克思:“时间就 是能力等等发展的 地盘。”
• 齐白石:“不教一 日闲过。”
• 莎士比亚:“放弃 时间的人,时间也 放弃他。”
3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 ,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 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