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地理读图专项复习(答案)

中考地理读图专项复习(答案)

①②③④地理读图专项复习 一、《七上》地球和地图 1.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的地形类型为 丘陵 。

(2)A 点和B 点的相对高度是__200___米。

(3) 甲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陡崖 ,乙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鞍部 。

(4)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登山路线,某登山小组想沿坡度最陡的坡攀登,应该选择___③_____路线。

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B 的地形类型为 盆地 。

(2)G 的海拔是 __200___米。

(3) A 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山脊 ,C 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陡崖 ,E 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鞍部__。

(4)当D 的气温为15℃时,G 点气温是_16.3__℃。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_,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_,表面积是5.1亿_平方千米。

(2)同学们参加中考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④___点和__①__之间(填数码)。

(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①__点时,福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夏至___(节气),太阳光直射在__北回归线__;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③___点时,福州的昼长最短。

(4)当地球运行至__②___和__④_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5)写出右图中五带的名称:A_北寒带 B 北温带 C_热带 D 南温带_ E 南寒带二、《七下》3、读亚洲图,回答问题、(1)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__,东北以 白令 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邻;西部以乌拉尔__山脉、_乌拉尔__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_海峡与欧洲相邻;西南部以__苏伊士_运河与非洲相邻。

A B乙(2)亚洲大部分位于_北(南或北)半球和_东_(东或西)半球。

(3)亚洲地跨__热带_、温带和寒带。

A地为_热带雨林__气候,终年高温多雨,B地气候终年严寒,A、B两地气候差异主要是受__纬度_因素的影响。

(4)亚洲东部主要分布的人种是_黄种人__,西亚的阿拉伯人属于_白_种人。

4、读中东图,回答问题(1)中东地处“两洋三洲五海”,沟通了_大西洋___和_印度洋__,联系__非__洲、亚洲和__欧__洲三个洲,“五海”是指黑海、地中海、红海、_阿拉伯海和_里海(湖泊)。

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重要通道是_苏伊士__运河。

(2)中东被称为“石油宝库”,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绝大部分运往_美国___、日本___和_西欧____。

(3)本地区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因而_水资源匮乏。

(4)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把_耶路撒冷___看作“圣城”。

(5)本地区居民多数为阿拉伯人(民族)。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5、读欧洲西部图,回答问题(1)图中穿过该区北部的主要纬线是_北极圈_。

该纬线以北属五带中的_北寒带____,夏至日时,会出现_极昼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2)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温带海洋性__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全年温和湿润)___,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因此,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奶酪等乳畜产品。

(3)读图,从瓦伦西亚到华沙,由于距离____海洋__(海洋或陆地)越来越远,气候逐渐过渡到_温带大陆性气候。

6、读日本图,回答下列问题(1)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4个大岛及其它小岛和海域组成,其中最大的岛是_本州岛__,日本的首都是__东京____。

它是__北__半球(北或南)的国家。

(2)日本民族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传统民族服装是_和服___。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属于__发达国家_____(发展中/发达)国家。

(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地处_亚欧_____板块与_太平洋__板块的交界处,属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之一的_环太平洋___火山、地震带。

(5)富士山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的象征。

(6)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_濑户内海沿岸;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7)若发生地震,下列避震方法哪些是正确的?( A C)(双选题)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

B.在操场或室外,躲在教学楼等建筑物墙脚、屋檐下,或马上回到教室去。

C.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D. 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逃离滚石。

(8)地震灾害发生后,各国调集了大量药品、血浆、饮用水和食品,紧急运往灾区,请你在下列四种交通工具中选择最合适的一种( A ):A.飞机 B.汽车 C.火车 D.轮船7、读巴西图,回答问题(1)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重要纬线)穿过,从纬度位置看,巴西大部分面积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右图能代表巴西气候特征的是A(填字母)。

E是__大西洋__。

(2)巴西北部有一条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该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植被),被称为“天然氧吧”和“地球之肺”。

(3)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巴西_高原,B__亚马孙_平原。

D代表的水电站是__伊泰普___水电站。

(4)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5)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

把首都从C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的巴西利亚,是为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的考虑。

(6)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_黑白混血__种人约占40%,黑种人占6%。

巴西的土著居民是__印第安人_ ,他们的祖先创造了世界著名的__玛雅__文明。

(7)巴西的_咖啡_、_甘蔗__、_柑橘__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工业、__造船_、__汽车_和飞机制造等已跃居世界主要生产国家的前列。

8.读澳大利亚图,完成下列各题。

(1)澳大利亚位于南(南或北)半球,南回归线(重要纬线)穿过,我们放暑假时,当地正值冬季。

首都是_堪培拉__,该城市房屋朝阳的方向是_北方___,其原因是___南回归线在其北部穿过,太阳直射点在其北方______。

(2)澳大利亚主要地形西部为高原,中部为__平原_____,东部是山地。

(3)墨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_东南___部的大分水岭,注入_印度洋_。

(4)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世界上出口_羊毛__最多的国家。

70%的羊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

大自流盆地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有___地势平坦_,地下水充足,牧草丰富____。

(5)该国的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国属于发达国家三、《八上、八下》9、读“长江沿江地带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图中①唐古拉山脉,注入_东___海,图中③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从源头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河段,江西湖口至入海口为长江下游河段。

(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其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图中②是我国目前建成的最大型的水利枢纽——长江三峡工程。

(3)长江水运价值巨大,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沿江的城市凭借便利的水运发育起来,如今形成了上海、南京、④武汉、重庆等四个特大城市。

(4)长江沿江地带的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典型的工业部门有钢铁工业、轻纺、冶金、机械、汽车、造船、电子、石化等,以上海为核心的_沪宁杭__工业区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5)由于长江沿江地带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试举一例,并针对该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水污染、酸雨等);解决策略:__控制废气、废水的排放,提高植被覆盖面积,加强宣传等。

(6)南水北调工程, 是指把_长江_水系的丰富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 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西北、华北__地区,它改变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10.读黄河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_巴颜喀拉山脉,在_山东省注入_渤海,是我国第__二__长河。

(2)黄河上游流经干旱地区,灌溉形成“塞上江南”__宁夏__平原。

当河水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流速减慢,形成著名的“_地上河__”。

黄河丰富的水能主要集中于_上__游。

(3)①和②分别是黄河的重要支流汾河_和_渭河,该河段黄河含沙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是这一河段及其支流大部分流经_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4)治理黄河泥沙问题的根本措施是__植树种草___。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CD(1)地理区域名称: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_,D:_南方地区__ (2)区域A的边界线为_昆仑__山脉、祁连山脉和_横断__山脉,与我国地势的第_一_级和第_二_级界线基本吻合,可见,确定该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地形___;区域A是处于三级地势中的第_一级。

(3)“身披深厚黄土,许多地方沟壑纵横”说的地形区位于左图中的__C____地区(填字母);(4)右图中的图例③表示土地利用类型是__林地_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东北、_东南_、西南地区。

图例④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草地____,主要发展的农业是_畜牧业。

(5)区域C和区域D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发展的农业为_种植业__,主要分布在_平原(地形类型)和低缓的丘陵区,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_秦岭_(山脉)—淮河一线,即接近1月_0℃__等温线和_800__毫米年降水量线。

(6)由于水热条件的差异,下列果树适合生长于左图中C地区的是( A D )(双选题)A.苹果B.柑橘C.香蕉D.梨1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两图符合我国夏季风向实际情况的图是乙图。

(2)甲图中风向为_偏北风,主要来自_西伯利亚____和_蒙古__一带,因此_寒冷干燥_(气候特点)。

乙图中①气流来自太平洋。

②气流来自印度洋,风向为_西南风____,形成_温暖湿润___的气候(3)我们把受①和②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西北内陆地区受这两种气流影响不明显的地区为非季风区。

甲图乙图(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从南到北依次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_气候。

13.读“中国山河图”,完成问题。

(1)图中山脉①为大兴安岭_,其东侧的地形区为_东北平原_,西侧的地形区为内蒙古高原。

(2)山脉③为_巫山___,长江切穿此山形成著名的大峡谷,国家在此处修建的超大型水利工程为_三峡___水电站,说明此处__水能___资源丰富。

(3)图中山脉:⑥为__昆仑山脉__,⑦为_天山山脉_;⑤为_秦岭___。

(4)盆地:A为__塔里木盆地__,B为__准噶尔盆地__,上述地形区大部分位于_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填省级行政区)境内,由此总结该省区的地形特点为_三山夹两盆__。

(5)图中C为__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__4000米_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