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讲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第五讲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方法总结] 要求双曲线xa22-by22=1(a>0,b>0)的渐近线方程,只需得 出 a,b 的关系,再代入渐近线方程 bx±ay=0 即可得解.
命题角度 3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或范围)(核心素养)
(1)(2018·全国Ⅲ卷)设 F1,F2 是双曲线 C: xa22-by22=1(a>0,b>0)的左、右焦点,O 是坐标原点.过 F2 作 C 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 P.若|PF1|= 6|OP|,则 C 的离心率为 (C )
∠MAN=60°,∴|AP|= 23b,
∴ a|a2+b| b2= 23b,即ac= 23,
∴e=ac=
2 =2 3
3 3.
4. (命题角度 3)(2018·郑州质量预测)已知双曲线 C2 与椭圆 C1:x42+y32= 1 具有相同的焦点,则两条曲线相交的四个交点形成的四边形面积最大时双 曲线 C2 的离心率为 2 .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 )
A. y=± 3x
B.
y=±
3 3x
C. y=± 2x
D.
y=±
2 2x
解析 如图所示,连接 OA,OB. 设双曲线xa22-by22=1(a>0,b>0)的焦距为 2c(c>0), 则 C(-a,0),F(-c,0). 由双曲线和圆的对称性知,点 A 与点 B 关于 x 轴对称, 则∠ACO=∠BCO=12∠ACB=12×120°=60°.
3. (命题角度 3)(2017·全国Ⅰ卷)已知双曲线 C:xa22-by22=1(a>0,b>0)
的右顶点为 A,以 A 为圆心,b 为半径作圆 A,圆 A 与双曲线 C 的一条渐 23
近线交于 M,N 两点,若∠MAN=60°,则 C 的离心率为 3 .
解析 如图,取一条渐近线 y=bax,即 bx-ay=0. ∵|OA|=a,|AN|=|AM|=b,
(2)已知双曲线xa22-by2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c,0),F2(c, 0),若双曲线上存在一点 P 使ssiinn∠∠PPFF12FF21=ac,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 范围是 (1(,1,1+1+ 2)) .
解析 第一步 利用正弦定理将已知式转化,并确定点 P 在双曲线的 右支上.
[方法技巧] 双曲线几何性质的三个关注点 (1)“六点”:两焦点、两顶点、两虚轴端点; (2)“四线”:两对称轴(实、虚轴)、两渐近线; (3)“两形”:中心、顶点、虚轴端点构成的三角形;双曲线上的一点(不 包括顶点)与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
命题角度 2 求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2018·全国Ⅱ卷)双曲线xa22-by22=1(a>0,b>0)的离心率为
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点
A1(-a,0),A2(a,0)
A1(0,-a),A2(0,a)
b y= ±±ax x
a y= ±±bx x
标准方程
xa22-by22=1(a>0,b>0)
ay22-xb22=1(a>0,b>0)
离心率
e=ac,e∈ (1(,1,++∞∞) ) ,其中 c= a2+b2
解析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x22-by22=1(a>0,b>0),由题意知 a2+b2=4-3 =1,由xax4222-+byy3222==11,,解得交点的坐标满足xy22==34(a2,1-a2),由椭圆和双曲线关 于坐标轴对称知,以它们的交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长方形,其面积 S=4|xy|= 4 4a2· 3(1-a2)=8 3· a2· 1-a2≤8 3·a2+21-a2=4 3,当且仅当 a2=1 -a2,即 a2=12时,取等号,此时双曲线的方程为x12-y12=1,离心率 e= 2.
性质
线段 A1A2 叫做双曲线的实轴,它的长|A1A2|= 2a 2a ;线
实、虚轴 段 B1B2 叫做双曲线的虚轴,它的长|B1B2|= 2b 2b ;a 叫
做双曲线的实半轴长,b 叫做双曲线的虚半轴长
a,b,c 间 的关系
c2= aa2+2+bb2 2 (c>a>0,c>b>0)
2. 点与双曲线的关系 (1)点 P(x0,y0)在双曲线xa22-by22=1(a>0,b>0)上 xa202-by202=1. (2)点 P(x0,y0)在双曲线xa22-by22=1(a>0,b>0)外 xa202-by202<1 或ax202-by202>1.
(3)P 是双曲线上不同于实轴两端点的任意一点,F1,F2 分别为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则 S△ PF1F2=12|PF1||PF2|sin θ=b2· 1 θ,其中 θ 为∠F1PF2.
tan2
|题型三|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多维探究)
[高考分析]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是高考的常考考点,其中又以双曲线的
第五讲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夯实基础 自主梳理
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xa22-by22=1(a>0,b>0)
ay22-xb22=1(a>0,b>0)
图象
标准方程
范围 对称性 性质 顶点 渐近线
xa22-by22=1(a>0,b>0) x≤-a 或 x≥a,y∈R
ay22-xb22=1(a>0,b>0) y≤-a 或 y≥a,x∈R
3,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A )
A. y=± 2x
B. y=± 3x
C.
y=±
2 2x
D.
y=±
3 2x
解析


线
x2 a2

y2 b2

1
的渐近线方程为
bx±ay

0.




c a

a2a+b2= 3,∴a2+b2=3a2.∴b= 2a(a>0,b>0).∴渐近线方程为
2ax±ay=0,即 y=± 2x.故选 A.
【必记结论】 1. 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是 b;双曲线的顶点到渐近线的距离 是acb.
2. (1)若 P 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F1,F2 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则|PF1|min=a+c,|PF2|min=c-a.
(2)同支的焦点弦中最短的为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其长为 2ab2,异支的弦中最短的为实轴,其长为 2a.
22
A. 5
B. 2
C. 3
D. 2
解析 第一步 利用双曲线的对称性构造平行四边形 PF1P′F2. 如图,过点 F1 向 OP 的反向延长线作垂线,垂足为 P′,连接 P′F2,由 题意可知,四边形 PF1P′F2 为平行四边形,且△ PP′F2 是直角三角形.
第二步 由△ POF2 为直角三角形求|OP|. ∵|F2P|=b,|F2O|=c,∴|OP|=a. 第三步 由△ PP′F2 为直角三角形求|F2P|,从而得到 a 与 c 的关系. 又|PF1|= 6|OP|= 6a=|F2P′|, |PP′|=2a,∴|F2P|= 2a=b,∴c= a2+b2= 3a, 第四步 利用离心率的定义求得 e. ∴e=ac= 3.故选 C.
离心率、渐近线考查得最为频繁,试题为客观题,涉及各种难度.解决这
一类题合理利用性质是关键.
命题角度 1 双曲线的焦点(距)及实、虚轴长
已知离心率为 25的双曲线 C:xa22-by22=1(a>0,b>0)的左、右焦点
分别为 F1,F2,M 是双曲线 C 的一条渐近线上的点,且 OM⊥MF2,O 为坐
[易错警示] 双曲线的离心率 e∈(1,+∞),而椭圆的离心率 e∈(0,1).
[变式训练] 1. (命题角度 1)(2016·全国Ⅰ卷)已知方程m2x+2 n-3my2-2 n
=1 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为 4,则 n 的取值范围是( A )
A. (-1,3)
B. (-1, 3)
C. (0,3)
∵|OA|=|OC|=a,∴△ACO 为等边三角形, ∴∠AOC=60°. ∵FA 与圆 O 切于点 A,∴OA⊥FA, 在 Rt△ AOF 中,∠AFO=90°-∠AOF=90°-60°=30°, ∴|OF|=2|OA|,即 c=2a, ∴b= c2-a2= (2a)2-a2= 3a, 故双曲线xa22-by22=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 y=±bax,即 y=± 3x.
D. (0, 3)
解析 若已知方程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双曲线,则(m2+n)(3m2-n)>0,解得-m2<n
<3m2.又 4=4m2,∴m2=1,∴-1<n<3.故选 A.
2. (命题角度 2)过双曲线xa22-by22=1(a>0,b>0)的左焦点 F 作圆 O:x2 +y2=a2 的两条切线,切点为 A,B,双曲线左顶点为 C,若∠ACB=120°,
第三步 利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构造关于 e 的不等式. 由双曲线几何性质知|PF2|>c-a,则c2-a2a>c-a,即 e2-2e-1<0, 第四步 解不等式即得 e 的取值范围. 解得 1- 2<e<1+ 2,又 e>1, ∴1<e<1+ 2.
[技巧点拨] 双曲线几何性质中的重点是渐近线方程和离心率,利用双 曲线的几何性质,找到 a,b,c,e 的关系,从而求离心率的值.在双曲线xa22 -by22=1(a>0,b>0)中,离心率 e 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斜率 k=±ba满足关系 式 e2=1+k2.
在△ PF1F2 中,由正弦定理知sin∠|PFPF2|1F2=sin∠|PFPF1|2F1,又ssiinn∠∠PPFF12FF21= ac,∴||PPFF21||=ac,∴P 在双曲线右支上.
第二步 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求|PF2|. 设 P(x0,y0),如图,又|PF1|-|PF2|=2a,∴|PF2|=c2-a2a.
标原点,若 S△OMF2=16,则双曲线的实轴长是( )
B
A. 32
B. 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