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和答案

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和答案


分开。故选 A.
3.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A 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 B.B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 C.C 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 D.D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 A、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氢气的质 量从 0 逐渐增加,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气质量不再增加,A 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铁粉 的质量;苛性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部分变质的 苛性钠,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生成气体的质量先为 0,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 完 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A 图中横坐标不能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A 选项图像 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B、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 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至 0,溶质质量逐渐减小至 0,溶液中阴阳 离子逐渐减少至 0,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至 0,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二氧化碳和 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质质量逐渐增加,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增 加,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加,B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 性,B 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 恒定律,钾元素守恒,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二 氧化锰的质量变化,不影响钾元素质量,C 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
故选 C。
5.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下图)。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 QkJ·g-1)、 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 烛,火帽为确定每 100g 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
金属

燃烧放出热量/(KJ•g-1) 4.73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106 73
x
m
106 = x x=106m/73 73 m
设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
NaOH + HCl = NaCl + H2O
40
36.5
y 200g 7.3%-m
40 =
y
36.5 200g 7.3%-m
y=40(14.6g-m)/36.5
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中考复习阶段,小轩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以区别不同金属的 活动性强弱;②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③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有甲烷、氢气和 氧气;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⑤微量元素是人 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但补充微量元素也要适可而止;⑥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不能燃烧也 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而用水灭火是因为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其中你认为合 理的是: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④⑤ 【答案】A 【解析】①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以区别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合理;②催化剂一定能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有的反应中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反应中减慢反应速度,不合理;③氧 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合理;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 条件就可以灭火;合理;⑤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但补充微量元素也要适可而 止;合理;⑥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而用水灭 火是因为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合理。故选 A。 点睛: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够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来。
4.部分变质的烧碱样品 18.6g,能与 7.3%的稀盐酸 200g 恰好完全反应,则此样品中变质
的烧碱与原烧碱的质量比为( )
A.3:2
B.2:3
C.1:2
D.1:1
【答案】C
【解析】
【详解】
氢氧化钠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设此样品中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 x,
与碳酸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 m
铝 31.02
镁 24.7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 B.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药块计算确定 C.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 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 【答案】C 【解析】 A、m(金属)既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错误;B、m(金属)既可以通过实验 获得也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错误;C、该装置应是利用金属燃烧放出热量,供氯酸钠分解, 分解产生的氧气又供给金属燃烧,所以金属的质量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 大过度消耗氯酸钠分解产生的氧气,正确;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 料,m(Fe)最大。故选 C。
x+y=(106m/73)+40(14.6g-m)/36.5=18.6g,m=7.3g
Hale Waihona Puke x=10.6g y=8g设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z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80
106
z
10.6g
80 = z 106 10.6g
z=8g
则此样品中变质的烧碱与原烧碱的质量比为:8g:(8g+8g)=1:2。
加入二氧化锰质量,C 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硫酸,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 酸,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逐渐增加,硫酸不挥发,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一段时间后,溶剂的质量和溶液 的质量都不再变化,另外浓硫酸不是 100%的纯硫酸,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的起始质量不为 0,D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D 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 化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 a 一定是化学变化 B.转化 b 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 b 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 c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转化 a 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