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完整word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A.美苏冷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拿破仑对外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2.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①1861年改革②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实行新经济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③3.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A.工业化政策B.农业集体化政策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的朋友,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l1qWMavBZe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l1qWMavBZe5.“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指A.《九国公约》的签订B.《五国公约》的签订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6.右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

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l1qWMavBZe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巩固,度过了经济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7.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A.摆脱了经济危机B.恢复了国家经济C.巩固了民主政权D.巩固了工农联盟8.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灾难中。

这是历史无情的嘲笑20年前召开的哪次会议A.巴黎和会B.开罗会议C.德黑兰会议D.雅尔塔会议9.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①德国突袭波兰②苏德战争爆发③太平洋战争爆发④诺曼底登陆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0.2006年5月27日,吴邦国委员长在俄国进行访问时,参观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著名战役纪念馆。

这一纪念馆应是l1qWMavBZeA.中途岛战役纪念馆B.柏林战役纪念馆C.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馆D.莫斯科战役纪念馆11.世界正义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抵御邪恶和暴力的国际组织是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C.反法西斯联盟D.欧洲联盟12.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成果B.政局相对稳定,资本雄厚C.加入欧共体,走联合自强道路D.二战期间,美国未受任何损失13.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大的演讲中指出:“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

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根据材料可见,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l1qWMavBZe A.大量进口原料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C.美国的经济援助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14.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最有利的因素是A.美国资本的援助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C.各国致力于经济改革D.第三世界的兴起15.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下列哪一图标是欧盟的标志16.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变和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伟大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仍有强大的生命力B.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C.只有中国才适合走社会主义道路D.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局部倒退和反复,不会改变其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C B A D17.1947年8月尼赫鲁在讲话中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是指l1qWMavBZeA.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B.印、巴分治C.印度的工农业巨大发展D.印度科技领域成就卓著18.“这是一块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的大陆,黑色人种聚居的大陆,至今尚不富裕的大陆。

”这块大陆上的大多数国家赢得独立是在l1qWMavBZeA.新航路开辟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D.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国在维护民族主权斗争中,收回运河主权的是①埃及②印度③巴拿马④古巴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0.当前中东局势动荡不安。

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对中东局势造成了影响①宗教问题②种族问题③大国介入④社会制度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1.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认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l1qWMavBZeA.一战B.二战C. “冷战”D.科索沃战争l1qWMavBZe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开始破裂,这是由于A.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界团的形成B.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C.美国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D.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23.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在欧洲表现为l1qWMavBZeA.欧盟实力增强B.英法实力增强C.日本实力增强D.德国统一2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A.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B.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C.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了新变化D.经济结构的多极化25.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最为全面的是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C.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D.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26.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下列事件中最能表明这一点的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行B.北约组织的成立C.独联体的成立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27. 二十多年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很少能够看到国外的商品出售。

而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和买到这些东西,同时我国的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

这一现象说明了l1qWMavBZeA.世界经济成全球化趋势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C.世界格局出现全球化趋势D.亚洲经济飞速发展28.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下列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l1qWMavBZe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中美建交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中日邦交正常化29.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勇于实践;1946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

以上事实说明l1qWMavBZe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B.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C.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D.战争客观上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30.科学改变世界,技术优化生活。

十一长假期间,加注郑州的张先生去重庆旅游,他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哪一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l1qWMavBZeA.乘火车到达武汉B.转乘轮船游览三峡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告平安D.乘飞机从重庆返回郑州二组合例举依据下列时间举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5分> <1)1939年9月1日:<2)1941年6月22日:<3)1941年12月7日:<4)1945年5月8日:<5)1945年9月2日:三、材料分析1.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新经济政策,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l1qWMavBZe<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二《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公平竞争法则,要求各工业企业确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和市场分配;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选派代表与雇主谈判,要求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对此,部分资本家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

而罗斯福则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l1qWMavBZe<2)依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的具体表现。

<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罗斯福所说的“新应用”指的是什么?<2分)l1qWMavBZe<3)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苏联和美国对经济体制调整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3分)l1qWMavBZe2.图一图二请回答:<1)图一中的三巨头分别是哪三个国家三巨头试图操纵世界的首脑?他们是怎样操纵世界的?<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会议的情景?这次会议是哪一政策的体现?<3)图二反映的会议对三巨头操纵下形成的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3.“没有永久的朋友和永久的敌人,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

”用英国近代政治家亨利帕麦斯这句话来形容20世纪40-90年代美苏两国关系的巨大变化,是最好不过的了。

请回答l1qWMavBZe<1)美苏两国在二战时期的关系怎样?原因何在?<2)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很快进入长达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冷战状态,这一状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冷战过程中,美苏直接对抗有何表现,试举例加以说明。

<4)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世界形势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今世界格局的趋势朝什么方向发展?l1qWMavBZe答案一选择题1.D 2.D 3.C 4.C 5.A 6.D 7.B 8.A9.D 10.C l1qWMavBZe11. C 12.A 13.B 14.B 15.D 16.C 17.A 18.D19.A 20.Al1qWMavBZe21. C 22.D 23.A 24.D 25.D 26.D 27.A 28.A29.D 30.Cl1qWMavBZe二、组合例举题<1)1939年9月1日:二战全面爆发<2)1941年6月22日:莫斯科保卫战<3)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4)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欧洲战争结束<5)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三、材料分析1.<1)变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表现:通过公平竞争,控制与调节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保障了工人部分权益。

新应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3)不同:苏俄侧重于利用“市场”调节,美国侧重于利用“计划”调节。

认识:“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依据。

2.<1)英法美在他们的操纵下,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形成凡尔赛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