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趣味教学的探索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催化剂,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作用。
为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巧妙地运用游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分层次作业等教学策略,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
关键词:兴趣;给力;课外
一、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爱玩而没有定力,讨厌枯燥无味的学习。
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根据不同的内容设置不同的游戏,让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玩中学,让他们动起来。
这样既集中了他们学习的注意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教材改版后新增加了音标教学,这对于学生来说难学又枯燥无味,因此好多学生无精打采的,学习效果很差。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他们动起来,笔者设置了“找朋友”这个游戏。
游戏具体情况如下:学习五个元音字母在开音节中的发音时,笔者根据班级人数制作一些卡片,卡片上的内容是五个元音字母在开音节中的发音以及含有这些元音字母的单词。
全班同学每人抽一张卡片,抽到上面写有音标的卡片的同学,举着自己的卡片站到教室前面,大声说出自己卡片上的读音。
其他同学如果发现自己卡片上的单词含有这个音素的话,就快速站到该同学的后面,他就找到了他的朋友。
如果找
错朋友或找不到朋友的就要受到惩罚。
当然,为了增加趣味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笔者有时故意写两个不含有本课发音的单词。
这样学生都动起来了,学习兴趣也浓了。
在玩的时候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不仅玩得愉快,学得也轻松,同时知识也掌握得更扎实。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起来
1.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话题,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师生互动,让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共同参与语言的交际活动。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根据不同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
例如:在教授“问路”一课时,笔者利用教室里的课桌提前把教室布置成学校到公园的路线,然后假装盲人问路,让学生用自己预习掌握的指路句型为笔者指路。
然后再适时补充一些指路句型,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培养他们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2.小组合作学习,让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了让课堂活起来,笔者根据初中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设置了小组比赛。
把学生每5人分成一组,每组学生成绩都是差不多的。
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回答问题积极且正确的小组可以得分,分数高的小组就是当天的胜利者。
为了避免小组内成员总是成绩好的同学回答问题,笔者又给组内每个成员按成绩编1~5号,1号成绩最好,以此类推。
一号回答问题得一分,二号回答得两分,以此类推。
这
样,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更浓。
三、让学生爱上作业
45分钟的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布置一定量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知识。
但是学生普遍对作业不感兴趣,更有许多差生干脆不做作业,理由是不会做或不喜欢做。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让学生不再“谈作业色变”,而是高高兴兴地完成作业。
1.布置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
这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许多课外英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做作业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乐于做作业。
在学习第6单元reading alice in wonderland——down the rabbit hole后,笔者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续写课本上的故事,回家观赏alice in wonderland 这部电影,比较一下自己续写的结尾和电影结尾,哪个更好、更有趣。
看到这个作业后学生都跃跃欲试,他们纷纷查字典、找资料,写出结尾后还在班级互相传阅,有的同学甚至把故事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总之,这次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英语能力。
2.分层次作业,设计“作业超市”,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
“作业超市”是指布置一些学生必做的基础练习,然后再设计一些有点难度的作业,让学生像到超市购物一样,规定后进生、中等生和优生分别按自己的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自己喜欢做也有能力
完成的作业。
这样既杜绝了学生以不会做为借口不做作业的现象,又把学生不得不为之的苦涩变为在探索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乐中学,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红.课堂教学策略与技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