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孔府家园(一期回迁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节编制说明 (1)1. 土方开挖工程施工目标 (1)2. 编制依据 (1)第二节工程概况 (3)1. 工程简介 (3)2. 工程地貌 (3)第三节施工准备 (4)1. 生产准备 (4)2. 定位控制 (4)3. 测量放线及测量控制桩点保护 (4)4. 其他准备 (6)第四节施工部署 (6)1.施工段划分及施工顺序 (6)2.组织部署 (7)3.机型设备 (9)4.测量仪器 (9)第五节工艺流程 (10)1.施工顺序 (10)2.施工方法 (10)第六节基坑回填 (12)1.基坑回填要求 (12)2.土方压实系数控制及检测 (12)第七节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14)1.质量要求 (14)2.注意事项 (15)第八节质量保证措施 (16)1.组织保证措施 (16)2.技术保证措施 (16)3.生产保证措施 (16)第九节安全文明施工 (17)第十节应急预案 (19)1.土方坍塌的预防和监控措施 (19)2.基坑土方坍塌现场应急措施 (19)第一节编制说明1.土方开挖工程施工目标(1)工期目标:单栋楼计划开挖工期如下表所示:(2)质量目标:一次成优。
无偏位、无漏挖、无超挖。
(3)安全目标:无人身伤害事故、无机械事故、无边坡塌方事故、无中毒事故、无农民工群体恶性事故。
2.编制依据(1)国家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相关规定(2)总承包施工合同(3)施工组织设计(4)国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固安·孔府家园(一期回迁区)工程地点: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建设单位:廊坊市保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廊坊市博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结构形式: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43007.81㎡。
(1)、车库部位筏板厚度300mm,筏板顶相对标高-7.65米、-6.7米、-5.75米;相对基槽底标高为-8.1米、-7.15米、-6.2米。
(2)主楼筏板厚度1000mm,3#、7#筏板顶相对标高-3.65米,相对基槽底标高-5米;4#、8#、9#、11#筏板顶相对标高-3.8米,相对基槽底标高-5.15米。
2.工程地貌场地原一期土方已平整,施工现场自然地坪标高整体趋势,东高西低,高差约“1”米,现场I段车库部位与一期2#、10#、5#、6#楼交叉施工。
1.生产准备(1)根据开挖顺序,垫实运土车行驶道路。
土方开挖期间的临时道路采用原地取土并用挖机碾压夯实处理。
(2)在基坑周边布置大灯确保夜间施工的正常进行。
基坑周边大灯布置,要求转角处必须布置,其它部位按间距不大于50米设置。
(3)提前做好进入基坑的安全马道设计工作,并将材料备好,便于基槽开挖后能够及时完成马道安装工作,确保基槽内人员上下的便捷、安全。
(4)测量仪器必须有备用,避免意外情况发生不能连续作业。
(5)劳动力准备充足,确保人工一次性将余土清理完毕,让机械清理出作业面。
避免后续大量的人工倒运土方工作。
(6)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三方一同在土方开挖前确定好现场的自然地坪标高并办理签字确认手续。
2.定位控制(1)首先核对基础结构图,进行施工操作图设计,设计出基槽底标高控制图。
(2)初始开挖,先挖出探坑,确定出基槽底标高,将标高测放至基槽内,便于使用。
然后继续开挖,待基槽开挖出作业面后,及时将平面控制线测放出,并根据开挖进度及时复核,及时将槽底标高不同处的分界点测放出来。
最大限度地使用机械机械开挖。
(3)机械开挖时,预留不少于300mm厚进行人工铲平,避免基槽土受机械扰动。
3.测量放线及测量控制桩点保护(1)在基坑开挖之前,对建筑物所有的定位桩进行测量核准。
(2)对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
(3)在基坑开挖前,要根据施工图纸、基坑开挖放坡坡度及核准的轴线桩测放基坑开挖上下口的白灰线。
(4)在基坑开挖前,基坑开挖范围内的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要引用大方木桩深打后钉上铁钉并加以保护。
(5)所有的测量木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4.其他准备(1)土方开挖前应请示甲方地下障碍物是否清除和处理完毕。
自然地坪标高三方共同见证签字确认手续完善。
(2)建筑物位置的定位控制桩,标高水平桩及开槽灰线尺寸必须经项目质量部门检验合格,并报监理检查确认,预检手续必须经项目质量部门检验合格,并报监理检查确认,预检手续齐全。
(3)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值班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和超挖。
(4)挖出的土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临时堆放场地放置。
(5)施工机械进入现场及运土路线所经道路,运输队伍应事先经过检查做好协调准备工作。
(6)在施工机械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7)工长、技术员,测量员,施工班组长熟悉图纸,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
(8)其他建设单位及当地执法部门的相关要求准备妥当。
第四节施工部署1.施工段划分及施工顺序(1)总体思路:首先I段车库与7#、11#同时开挖,其次开挖3#、8#、9#楼基坑,II段车库开挖完成后最后开挖4#,4#楼作为出土通道最后开挖。
(2)开挖截面划分:本工程为CFG桩复合地基,为了防止桩基扰动。
第一阶段,基坑土方开挖至桩顶有效标高以上500mm;移交作业面给桩基单位;第二阶段,待CFG桩打桩结束7天后,基坑土方开挖桩基有效标高以上300mm,同时进行电梯坑与集水坑开挖,预留不少于300mm厚土层进行人工开挖;第三阶段,预留土层进行人工开挖。
图4.1.1 开挖截面划分示意图(3)土方开挖坡度系数:m=0.67。
(4)施工顺序:车库区域I段车库→II段车库,主楼部位11#→7#→3#→8#→9#→4#。
土方堆放在甲方指定的南区部位,计划占用时间4月1日至6月1日。
图4.1.2 土方开挖顺序及临时堆场示意图2.组织部署(1)为有序指导本工程的土方开挖工作,特成立土方开挖指导小组,小组组织体系如下: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技术负责人副组长:生产经理副组长:安全经理组员:技术员、质量员、施工员、资料员、安全员、设备管理员图4.2 土方开挖领导小组(2)管理分工3.机型设备拟投入4台挖掘机(200型),主楼两栋楼同时开挖,地库2台挖机,小挖掘机配合施工,每台挖掘机配备3台自卸汽车。
4.测量仪器第五节工艺流程1.施工顺序控制点引测→土方开挖→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清基槽→验槽2.施工方法2.1工程测量(控制点引测)(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a.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b.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c.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2)控制点的建立先用经纬仪根据平面控制网放出建筑物轴线,并在场地上做好轴线控制点,并不定期进行复测,尤其是在正式测放前,需进行复核,无误再进行细部测放。
控制点的做法为用木桩或钢筋打入地下,地面上留100~200mm高度,在控制点外砌2~3皮砖,中间浇捣素混凝土至控制点面,防护受外界扰动产生误差。
(2)高程控制网布设高程控制网依据建设单位提供场区内高程控制基点测设。
根据地下工程与上部结构工作分段进行的特点,高程控制网分段测设,但为了保证标高精度一致,要及时进行复测,每周一次为宜。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根据《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标高控制网拟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每千米高差误差5mm,路线长度≤50 km,观测次数往返各一次,附合闭合差±12L1/2 mm(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测量仪器选用DSZ2型水准仪,往返观测。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符合:视线长度75 m,前后视距较差3m,前后视距累积差6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0.3m,基辅分划读数差2.0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3.0mm。
2.2 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施工段划分、施工顺序以及开挖深度等详见第四节施工部署。
(1)验槽坑底清理干净后,进行桩基检测,放出轴线控制点,检查桩位移、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对偏差过大的桩应立即上报,及时处理。
合格后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工序施工。
准备好地质勘察报告、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基槽平面示意图、施工日志,向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提交基槽验收申请报告(附基槽自评报告),申请验槽。
验槽前,必须确保基坑周边安全防护就下槽马道安全、可靠、到位。
第六节基坑回填1.基坑回填要求(1)基槽超挖或有暗浜时应将淤泥清楚干净,采用1:1砂石分层(层厚≤300)回填,压实系数≥0.93。
(2)待主体结构施工至地面以上并待建筑防水施工完成后,地下室外墙四周应及时采用粘土或中粗砂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3;地下室沉降缝间的空隙用中粗砂填实。
(3)基础施工完成后,距主体墙800宽范围内采用3:7灰土分层回填并夯实,其余部分采用素土回填并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3,回填应在基础四周同时对称进行。
2.土方压实系数控制及检测(1)灰土回填:1)严格控制配合比,体积比3:7。
在坑上拌合均匀后方可使用,不得在槽内拌合,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2)控制含水量: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3)分层厚度: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面层压实,分层厚度控制在每层200~300mm。
为避免压实过程中破坏外墙防水层,应控制压路机距墙距离,该距离不宜小于200mm。
此处采用冲击夯进行夯实处理。
4)夯实遍数:每层夯实至少三遍以上。
(2)素土回填:1)分层厚度: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面层压实,分层厚度控制在每层200~300mm。
2)夯实遍数:每层夯实至少三遍以上。
(3)压实系数检验方法:采用环刀法进行检测,每50~100㎡抽取一个点,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层的回填夯实工作。
第七节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1.质量要求(1)主控项目1)土方开挖基槽的平面位置正确。
2)土方开挖的槽底标高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