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元正纪大论》里,论五运六气的运转,都是先立了年气运行,知道了六化六变,才来论述的。
黄帝和岐伯在对话中,说“子午少阴之政”,一开始并没说何运年,只纪了司天的气。
尽管初气都为太阳开始,终气为阳明燥金结束,能否是这样的运气,还要看是何岁运年,不要一见是少阴司天就照搬千年前人的话,因为还有丙子丙午,戊子戊午,庚子庚午,壬子壬午年的不同年运。
内经中关键的一句话就是“少阴太宫阳明甲子甲午”。
故而知道岐伯是拿甲己年太宫土运来谈的。
因为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甲子甲午对应也,让我们看下图来理解:
“上应荧惑、太白,其谷丹白”少阴配火星,阳明配金星。
“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日也”洪范五行数为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这里就是接下来说的上半年火化,中土化,下半年金化。
“甲午岁半之后,阳明主之。
阳明之气燥,若燥淫于内,即雾霿清瞑。
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乾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
其法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结合图诀可知卦爻以下卦为足,故而诊在足也。
现在中医还有人会足诊吗?失传的东西太多了。
“气交之中,土运主之。
敦阜之纪,是谓广化。
厚德清静,顺长以盈。
至阴内实,物化充成。
烟埃蒙郁,见于厚土。
大雨时行,湿气乃用,燥政乃辟。
其化圆,其气丰,其政静,其令周备,其动濡积并稸,其德柔润重淖,其变震惊飘骤,其化兼其所胜。
故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民病腹满,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寃,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
变生得位,藏气伏化,气独治之,泉涌河衍,涸泽生鱼,风雨大至,土溃鳞见于陆。
病腹满溏泄,肠鸣漏下,甚而太溪绝者死不冶。
”
接下来谈年中每步六气的变化。
年之六气变化所谓主是气行地道(要知道宇宙万物都是天气所化,所谓地道亦是天行地道罢了),阴乃逆,分六步。
客气行天道,乃为阳顺,也分六步。
历法中是用一个“岁阴”“岁星”的概念来指代,从艮宫丑(大寒)出发逆时针运行360度,而“岁阳”“太岁”是从艮中寅宫(立春)顺时针运行360度。
两者都是太岁或者称太乙,太一等等,它们在坤未之处相汇,于禄命术中称为天乙贵人也最吉之神逢凶化吉也。
甲午岁初之气(例如2014年1月20日至3月21日),自癸巳年大寒日申初,至是岁春分日午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
主位太角木,客气太阳水,中见土运。
地气迁,燥将去,寒乃始。
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
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脽痛。
炎暑将起,中外疮疡。
宜治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
岁谷宜丹(以全少阴君火司天之气),间谷宜稷(土克水)。
虽有寒邪,不能为害。
见上图诀清晰明了无需多言。
甲午岁二之气(2014年3月21日至5月21日),自春分日午正,至小满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少徵火,客气厥阴木,中见土运。
木胜土,阳气布,风乃行。
春气以至,万物应荣,炎气时至。
民乃和,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
宜治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岁谷宜丹(以全少阴君火司天之气),间谷宜稻(金克木)。
虽有风邪,不能为害。
甲午岁三之气(2014年5月21日至7月23日),白小满日巳初,至大暑日卯初,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少徵火,客气少阴火,中见土运。
徵火,客气厥阴木,中见土运。
二火相加,天政布,大火行。
庶类蕃鲜,寒气时至。
民病气厥心痛,寒热更作,咳喘目赤。
宜治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酸收之。
岁谷宜丹(以全少阴君火司天之气),间谷宜豆(水克火)。
虽有热邪,不能为害。
甲午岁四之气(2014年7月23日至9月23日),自大暑日卯正,至秋分日丑正,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太宫土,客气太阴土,中见土运。
气奥运同,又当其位,是谓司气。
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
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饮发。
宜调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
岁谷宜白(以全阳明燥金在泉之气),间谷宜麻(木克土)。
虽有湿化,不能为邪。
是气也,无犯司气。
甲午岁五之气(2014年9月23日至11月22日),自秋分日寅初,至小雪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少商金,客气少阳火,中见土运。
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
万物乃生,乃长,乃荣。
民乃康,其病温。
宜治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耎之。
岁谷宜白(以全阳明燥金在泉之气),间谷宜豆(水克火)。
虽有火邪,不能为害。
甲午岁终之气(2014年11月22日至2015年1月20日),自小雪日于正,至大寒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
主位太羽水,客气阳明金,中见土运。
土生金,燥令行,余火内格。
肿於上咳喘,甚则血溢,寒气数举,则雾霿翳,病生皮腠,内舍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地将易也。
宜治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
岁谷宜白(以全阳明燥金在泉之气),间谷宜黍(火克金)。
虽有燥邪,不能为害。
是岁火胜则水复(火有余用水来克),金胜则火复(金有余用火来克)。
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
气之复也,稍者平之,暴者夺之。
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间其数,以平为期。
相信大家如果拿着此图对照学习五运六气将会轻松简单很多,也很容易理解内经立的描述。
这个模型比园图要好用多,也是内经本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