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真题一、单选(15题30分)1、掌握教学策略要强化()A. 课程理念B.课程意识C.课程目标D.课程评价2、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课程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A.反映B.运用C.体现D.彰显3、课程内容的问题化属于()A.情境性设计B.情感性处理C.认知性加工D.活动性展开4、教学方法是教学模式的()A. 具体化B.抽象化C.简洁化D.明晰化5、课程内容的情境设计中的情境包括图像情境、符号情境和()A. 事物情境B.现场情境C.实在情境D.自然情境6、新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很大程度倚重课程内容的()A. 情感性处理B.认知性加工C.情境性设计D.活动性展开7、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变量是学生的()A.动力因素B.智慧因素C.策略因素D.学习积极性8、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教材是()A.视听教材B.图书教材C.电子教材D.教科书9、教师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是()A. 质疑问难B.直观演示C.言语讲授D.实际训练10、构成课程与教学的最基本和比不可少的要素是()A. 教材和学生B.活动和学生C.课堂和活动D.教师和学生11、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合作学习D.体验学习12、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A. 决定因素B.内在依据C.先导条件D.深层动因13、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A. 教学实践B.教师培训C.教学评价D.教学管理14、学习策略最基本的要素是()A. 教学态度B.学习方法C.学习条件D.学习背景15、课堂纪律管理的功能体现为()A.全面育人B.保障秩序C.促进自律D.形成责任感二、判断改错题(4题20分)16、教师的每一堂课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地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
17、教室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18、学习指导只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
19、表扬、赞赏等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强化方式。
三、简答题(5题35分)20、简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特点。
21、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22、简述课程内容的情境性设计策略。
23、简述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角色。
24、学法指导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四、论述题(15分)25、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成就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选择题)1.下面关于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错误的是(C)A.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B.阐释学生所学内容C.促进学生发展D.采用易为学生觉知的方式2.发挥教学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要做到(D)A.变“传话”为“对话”B.变“书中学”为“做中学”C.变“教书”为“铸魂”D.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3.下面关于加强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的联系的做法,正确的是(B)①拓宽通往生活的路径②搭建经验共享的平台③化知识为智慧④展现获得结论的过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进行尝试探索、倡导主动涉与”是认知性加工策略中的课程内容的(A)A.预热化策略B.生活化策略C.问题化策略D.结构化策略5.在课程内容的情境设计中,借影视想像是(B)A.富集课程资源B.获取替代经验C.促使感同身受D.提供学习诱因6.在课程内容的情感处理中,讲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名人的故事是(A)A.发掘情感B.诱导情感C.赋予情感D.展示情感7.在课程内容的活动性展开方式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是(D)A.开放课堂B.在参与中学C.综合学习D.探索研究8.“制造认知冲突、引起追本求源的好奇心”属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C)A.目标策略B.成就策略C.情境策略D.变化策略9.新课程的教材观念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C)A.知识载体B.话题C.文化中介D.谈资10.言语讲授的基本要求可以一言以蔽之:采用(D)A.组织学生的表象B.联系学生的经验C.推动学生的参与D.启发式11.“接触真实问题”属于(C)A.置疑问难的意义B.置疑问难策略的基本要求C.置疑问难策略的操作要义D.置疑问难的功能12.下面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最重要的内容,错误的是(C)A.学习方式的指导B.具体学法的指导C.练习作业的指导D.记忆方法的指导13.全员互动合作是合作学习的(D)A.基本动力B.根本目标C.基本品质D.基本动力14.下面关于“学法”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C)A.完成课业的方法B.智力活动的方法C.矫正的方法D.调控学习活动的方法15.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方式,班规属于(D)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16、掌握教学策略要强化(B)A.课程理念B.课程意识C.课程目标D.课程评价17、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课程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C)A.反映B.运用C.体现D.彰显18、课程内容的问题化属于(C)A.情境性设计B.情感性处理C.认知性加工D.活动性展开19、教学方法是教学模式的(A)A.具体化B.抽象化C.简洁化D.明晰化20、课程内容的情境设计中的情境包括图像情境、符号情境和( C )A.事物情境B.现场情境C.实在情境D.自然情境21、新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很大程度倚重课程内容的( D )A.情感性处理B.认知性加工C.情境性设计D.活动性展开22、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变量是学生的(D)A.动力因素B.智慧因素C.策略因素D.学习积极性23、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教材是(D)A.视听教材B.图书教材C.电子教材D.教科书24、教师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C)A.质疑问难B.直观演示C.言语讲授D.实际训练25、构成课程与教学的最基本和必不可少的要素是(B)A.教材和学生B.活动和学生C.课堂和活动D.教师和学生26、所有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D)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合作学习D.体验学习27、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D)A.决定因素B.内在依据C.先导条件D.深层动因28、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A)A.教学实践B.教师培训C.教学评价D.教学管理29、学习策略最基本的要素是(C)A.教学态度B.学习方法C.学习条件D.学习背景30、课堂纪律管理的功能体现为(A)A.全面育人B.保障秩序C.促进自律D.形成责任感31、具有简约性、概括性、理念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的是(B)A.教学理论B.教学模式C.教学策略D.教学方法32、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A)A.学生发展为本B.科学与人文交融C.回归生活世界D.民主化33、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要做到(D)A.变“传话”为“对话”B.变“书中学”为“做中学”C.变“教书”为“铸魂”D.变“教案剧”为“教育诗”34、下面关于课程内容包含的主要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材料信息②结构信息③方法信息④知识信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5、自然的、社会的物质环境属于(C)A.图像情境B.生活情境C.实在情景D.符号情境36.在课程内容的情感性处理中,配录像画面朗读课文是(D)A.发掘情感B.诱导情感C.赋予情感D.展示情感37、下面关于课程内容的活动性展开大体包括的类型,错误的是(C)A.实践活动B.符号活动C.学习活动D.综合活动38、下面关于从哪些方面入手运用成就策略的叙述,正确的是(D)①创造成功机会②学会赏识学生③利用优势转移④提供替代经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9、“增强教学的审美情趣”属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D)A.目标策略B.成就策略C.情境策略D.变化策略40、在教材呈现策略中,“温故而知新”属于(C)A.问题研究策略B.活动展示策略C.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策略D.素材处理策略41、下面属于置疑问难的意义的是(B)A.创设冲突情境B.引发思维活动C.启动定向思考D.鼓励发散思维42、“遵循感知规律,研究媒体的特征”属于(B)A.演示策略的意义B.运用演示策略的基本要求C.演示策略的操作要义D.演示策略的功能43、“相机引导”属于学生学习方式指导中的(C)A.自主学习的指导B.合作学习的指导C.探究学习的指D.体验学习的指导44.下面的叙述中属于体验的途径的是(A)①感知②活动③经历④提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5、在学法指导的方式中,点拨式属于(B)A.直接型指导B.渗透型指导C.个别型指导D.自悟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