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查房全解
现病史
患者入院前8余年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测血压为150/100mmHg,其后每 日监测血压波动在140-150/90-100mmHg,并诊断为‘高血压病’因无 症状未药物治疗,未规律测量血压,因两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伴心 前区轻度不适,心悸、头痛、耳鸣、全身乏力、无剧烈头痛无面色苍白、 无大汗淋漓、无少尿血尿、浮肿尿急尿痛等症状休息后明显缓解。自测 血压最高达170/110mmHg.遂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症状缓解 后给予出院。出院后坚持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1片qd”治疗。平素血压 控制在140-150/90-100mmHg,其后上述症状间断出现 ,性质同前。现 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随来我院就诊,门诊以“高血压3级”收住 患者 自患病以来 神清 精神可,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 变化。
是以原因不明的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综合征,目前我国将高血压定义 为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 ≥90mmHg
它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 病最主要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 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
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 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 偿所致。其中遗传因素因素约占40%,环境 因素约占60%。 1. 遗传因素 有家族倾向伴遗传生化异常 2. 环境因素 (1)饮食:研究显示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 和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另外,有人认为饮食低 钙、低钾、高蛋白摄入、饮食中饱和脂肪酸与 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较高也可能属于升压因素。 饮酒也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
阻力增大。
5.胰岛素抵抗
①使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②增强交感神经 活动;③使细胞内钠、钙浓度增加;④刺激血 管壁增生肥厚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1)症状:常见有头痛、头晕、疲劳、 心悸、耳鸣,失眠,易怒,常因疲劳、 紧张等加剧,休息可缓解。
(2)体征:除血压高以外,心脏听诊可 闻及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收缩期 杂音。
心内科护理查房
—— 原发性高血压
汇报人: 朱世发 具有鹏 张蕊含 刘妍 赵月霞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增 长态势,目前我国高血压超过2亿。其 中95%以上为原发性高血压。我国高 血压患病率与流行存在地区、城乡、
民族差异。女性更年期之前发病率小 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
血压升高水平; 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情况; 并发症。
目前国内高血压的诊断采用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 南建议的标准: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如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
恶性高血压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常规检查 尿常规、血糖、血脂、血 清电解质、肾功能、胸部X线片及心电 图等,必要时进行超声心动图、眼底 检查等
2.特殊检查 如动态血压监测 (ABPM)、踝/臂血压比值、颈动 脉内层中膜厚度、动脉弹性测定、血 浆肾素活性。
诊断
➢ 诊断 诊断依据:安静休息、坐位、非降压药物状态 下 3次 不同时间测定的血压平均值高于正常。 分层依据:
高的分级标准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 压水平分为1、2、3级。
表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高血压
1级
2级
无危➢险因鉴素别诊断:见低危继发性高血中压危
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糖尿 高危
高危
病,或靶器官损害
有并发症
极高危
极高危
3级 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职业;其他 与患者关系:夫妻
基本情况评估
主诉 :
发现血压升高8年,间断头晕伴心前区不适2年 过敏药物或食物 :有; 对“磺胺类及喹诺酮类药物”过敏 手术外伤史:有,2011年“阑尾切除术” 术后恢复尚可 个人特别嗜好:有,吸烟20年 每天约10跟 家族遗产及传染病史:无 大小便:正常 意识状态:清楚
并发症
主要与其引起重要器官损害有关 (1)脑血管并发症:最常见 包括各种出
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2)心脏并发症 :高血压性心脏病、急
性左心衰、冠心病等 (3)肾脏并发症:高血压肾病及慢性肾
衰
高血压急症{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病人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 显著升高,一般超过(80/120mmHg) 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 官功能不全。其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 出血、脑梗死、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冠 状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子 痫等。
(2)精神应激 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 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可引起
3. 其他因素 超重与肥胖,服用避孕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发病机制
1.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 血浆儿茶酚胺 浓度升高,阻力小动脉收缩增强
2.肾性水钠潴留 机体为避免心输出量增 高使组织过度灌注,全身小动脉收缩增 强,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高。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肾素可
作用于肝合成的血管紧张素而生成AⅠ,经血管紧张素 转化酶转换为AⅡ,其作用于受体可使小动脉平滑肌收 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并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醛固酮,使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
4.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细胞内钠、钙离子浓度升高可激活平滑细胞兴奋-收缩 耦联,使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平滑肌细胞增生,血管
极高危
※低、中、高、极高危10年内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为<15%、15-20%、20 -30%及
>:006
住院号:785421
一般资料:
姓名:任 xx 性别:男 年龄:52
名族:汉族 初步症断:高血压3级 入院时间:2016年8 月8日 入院方式:步行 第一次入院 主管医师:*** 主管护士:*** 联系人:刘 xx 电话: xxxxxxxxxxx 有无人照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