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_乙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乙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人喝酒开车叫酒驾,那么汽车喝酒上路呢?(叫环保)
汽车真的可以喝酒吗?请看视频
视频:中央2套《天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讲解:汽油已经在本章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学习过了。

汽油来自石油的分馏、裂化,是烃的混合
物。

那么乙醇的组成和结构是?
观看、思考
以社会热
点问题“乙
醇汽油”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板书] 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
2
H
6
O
结构式:H H
││
H-C-C-O-H
││
H H
结构简式:CH
3
CH
2
OH或C
2
H
5
OH
填充模型
【设问】回顾乙醇与钠的反应,思考反应方程式的如
何书写?乙醇断键的位置是?
Ppt动画展示乙醇与钠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断键位

[板书] 乙醇与钠的反应
2CH
3
CH
2
OH + 2Na→2CH
3
CH
2
ONa + H
2

学生尝试写出该
反应的方程式,
及判断该过程中
乙醇断键的位置
培养学生
从结构角
度思考产
物乙醇钠
的书写,及
方程式配
平,为学生
掌握“结构
决定性质”
埋下伏笔。

乙醇分
过渡针对“乙醇汽油推广使用”网络上争论不断,
有人说好,像刚刚视频中的专家;
有人说坏,如“搜狐汽车”中这篇报道的标题。

究竟这件事是好是坏。

对于高中生的我们,应该采用科学的
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来了解乙醇的性质激发学生了解乙醇性质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采用科学的态度和观点,而不能盲目从众。

(二)乙醇
的物理性

利用ppt引导学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
并思考
★如何检验无水乙醇中的水?
★从碘水中萃取碘,乙醇能否作为萃取剂?
★从结构分析,乙醇为什么可以与水以任意比混合?学生根据ppt回
答并掌握乙醇的
物理性质
思考并回答
1、用无水硫酸
铜检验乙醇中是
否含水。

2、乙醇不能用
作从碘水中萃取
碘萃取剂。

因为
乙醇能够与水互
溶。

3、(回答不出来)
乙醇的物
理性质比
较简单,学
生完全可
以凭已有
的知识和
老师的提
示探究出
来,是学生
对乙醇的
物理性质
有更好的
认识,增强
学生学习
知识的主
动性
【学情分析】
从学生学习能力上看,经过近一个半学期的高中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系统知识学习的能力,学会了从”结构决定性质“这一角度去思考问题,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心理情况看,由于本单元知识十分贴近生活,都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学生的情绪与心理都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探究欲望,这一点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将会大有帮助。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并学会比较各种烃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也初步了解了有机基团与性质的关系,对于官能团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毕竟高一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知识掌握是零乱而不系统的。

【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
1、了解乙醇汽油的优缺点。

2、体会到“结构决定性质”在有机化学学习中指导作用
3、面对社会问题,不急于跟风而是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及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综合的进行分析,形成对问题的科学态度与观点
【教材分析】
《乙醇》是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乙醇是高中阶段学生是继学习烃类化合物——甲烷、乙烯、苯之后,接触的第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

它是联系“烃”与“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学好本节内容对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识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初步认识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

同时它也是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联系的典型的烃的衍生物。

因此,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之一。

【评测练习】
1.能够证明乙醇分子(C2H6O)组成的最充分的理由是
A.23g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以放出0.25mol氢气
B.1mol乙醇充分燃烧生成2mol CO2和3mol H2O,消耗3mol O2
C.乙醇的沸点高于乙烷
D.1mol乙醇氧化后生成1mol乙醛
2.下列关于羟基和氢氧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羟基比氢氧根少一个电子
B.两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C.羟基不带电,氢氧根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D.羟基比氢氧根性质稳定
3.关于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乙醇具有氧化性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4.把质量为a g的铜丝灼烧变成黑色,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使铜丝变成红色,而且质量仍为a g的是()
A.稀H2SO4 B.C2H5OH C.Ca(OH)2溶液D.CO
5. 化学式为C
2H
6
O的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A + Na →慢慢产生气泡
①写出A的结构简式:;
②含A的体积分数为75%的水溶液可以用做:;
③A与金属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6.2001年6月21日,河南的郑州、洛阳及南阳市率先使部分汽车采用封闭运行方式,试用新的汽车燃料——乙醇汽油。

乙醇,俗名酒精,它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的。

车用乙醇汽油就是把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车用燃料。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醇汽油是清洁能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还有CO生成。

现用下列装置(如图所示)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中有CO、CO2、H2O三种气体:
①应将乙醇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填写装置的序号,可重复使
用)________________,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其中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乙醇燃烧的产物中,水的质量是24.3 g,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社会热点问题“乙醇汽油的推广”引出,建立学生对乙醇的组成结构去认知
的兴趣,再次利用“网络观点:德国严禁使用乙醇汽油,而我国去大力推广”提出“‘乙醇
汽油存在明显缺点’的观点是真的吗?”去引导学生去了解乙醇的性质,最后结合“能源枯竭、极端天气、雾霾增多等”大量社会现实提出乙醇汽油推广的必要性,进而引出乙醇的制备问题。

最后通过美国实验室利用CO2制备乙醇,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与魅力。

通过本
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认识事物时应具有科学态度与处理问题时具有的社会责任,认识到很
多问题的解决需要依赖化学知识,体会到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课标分析】
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建构主义
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
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
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

基于建构注意
理论的指导,本设计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为主,辅助以实验、幻灯片、讨论、归纳等手段,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将所得知识进行应用,学生在体验到不断解决问题的成功感的同时,逐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