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5月23日,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与计算机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 Go)的第一场比赛结束,“阿尔法狗”以四分之一子优势赢得首场胜利.除了围观和好奇,人类骨子里的不服输以及想要看看人工智能到底有多厉害的求胜欲促成了这一挑战。
面对人类棋手注定完败于人工智能的结局,人类要做好的准备是全面迎接而非拒绝人工智能,努力去掌控而非臣服于人工智能。
接纳人工智能是今天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人类演化的必然,更是人们生活的需求。
其实,很多人每天离不开的智能手机就是低端人工智能的应用。
更应当看到的现实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具竞争性,未来谁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中落后,谁就会被淘汰。
2016年3月15日,“阿尔法狗”最终以4比1战胜韩国名将李世石。
两个月之后,美国白宫就推动成立了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分委会,由其主持和协调撰写了三个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报告:《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和《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报告》。
欧盟、英国和日本等也相继发布了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的报告。
显然,中国应当参与到这种战略布局当中,这种布局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而且也是赢得未来的利器。
尽管美国对人工智能的布局着眼于产业自动化和提升经济,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早就向各行各业全面渗透,春江水暖的领域主要体现在医疗、制造业、交通、金融、生态环境监测、刑事司法调查等。
人工智能并不是只会下棋,还会在不同的领域帮助人,甚至超过人。
然而,无论人工智能有多少个理由可能战胜人,它们首先是在人类为其布置和引导的范围内进行学习,并且它们始终无法获得人的理性分析能力、运用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具有情感交流和互动的能力。
缺少了这些方面的能力,所谓“人工智能战胜人”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此外,预见性或先见之明也是人类胜过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人工智能的地方。
凭借未雨绸缪的超前性,人工智能受控于人的装置早就在研发之中。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詹森·多夫曼研究团队已经研发了一个反馈系统,能够让人类操作者仅通过大脑信号就能实时纠正机器人的错误,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其实也是人工智能的内容和应用,即实现控制人工智能的智能。
另一方面,由人掌控人工智能也意味着必须以人类社会的法律与伦理来制约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是如此广泛和深远,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法律规范、制度和伦理。
这意味着,如果不改进和创造新的法律和规范,就无法让人工智能融入人类生活和生产,从而无法让人工智能发挥应有的巨大作用。
我们必须针对人工智能制定新的法律、形成新的伦理规范,以避免人工智能陷人类于危险境地。
例如,人工智能驾驶的汽车上路,必须改变1968年联合国制定的汽车控制者必须是人而非电脑的道路交通公约。
为此,美国于2016年2月改变了这一法律,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
这也表明,此后一系列和各个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都可能会改变现行的法律,或者需要制定新的法律。
与此相关的是,人工智能的应用涉及人和机器、人和动物、人和人之间的伦理时,如何规范人工智能也提上议事日程。
尽管阿西莫夫在1941年就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后来发展为四定律,但对于今天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而言,这样的法则还是太简单。
于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埃德蒙德·阿瓦达和索罕·迪索扎2016年共同创建了一家名为“道德机器”的网站,试图解决人工智能应用的某些伦理问题,体现为三种情况:一是车辆直行,导致4只狗1只猫死亡,还是撞向右侧路障,导致5位乘客死亡?二是汽车直行,导致3位违章行人死亡,还是撞向右侧路障,导致5位遵守交规行人死亡?三是汽车直行,导致5位违章行人死亡,还是撞向右侧路障,导致4位乘客死亡?他们希望以这样的问题来收集人们对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设计。
这些问题很难得到两全其美的答案,但是,如果不解决,就将限制和阻碍人人工智能的应用。
仅凭伦理难题这一点,人工智能的应用就不会太顺畅,更不可能导致人工智能战胜人类。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阿尔法狗“战胜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人类注定会完败于人工智能这一结局。
B.极其竞争性的人工智能在当前是现实存在的.未来谁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中落伍.谁就会被淘汰。
C.2016 年“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促使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等相继发布了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的报告。
D.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中国只有参与到这种战略布局当中,才能赢得自己的未来。
2.人工智能难以战胜人类,下列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但学什么却是由人类控制。
学习范围由人类为其布置和引导B.人类具有的理性分析,运用逻辑思考,以及情感交流和互动等方面的能力,这是人工智能无法获得。
C.人类具有未雨绸缪的超前性思维品质,已开始研发令人工智能受控于人的智能装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D.人类社会中伦理难题的存在使人工智能的应用不可能太顺畅。
这也使得人工智能难以战胜人类。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人工智能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它早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中被大量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帮助人类。
B.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要求人类对各方面的法律、制度和伦理进行改造,人类要做好全面迎接人工智能的准备。
C.如果不改进和创造新的法律,形成新的伦理规范,人工智能将无法融入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并最终陷于危险的境地。
D.当人工智能涉及人、机器、动物之间的伦理问题时.应对其进行规范.但这种针对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设计尚未成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毛毛熊周海亮男人坐在候车室的长条椅上,呆滞的目光瞅着脚边一个鼓囊囊的旅行包。
他在等待一天中惟一的一班过路车。
其实男人十天前就应该离开这个地方,但当妻子要求他和她一起回去时,他说,让我再静静呆几天吧。
老人什么时候进来的,他没有察觉。
他看到他们时,老人正领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站在他面前。
看得出老人很累,流着汗,弯着腰,握拳轻轻捶着自己的大腿。
他向旁边挪了挪,指着腾出来的空位。
“您坐。
”他说。
老人朝他笑笑,坐下。
她把男孩放到自己腿上,眼睛看着窗外。
“奶奶……”“嗯。
”“妈妈是不是不要咱们了?”“嗯。
”“她为什么不要咱们了?”“她做的对。
你不懂……”“我不懂,你快告诉我。
”“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奶奶……”“嗯。
”“爸爸呢?”“爸爸走了。
”“我知道他走了。
我们是不是要去看他?”“不。
我们要去亲戚家。
”“以前的家呢?”“我们不再回去了。
”“我们为什么不去看爸爸?”“因为爸爸走了。
”“我知道他走了,我们为什么不去找他?”“你不懂……”“我不懂,你快告诉我。
”“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奶奶……”“嗯。
”“我什么时候长大?”“很快。
”“我想妈妈。
”“嗯。
”“我更想爸爸。
他说要给我买一只毛毛熊。
”“嗯。
”“我想看爸爸的照片。
”“等到了亲戚家再看。
”“不,我现在要看。
”“你怎么不听话?”“我就想看看爸爸的照片……”“信不信我揍你?”“好。
我先看。
看完了,你再揍我。
”男人静静地听着一老一小的对话。
本来他不想插话,但男孩的最后一句话让他心酸。
他把身子斜了斜,朝向老人,“就给他看看吧!”他说,“这么小的孩子,这么想他爸爸。
”老人叹口气,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包里拿出一个信封,又从里面抽出一张照片,递到男孩面前。
“快点看!”老人的眼睛环顾四周,样子有些紧张。
男人愣住了。
他死死地盯着照片上的男人,直到老人把照片重新装进信封。
“他是不是,叫高畋?”男人问。
“是的。
”老人不安地说。
她飞快把脸转向另一侧,盯着窗台上的一盆云竹。
“您告诉我,”男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抖开,指着上面的一张照片问她:“这是他吗?”男人的胸膛开始剧烈地起伏,仿佛有人在里面拉一个巨大的风箱。
“是的。
”老人看了他一眼,再一次飞快地把脸转向那盆云竹。
男人盯着老人,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他的胸膛有节奏地起伏,却挤出不均匀的呼吸。
男人站起来,又坐下,他重新把报纸抖开,盯着上面那个已经死去的男人。
……一个月前的一天,这个叫高畋的男人闯进了镇上的储蓄所。
他带着一把刀子,身上绑满了炸药。
他没有抢到钱,却被很多警察追赶。
男人慌乱之中跑向附近的一座小山,并躲进半山腰一个废弃的有着两间屋子的看林房。
荷枪实弹的警察很快将他包围,男人看逃走无望,就引爆了身上的炸药。
恐惧并绝望的男人并没有发现,在一墙之隔的另一间屋子里,正躲着一群瑟瑟发抖的人。
那是八个来这里旅游的小学生和一位青年老师,那天他们来爬这座山,累了,进到看林房休息。
然后他们听到有人闯进另一间屋子。
再然后,房子被炸上了天。
八个小学生,当场炸死两个。
十几天后,在医院里,又死了一个。
据幸存的青年教师回忆,那个男人并没有发现他们……男人朝老人张张嘴,却什么也没说。
男孩再一次缠起老人,“我还想看爸爸的照片。
”他说。
老人终于火了。
“信不信我揍你?”她在男孩的屁股上重重打了一巴掌。
男孩大哭起来,“我要看爸爸!你为什么不让我看爸爸?”“跟你说过爸爸走了!”“我知道他走了,他去哪了?”“信不信我再打你一巴掌?”“你打!你打!爸爸说过要给我买一只毛毛熊的!他不会扔下我走的!”“你想知道爸爸是怎么走的吗?你想知道是不是?”老人的眼泪终于淌下来,“好!我告诉你!”“你不要这样!”男人急急地阻止老人。
他低下身子,看着男孩,“爸爸刚才还在,和我在一起。
不过你来之前,他坐上汽车走了。
他得赶着去挣钱,给你买更多玩具。
过些日子,他还会回来找你。
毛毛熊他给你买了,让我捎给你。
”男人打开那个鼓囊囊的旅行包,从里面拿出一只很大的毛毛熊,递给男孩。
“你看,是不是?”毕竟是小孩子。
男孩看到毛毛熊,就乐了:“我就知道奶奶在骗我!我就知道爸爸不会忘了我!”老人不安起来。
“这个,值很多钱吧?”她指着毛毛熊问。
“没事。
我买给孩子的。
他早想要一只毛毛熊,一直没给他买。
后来他……病了,就给他买了一只,让他日夜抱着。
想不到医生没能……把他救活。
现在他不需要了……”男人强忍着泪,泪却还是滴下来。
老人重重地叹口气。
“什么病?”她问。
一辆汽车在候车室门口停下来,正是男人等的那一班。
男人站起来,拿起瘪瘪的旅行包,朝门口走。
走了几步,他停下来,转过头,对老人说:“他没得病。
假期来旅游,死在这儿了。
是被炸死的。
在半山腰的守林房。
”(选自《帘卷西风》,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奶奶说儿媳妇离开是对的。
她总是看着窗外。
或窗台上的云竹,这些都说明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羞愧,内心隐含着哀痛,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