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执法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环境执法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当地政府
查看文件、方案、报告等
现场监督检查(6分)
计划执法情况(3分)
各类污染源是否达到计划的监管频次和监管范围的要求
达到要求的得3分;未达到要求按完成比例打分
被评估单位
查看执法计划与现场检查记录进行比较
监管企业总数(3分)
辖区内纳入监管范围的企业总数,是否有明确的辖区内污染源目录
被评估单位
分类管理制度(2分)
是否按企业污染情况或企业环保信用等对辖区内企业分类、分级监管
是得分,否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痕迹化管理制度(2分)
是否对执法痕迹进行规范化管理,保留完整的执法痕迹
是得分,否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诊断监管制度(2分)
是否建立对重点企业、重点案件的诊断管理制度
是得分,否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行政处罚结案率(1.5分)
行政处罚按时结案数占行政处罚案件数的比例
结案率100%得1.5分;90%-100%得1.2分,80%-90得0.9分;70%-80%得0.6分;60%-70%得0.3分;60%以下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查看银行对账单据
限期治理案件数(1分)
下达限期治理案件数
市(州)级20件以上得1分;10-20件得0.5分;5-10件得0.2分;5件以下不得分
是否配备移动执法系统并完善后台数据库
系统完善并运行良好
被评估单位
制度建设(20分)
规章制度(10分)
执法人员培训持证制度(1分)
是否建立执法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是否达到培训要求
1.建立定期培训制度0.5分;
2.达到培训要求0.5分
被评估单位
执法巡查制度(1分)
是否建立执法覆盖面或执法频次等内部制度
未建立制度不得分
行政业绩(35分)
重要工作任务(10分)
上级环保部门布置的重要工作任务(5分)
是否将工作目标、内容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岗位和责任人;是否开展阶段性督查;任务目标是否完成
按完成重要工作任务和布置重要工作任务的比例打分
上级环保部门
查看文件、方案、报告等
政府布置的重要工作任务(5分)
是否将工作目标、内容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岗位和责任人;是否开展阶段性督查;任务目标是否完成
被评估单位
查看文件等相关材料
执法岗位责任制(1分)
是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责任追究制度
未建立制度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执法稽查制度(1分)
市级执法机构是否建立对下级执法机构的稽查制度
未建立制度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执法暗访制度(1分)
是否建立暗查、暗访等监察机制
未建立制度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政务信息管理制度(1分)
是否建立环境政务信息工作制度并按要求报送信息
1.纳入监管范围的企业总数大于排污费征收企业数得2分;2.有明确的辖区污染源名录得1分,名录企业不全按比例打分
被评估单位
处理处罚(8分)
行政处罚案件数(1.5分)
下达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总数
市(州)级20件以上得1.5分;10-20件得1分;5-10件得0.5分;5件以下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查看行政处罚通知
执法人员(4分)
人员数量(1分)
编制是否达标,人员是否实际在岗
编制未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以编制主管部门批文为准
学历层次(1分)
专科以上人员比例
专科以上人员比例占90%以上得1分,每低5%扣0.2分,扣完为止。
被评估单位
以学历证书为准
专业构成(1分)
环保、法律等相关专业人员比例
环保、法律等专业人员比例占90%以上得1分,每低5%扣0.2分,扣完为止。
被评估单位
以学历证书为准
人员培训(1分)
执法人员参加环保专业知识培训的情况
按参加培训人员占单位人数比例打分
被评估单位
查看培训文件或方案
经费投入(9分)
人均工作经费(2分)
人均执法工作经费(不含工资)
达不到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定员定额标准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查看实际执法工作经费与财政标准
人均办公用房(2分)
人均包公用房面积是否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被评估单位
查看限期治理通知
1.建立环境政务信息工作制度0.5分;
2.按要求报送0.5分
被评估单位
执法档案管理制度(1分)
是否建立执法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制度,重点污染源是否建立“一厂一册”档案
1.建立执法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制度0.5分;
2.重点污染源建立“一厂一册”档案0.5分
被评估单位
制定执法计划(1分)
是否合理制定年度、月度的执法计划,每次开展执法是否制定检查方案或明确检查的目的和重点
系统完善并运行良好
被评估单位
检查系统具体运用情况
排污收费系统(1分)
是否实现排污收费的信息化管理
系统完善并运行良好
被评估单位
行政处罚系统(1分)
是否实现行政处罚程序的信息化管理
系统完善并运行良好
被评估单位
自动监控系统(1分)
是否有自动监控中心或能实时查询自动监控数据
系统完善并运行良好
被评估单位
移动执法系统(1分)
环境执法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描述
评价标准
数据来源
说明
基础保障(20分)
机构设置(2分)
机构性质(1分)
否是为公务员或参公单位
是得分,否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以编制主管部门批文为准
覆盖情况(1分)
是否在重点乡镇、工业园区设有环保机构或有环保工作人员
是得分,否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以职能分工文件为准。
1.合理制定年度、月度的执法计划0.5分;
2.开展执法制定检查方案或明确检查的目的和重点0.5分
被评估单位
后督察制度(1分)
是否建立后督察制度并对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察
1.建立后督察制度0.5分;
2.开展执法制定检查方案或明确检查的目的和重点0.5分
被评估单位
执法人员廉政制度(1分)
是否建立执法人员廉政制度,定期开展廉政教育
1.建立执法人员廉政制度0.5分;
2.定期开展廉政教育0.5分
被评估单位
机制创新(10分)
网格化管理制度(2分)
是否以“网格化”管理等方式明确监管职责
1.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1分
2.按职责要求进行监管1分
被评估单位
查看文件等相关材料
重点行业规范管理(2分)
辖区内重点行业是否编制执法指南或企业守法导则
是得分,否不得分
未达标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车辆配置(3分)
执法车辆与执法人员比例是否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未达标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以实物资产为准,并核对相关财务帐和资产账
标准化硬件达标率(2分)
标准化建设要求的硬件设备配备达标情况
未达标不得分
被评估单位
信息化建设(5分)
12369投诉受理系统 (1分)
是否使用具有记录、查询、汇总、分析功能的12369受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