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妆品工艺规程完整

化妆品工艺规程完整

xxxx工-艺规程文件编号:H-GY-A001-00 会签表1. 产品概述........................................ 4 ........2. 生产工艺流程图.................................... 5……3. 配方和依据....................................... 6 .......4.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6••…5. 质量监控及工艺检查要点............................. 13…6. 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操作文件 (16)7. 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 17 ..........8. 卫生 ........................................... 19 ...............9. 技经指标、物料平衡、定额消耗 ........................ 21……10. 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 23 ..........11. 成品、中间产品、原辅料、包材质量标准 .................. 24•…12. 包装材料样张 ................................... 25 .............13. 变更记载 ....................................... 26 ..............一、产品概述:1.1产品名称通用名:XXXX汉语拼音:1.3性状:淡黄色膏体,略有原料丫特征气味1.2主要成分:原料丫1.4 规格:10g/ 瓶、15g/ 瓶1.5包装:1瓶/盒X100盒/箱。

1.6产品用途:对于反复摩擦损伤或暴露在严寒气候所导致的皮肤干燥、皲裂、破裂(如冬季干燥双手),该产品起到滋润舒缓、保湿和促进修复的作用。

1.7使用方法:取适量XXXX软化,然后在所需处细细涂抹均匀。

1.8贮存条件:室温、干燥处保存。

1.9保质期:3年、生产工艺流程图:脱外包word资料可编辑控制项目:熔化控制点:温度监控设备或仪表:温控器关键限值:温度70—105 C称量控制项目:灌装\ 1F控制点:灌装差异熔化▲监控设备或仪表:电子天平关键限值:平均装量不得低于标示量,最低装量不得低于96%L灌装1F装量检查1r旋盖1r包装控制项目:检验控制点:感官、净含量、微生物监控设备或仪表:各类检验仪器关键限值:达到产品质量标准要说明:▲:表示关键工序文件名称XXXX工艺规程版本号00 文件编号H-GY-A001页码6/27 三、配方和依据:3.1配方3.2依据:XXXX产品技术要求HZGF2016XXXX3.3批准文号或备案号:四、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4.1领料4.1.1车间领料员按照〈领料岗位操作规程》文件编号:H-CZ-A004)进行领料,依据生产指令单填写领料单”并提前组织领料,所领取物料种类、品名应与指令单相符,领取数量应满足批生产计划量。

4.1.2物料交接时,车间领料员需认真复核物料编码、品名、批号、规格、数量,所领取的物料必须是经检验合格且外包装完好。

4.1.3生产指令单必须由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后方可有效,领料单必须有车间领料员签字、并由部门主管(经理)签字批准后方可有效。

4.2生产前准备4.2.1人员按照〈员工进入清洁区(洁净区)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ZD-A010 )进行更鞋、洗手、更衣。

422人员必须对手部进行清洁消毒后方可进入清洁区,人员洗手消毒后应填写员工生产前个人卫生检查记录”。

4.2.3生产操作人员按照〈生产前检查、准备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H-CZ-A001)进行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生产区环境、设备、工器具等均应经过清洁消毒,且在有效期内。

4.2.4生产设备完好、调试正常,各管道没有跑、冒、滴、漏等现象;工艺用水、工艺用气、电力等处于正常供应状态。

4.2.5本操作区域洗手消毒间(房间编号:6209)为清洁区。

4.3物料进入生产区4.3.1车间领料员按物流路线将原辅料、内包材运转至物料周转间(房间编号:6211 )传递窗处,按物料进出生产区(洁净区)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ZD-C013 )进行脱外包、清洁,并做好相应的状态标识,传递进生产区;不能脱外包的桶(瓶)用75%酒精(或公司规定的其他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后传递进生产区;原辅料及内包材的外包装应保留至物料暂存区,待物料退库时使用。

4.3.2生产区操作人员核对物料的品名、批号、编码、规格、数量,检查内包装情况有无破损,应符合要求,并将物料存放于物料周转间(房间编号:6211 )。

4.3.3车间领料员按物流路线将外包材运转至包装间(房间编号:6208 ),做好相应的状态标识,并置于物料暂存区。

号:H-ZD-C009 )进行配制使用,并填写消毒剂配制、使用记录435本操作区域物料周转间(房间编号:6211 )为清洁区4.4消毒4.4.1清洁区操作人员将经脱外包(或清洁消毒)的原辅料存放于塑料托盘上。

4.4.2清洁区操作人员将脱外包的内包材倒入消毒过的周转筐内,并将周转筐存放于塑料托盘上;若脱包量高于生产量,将剩余内容物装入经消毒的PE包装袋中,封口后退库,下批生产时首先使用,操作人员应注意脱包量不得高于生产量过多。

4.4.3关闭传递窗及房间门窗,保持房间密闭状态,开启紫外灯对物料进行消毒,紫外灯照射时间应>30min ;开启紫外灯时操作人员不得进入室内,以防灼伤眼睛及皮肤,关灯后5-10min后才能进入室内工作。

4.4.4物料紫外灯消毒后及时填写消毒记录”及紫外灯使用记录”。

4.4.5应保持紫外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等时,应随时擦拭。

4.4.6使用紫外灯时,注意观察紫外灯是否正常,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反映给部门主管,必要时进行更换。

4.4.7硼砂紫外灯管的使用寿命为2000小时、石英紫外灯管的使用寿命为12000小时(或依据厂家说明书时间为准),超过使用寿命必须更换。

4.5称量4.5.1称量人员至物料周转间(房间编号:6211 )领取原辅料(原料Y),核对物料编码、品名、批号、规格、数量无误后,将物料运转至熔化灌装间(编号:6210)。

4.5.2称量人员在称量区按生产指令单数量进行称量,并由另一人复核;称取结束后,放入规定容器内,做好物料状态标识及称量记录。

4.5.3称量结束后剩余原辅料(原料丫)暂时退入物料周转间(房间编号:6211),原辅料(原料丫)存放应按原包装做好相应的扎口、包装。

4.5.4操作完毕后按《青场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ZD-C016),对操作场所、设备、容器进行清场;清洁区内拆除的包装、废弃物应按生产区、仓库废弃物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ZD-A020)及时清理。

4.5.5原辅料(原料丫)感官指标(色泽、外观、气味)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无异物等异常现象。

4.5.6称量前核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有效期;称量时应小心,防止原辅料(原料丫)撒落,保持计量器具的清洁和干燥,称量过程中双人复核。

4.5.7本操作区域熔化灌装间(编号:6210)为清洁区。

4.6熔化4.6.1熔化方式: a直接加热熔化法①操作人员将称量好的原辅料(原料Y)倒入电加热夹层锅中,盖上不锈钢锅盖。

②接通电源,按照〈电加热夹层锅操作规程》文件编号:H-CZ-C005)对温控仪进行温度设置(70 C--90 C)并启动电加热夹层锅。

b水浴加热熔化法①操作人员将饮用水倒入电加热夹层锅中(约1/3 —1/2处),并将称量好的原辅料(原料Y)连同不锈钢提桶一起放入电加热夹层锅中,盖上不锈钢桶盖。

②接通电源,按照〈电加热夹层锅操作规程》文件编号:H-CZ-C005 )对温控仪进行温度设置(90 C--105 C)并启动电加热夹层锅。

4.6.2待电加热夹层锅温度达到设置温度时,观察原辅料(原料丫)的熔化情况。

4.6.3当原辅料(原料丫)从渐渐熔化到完全熔化成液体时,设置电加热夹层锅对原辅料(原料丫)进行保温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得停机,防止原辅料(原料丫)凝固或部分凝固。

4.6.4生产结束后按《青场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ZD-C016),对操作场所、设备、容器进行清场;清洁区内拆除的包装、废弃物应按〈生产区、仓库废弃物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ZD-A020)及时清理。

4.6.5本操作区域熔化灌装间(编号:6210)为清洁区。

4.7灌装封口4.7.1操作人员用不锈钢舀子将熔融状态的原辅料(原料丫)加进灌装机的料斗中;连接电源,并对温控电热圈进行温度设置(70 C --90 C)4.7.2操作人员从周转筐中取出经消毒的塑料瓶,用电子天平称量塑料瓶重量后去皮,并将塑料瓶放在手动灌装机出料嘴下方;按照《手动灌装机操作规程》(文件编号:H-CZ-C004)对灌装容量进行设定(10g :平均装量不得低于10g,最低装量不得低于9.6g ;15g :平均装量不得低于15g,最低装量不得低于14.4g ;)并进行试灌装。

4.7.3首瓶XXXX灌装后,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记录首瓶净含量,若低于标准要求,操作人员需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杆,增大灌装量;若高于标准要求,操作人员需逆时针旋转调节螺杆,减少灌装量。

4.7.4若首瓶净含量符合标准要求(或调节后净含量符合标准要求),则按照上述步骤连续灌装10瓶XXXX并称量净含量,必须每一瓶XXXX的净含量均符合标准要求,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4.7.5应选择量程适宜的天子天平,量程精度应符合工艺要求;用电子天平称量灌装好的XXXX,检查其装量符合标准要求后将其整齐摆放在物料盘中进行冷却固化。

4.7.6将符合装量要求且已固化的XXXX (原料Y在瓶内不流动为固化标准)进行旋盖封口(瓶盖内需要放入1个内垫),保证瓶盖的松紧度及外观符合标准要求,将已封口的XXXX 放置在周转盘中,通过物料传递口传至外包装间。

4.7.7每50-70分钟检查一次,每次随机抽检5瓶,检查旋盖质量和装量应符合规定。

4.7.8灌装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灌装量,若确需进行装量微调应在调整后再次检测灌装量。

4.7.9生产结束后按《青场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ZD-C016),对操作场所、设备、容器进行清场;清洁区内拆除的包装、废弃物应按〈生产区、仓库废弃物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ZD-A020)及时清理。

4.7.10操作人员不得裸手直接接触原辅料(原料丫),且连续工作时每隔1h用消毒剂对手部进行消毒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