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5)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第3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5)
具体表现为:①受清政府的压迫;②军阀官僚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也严重阻碍民族工业发展;③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压迫民族资本主 。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造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在夹缝中成长的原因
外来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压迫
内部因素:封建势力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
主要因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由此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命运是艰难、曲折的。在重重压迫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要生存,该怎么办?引出下一部分内容。
3.教材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是对前两节课学习内容的一个提升和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中国近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节内容既要讲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下,它饱受三重大山的压迫艰难发展的历史;还要看到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促使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它还推动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学习本课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辛,也会让学生感受到资产阶级逆境中奋进的精神,使学生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
设计意图
“在斗争中求发展”一目,通过情景剧导入是为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归纳出斗争的目的、对象、斗争的方式及表现。通过教师层层递进式的设问,及课下学生对相关问题资料的查找和课堂上的合作探究,突破本课的难点,也培养同学们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通过展示实业精英们的图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完成三维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的要求。
(2)从政治领域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领域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学生讨论、思考后得出结论(板书):
斗争的目斗争的对象:帝国主义(日本、美国)、封建主义(北洋军阀)、官僚资本主义
斗争的方式和表现:反对帝国主义:济南惨案后———拒绝买卖日货;九·一八事变后———要求团结御侮;一·二八事变后———捐款捐物、支持抗战;长城抗战后———捐款购机运动。
2.认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才是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
5.教学策略设计
为达成新课标的要求,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本人主要采用展示适量的文字材料、图表资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直观的感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艰难发展的状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采用史料教学法,结合前两节所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解读史料,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及教师的点拨,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初中有所涉及,但对“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涉及较少,学生的理解也不够深刻。高一学生通过对前两节内容的学习,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联系前面所学内容使学生深化对本节内容的认识,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幻灯片展示实业群英榜图片:荣宗敬、荣德生、张謇、周学熙、刘鸿生、吴蕴初等
学生回答:近代的这些民族实业家特别令人敬佩,他们在逆境中不断奋进的精神,为争取民族独立不断斗争的爱国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发展艰难,但民族资产阶级为争取民族独立不懈斗争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我们,我们将秉承前辈的爱国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息。
短暂发展 : 抗战前夕 无可奈何花落去
巨大打击 : 国民党统治后期 脱胎换骨获新生
让学生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感受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其发展过程的总特征———在曲折中发展。
教师设问:为什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缓慢?
学生得出结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阻碍。从而导出新课的第一个问题“在夹缝中求生存”。
6.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1:【教学导入】
提问学生: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
教师总结:展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动态图(以诗歌来形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
产 生 : 19世纪60、70年代 小荷已露尖尖角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短暂春天 : 一战期间 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用教材版本
人民版
所属模块
必修2
单元\专题
第2单元第三课
设计主题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的说明
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相对比较枯燥,但条理清晰,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在斗争中求发展。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两方面的内容,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整体设计思路是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通过对材料和图片等资料的展示让学生去感悟那个时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历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中完成三维目标。
教师过渡语:民族资本主义曲折的发展历程和民族资产阶级坎坷的命运,给我们留下什么?引出自主探究一(板书):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提示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发展趋势四方面思考)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
(1)从经济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中国现代化。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大量材料,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得到锻炼,尤其是在课本结论直接给出的情况下,学生缺乏直观的了解,大量材料的展示,使学生对中国民族之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的艰难性认识更加深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的升华。
步骤3: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情景剧导入,由学生分别饰演民族资本家、封建官僚、帝国主义势力和清政府代表。通过对话展示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中遭受到三重压迫,民族资本家愤懑的情绪,面对压迫他们发出了斗争的呼号:“抵制洋货,提倡国货,支援前线,捐款捐物”。引出问题:民族资产阶级面对重重压迫,他们进行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斗争的对象是谁?斗争的方式有哪些?具体表现是什么?结果如何?
【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等史实。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
2.通过多所学内容的分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材料二 在苛捐杂税中,为害最大的是厘金。同治以后,“卡若栉比,一局多卡,一卡多人。只鸡尺布,并计起捐,碎物零星,任意扣罚”。 —— 《清朝续文献通考·征榷考》(各级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
材料三 1932—1937年间,国民政府发行26亿元以上的内债,从抗战爆发到胜利,发行内债至少在150亿元以上。(大举内债)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自主探究二:民族资本主义作为崭新的进步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但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材料四 1946年4月,荣德生被凇沪警备区绑架,并被敲诈60万美元。宋子文对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从而控制了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公开吞噬民族企业)
展示图片资料:国民党统治区100元法币购买力变化的图表和人们骑自行车带一大捆钱买东西的图片。
利用以上投影材料,学生讨论、交流后归纳出: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阻碍因素。
学生思考后得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基础薄弱,资产阶级又具有妥协性,所以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面对来自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排挤,很难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教师设问:怎样才能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呢?
学生回答:只有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才能使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发展。
教师设问:尽管中国近代的民族资产阶级在发展中饱受压迫,但他们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优秀的品质呢?
材料一 90年代,天津武举李富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富明不甘心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富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受到清政府的压迫)
材料一 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限制机器进口)
材料二 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由于原料昂贵和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产”。 (利用特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材料三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和破坏。仅1937年8月至1938年3月,被摧毁的工厂约2000余家,损失价值在8亿元之上。(发动战争,摧毁民族工业)
斗争的结果:失败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民族资产阶级斗争失败的原因。
学生讨论后回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既具有革命性(“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又具有妥协性(资本、技术依赖外国,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两面性是由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的,但由于具有一定的妥协性也使他们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不太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