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The 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examination科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统考地区目前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统考地区:河北、山东、山西、湖北、上海、广西、浙江、海南、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福建、北京、甘肃、河南、江西、四川、重庆、辽宁。
报考条件1、报考条件:大三及以上(其中山东、浙江只有毕业班可以参加)2、报考对象:师范生、非师范生、已毕业社会人员3、具有所报教师资格种类的相应学历:幼儿教师: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或大专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高中教师: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中职教师: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4、通过国家语委的普通话测试(二级乙等以上);5、通过课堂教学技能测试;6、体检合格。
科目教材统考地区:幼儿园: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报考条件1.思想品德条件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2.各种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要求(1)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必须具备幼儿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学历应当视为不合格学历。
(2)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学历应当视为不合格学历。
(3)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5)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技艺的人员.学历要求还可以适当放宽,具体放宽到什么程度,要根据个人所具有的特殊技艺而论.而且要经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才能放宽。
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除了有学历要求外.还应当同时具备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这是和其他6种教师资格的显著区别。
(6)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3.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也就是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按照不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传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习能力和道德人格,使学生的特长和潜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广泛,要求较高,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公民的素质差异较大,因此,《(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具体测试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4.担任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身体条件“身体条件”应为教育教学能力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硬件”,因为教师(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身体条件对教育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
《教师资格条例》第六条规定:“有教育教学能力应当包括符合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
”教师身体条件主要是要求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有完全的法律行为能力等。
“身体条件”的具体标准参照师范教育类专业招生体检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5.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专业技术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国民经济部门需要的中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性质,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实习和实际操作的内容较多,这些实习和实际操作任务是由实习指导教师承担的,这些实际操作教学水平,除了要有一定的学历作基础外,还要有相当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实践锻炼才能达到。
所以,在《教师资格条例》第七条第二款中规定:“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6.普通话水平要求《教育法》规定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都应当推广使用普通话。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第八条规定: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少数方言复杂地区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普通话水平,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标准。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范围越来越大,普通话作为交往的重要工具日益为社会所重视。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对推广使用普通话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具有比其他社会成员有更高的普通话水平。
7.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求学习、掌握并能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原理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对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并取得结业证书。
根据这条规定和不同教师资格的不同要求、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申请人的实际情况,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和考查(考试)等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具体办法。
考试流程.考普通话证(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一般3月到6月,9月到12月每个月可以考一次。
..考心理学以及教育学(该考试半年一次,通常在3月和10月,有效期要根据自己省份的规定,因此最好一次性通关;在考心理学和教育学时,就要报名好考试的等级——幼儿教师/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大学,你的学历一定要高你报名等级一级,如果你要教高中就一定要大专以上学历,另外大学教师证是提供给大学在职教师考的)1、非师范类学生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加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所以你准备复习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考试获者去考自学考试相关的科目。
2、教师证全国通用,不管你哪里任教,这个都没有问题3、教师资格证只是从业证书,只要你能通过三门考试,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专业资格证书。
具体的申报要求:1、普通话水平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2、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
(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教育学、心理学考试)3、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面试、试讲。
(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面试、试讲)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5、报名需要学历证、身份证、照片。
6、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是肯定无法取得正式编制的。
具体的报名时间和地点你可以去问一下你们当地的教育局、或者报名教师资格证的地方考教师资格证的流程是:1.考普通话证(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一般每个月可以考一次。
2.考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对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的全面辅导,通常在2月底和3月初考试,合格成绩保留三年,因此最好一次性通关;在考心理学和教育学时,就要报名好考试的等级——幼儿教师/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大学,你的学历一定要高你报名等级一级,EG如果你要教高中就一定要大专以上学历,另外大学教师证时提供给大学在职教师考的的)3.拿上你的以上三个证外加毕业证、身份证、体检,就可以去报名试讲——也就是“说课”。
这个时候你要选好科目拉(就是要选好数学、语文之类的)说课一般是15分钟,考之前上网下一下模板,就可以了。
说课是在每年3月和10月,通过说课就可以拿证拉。
考试科目申请高等(包括大学、大专、高职)学校教师资格人员:高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申请非高等(包括高中、中专、中职、初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教师资格人员: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教育方法概论。
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认定理论课考试每年3月、11月各举行一次。
报名时间为每年1月、9月(在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的报名时间由自考办另定)。
教材由自考办供应。
教学技能测试每年举行1—2次,一般在上半年的5月和下半年的11月报名,具体时间由当地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确定后公布。
教学技能测试的内容为:备课、说课或上课、面试。
根据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意见,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班学生,在未取得毕业证书前允许参加教师资格认定理论考试,但在申请参加教学技能测试时,应已获得相应学历证书。
2015年上半年国家统一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时间为5月16日-17日。
2015年下半年国家统一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报名时间:9月7日-9月13日,笔试时间11月1日。
面试成绩2015年上半年国家统一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成绩查询时间7月5日起。
2015年下半年国家统一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报名时间:11月30日起,面试考试时间:12月26-27日。
必备材料①上次参加考试并通过1门课程的,须带准考证。
②第一次报名或上次虽报名但没有考出课程的,须1寸照2张。
报名费用:①准考证制作费15元。
②课程报考费每门32元。
③教材费为教材实际价格(教材为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两门理论课程均合格者,由省教育厅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颁发《浙江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合格证书》。
本次考试不合格的科目,可在下一次考试时补考,补考仍不合格,须重新参加所有课程的培训考试。
如若同时报考两门,而该两门课程又同时没有及格,则取消该生补考机会,须按新考生重新报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获得教师资格,并不一定能够担任教师,能否担任教师还需要教育部门是否招聘录用,但未获得教师资格的,教育部门一般不会招聘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