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水平练习1. 将古诗和其所描写的地点连起来。
①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______ 泰山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______ 苏州③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______ 庐山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 西湖2. 古诗文名句填空。
(1)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2)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3)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
(刘禹锡《乌衣巷》)(4)擀面杖吹火——______。
(歇后语)(5)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
(《文心雕龙》)(6)想告诉别人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可以用这样的名言警句______。
3. 阅读《七子之歌——台湾》,完成练习。
七子之歌——台湾闻一多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yūn yīn)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注释】氲氤着郑氏的英魂:指台湾还留着郑成功消灭外族的豪壮气息。
夏日要晒死我了:指不甘被侵略者(日本)蹂躏。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誓死保卫家乡。
(1)你认为全诗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作用?(2)读完诗歌,你想对台湾人民说些什么?4.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又是一年新春至,古往今来,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梅花魂》中的外祖父把感情寄托在______上;唐朝诗人张籍则融秋思于______中;纳兰性德的名句“______,______”更是道出了远在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怀。
(2)别看他貌不惊人,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神童,早就是______了。
你看,他写的文章就是______。
(歇后语)(3)刘霆哥哥“背着母亲上大学”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桓宽的“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七律·长征》一诗中,总写长征艰难的诗句“______,______。
”5. 填空。
(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这是鲁迅先生的志向,也是他的立场。
(2)翁卷的“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展现了乡村四月天的美景;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描绘了夏夜所见所闻。
(3)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
(刘勰《文心雕龙》)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
6. 结合课内外阅读,填写合适的内容。
(1)拥抱“自然美景”。
我们领略了长江的风采:你用甘甜的乳汁,______。
你用______,______。
我们饱览三亚落日的美景:它歪着红扑扑的脸______,______,______,……大海失去了原色,像______,醉醺醺地______;欣赏了烟台的海独特的魅力:冬日的凝重、春日的______、夏日的______、秋日的______。
(2)感受“教导有方”。
莫泊桑在老师福楼拜的指导下,写出了《______》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被誉为“______”;苏格拉底让学生通过摘麦穗懂得“机不可失,______。
”大教育家孔子通过论水“好像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善施教化”,让弟子们立下远大的志向。
我也积累了一句孔子的名言:有______。
(3)沐浴“诗词文化”。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诗词中有铮铮的骨气,如王冕在《墨梅》中这样表白:“______,______。
”诗词中有灵动的画面,如李清照误人藕花深处,“______,______。
”诗词中有忧国的情怀,如陆游在临终前嘱咐儿子:“______,______。
”诗词中有真挚的友情,如______(填诗人)曾这样写道:“______,______。
”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1)先解释划线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须:______意思: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8. 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
(1)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
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他被后人尊称为______。
(2)诗中的“故人”是______,送别的地点是______,所要到达的目的地是______广陵。
(3)“小船的帆影已慢慢远去,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滚滚长江水向天际奔流。
”是诗句“______,______。
”的真实写照。
9. 分享学习课文的乐趣。
(1)读完《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我想到了成语“尺______,寸______。
”(2)“树多成林______,线多搓绳______。
”“______不是春,______春满园。
”这些谚语让我们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
(3)《赠汪伦》是诗人______写给汪伦的一首送别诗。
诗句“______潭水深______,______汪伦______。
”表达出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10. 填空题。
(1)童真童趣:______,怕得鱼惊不应人;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
(2)真挚友情: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
(3)正直做人: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作人杰,______。
(4)古今贤文:______,乐以忘忧;从善如流,______。
11. 读一读,做一做。
绝句______黄鹂鸣翠柳,______白鹭______。
窗____________,______泊______船。
(1)把这首古诗补充完整。
______黄鹂鸣翠柳,______白鹭______。
窗______,______泊______船。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对仗工整,如“黄鹂”对“白鹭”、“______”对“______”等。
1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远——______ 白——______(2)给下面下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宿芙蓉山()①房子②住,借宿逢雪()①遇上②每次白屋()①白色的屋子②茅草屋(3)解释诗句的意思。
①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古诗所描写的季节是在______季。
下面哪幅画面是古诗描绘的景象?选一选。
()A.春暖花开图B.风雪夜归图C.农家丰收图13. 日积月累。
(1)破坏环境的地方我写上口号或标语:______。
不爱祖国的人我用名人名言劝说:______。
(2)描写菊花引用古诗句:______,______。
送别朋友时用古诗句:______,______。
想念家乡时吟古诗句:______,______。
(3)春节在大门上贴副对联:______,______。
搬新房给书房贴名言瞥句:______,______。
(4)不讲诚信的人我用古人的话劝:______,______。
不团结互助的人我用谚语劝:______,______。
山峰是______,世界最低的盆地是______。
(5)世界最高的(6)补写《论语》。
①______,患不知人也。
②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1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风叶圣陶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1)这首诗共有______小节。
(2)在这首诗中,风“藏”在了哪里呢?()(3)“风”还会藏在哪里?仿写诗句。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_____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______。
15.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1)千里送鹅毛,______。
(2)谁言寸草心,______。
(3)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16. 阅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等闲:______②逶迤:______③磅礴:______④云崖:______(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
17. 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自主完成以下练习题。
山村孩子的画云是画面的主角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暖一抹,冷一抹在小溪的天空漂浮树是画面的主角让风涂抹它的年轮浓一笔,淡一笔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泥土是画面的主角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深一脚,浅一脚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______ ______ ______。
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_____。
(3)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18. 补充诗句,并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在横线上。
(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
______(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
______(3)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
______(4)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5)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
______19.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谁都会有不懂的地方,正如《师说》中所言:______,孰能无惑?(2)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
说明了浇树浇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3)叶挺在《囚歌》运用象征和对比的表现手法:为人进出的门______,为狗爬出的洞______。
(4)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放弃抗争,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打败的。
______,______。
(5)燕子去了,______;杨柳枯了,______;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0. 根据学过的古诗文完成练习。
(1)默写《泊船瓜洲》: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孰为汝多知乎?21. 按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______。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_____罢了,只有______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