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
纵观人教社小学语文五年制教材中的二十六篇读写例话(读的例话和写的例话各13篇),静态考察,不仅是贯穿小学语文课本的一条训练主线,落实每册每单元的阅读与写作的训练目标,明确各册各单元的教学重点,而且是感性的阅读与写作知识的理论概括,是感性的阅读与写作知识向阅读与写作能力过渡的桥梁。

其自身也形成了阅读与训练的理论体系,构筑了自己的理论框架。

一框架立足于阅读与写作实践
读写例话,编排于中高年级每组课文之末,用来帮助学生对读写基本训练项目的理解。

它与有关的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组成一个整体。

读写例话重在提示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同时也担负着指导阅读和作文的任务。

因此,读写例话的理论框架立足于阅读与写作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第七册第四单元的读写例话《从内容到思想》,是一篇侧重于指导阅读的读写例话。

这篇读写例话是以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为例向学生说明:阅读一篇课文不仅仅理解内容,而且还要进一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

本单元的其它两篇课文《倔强的小红军》和《大森林的主人》,也是围绕这篇读写例话来编排的。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先引导学生从《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倔强的小红军》两篇课文的阅读实践中获取感性的阅读知识,再从中归纳出《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带有规律性的读书方法,掌握阅读知识;最后,引导学生将这种方法运用于自己的阅读实践。

第八册第七单元的读写例话《详写和略写》,是一篇侧重指导学生写作的读写例话。

这篇读写例话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旨在指导学生学习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有祥有略地选择和组织材料的方法,而这种方法的意义也正在于它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

二框架旨在形成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理论体系
二十六篇读写例话,无论是侧重读的例话,还是侧重写的例话,都循序渐进,各成体系。

体系先从课文的阅读感知中抽象归纳出侧重读的和侧重写的读写例话,又通过基础训练中的短文的阅读训练和习作训练,使阅读知识和写作知识内化,在此基础上形成阅读和写作能力。

每一个单元的训练,都经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理论体系
侧重读的十三篇读写例话,以《练习概括中心思想》为核心,从《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表层含义)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文章的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展开,《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分三个层次,逐层深入。

第一层次是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从《练习给课文分段》到《归纳段落大意》,把各段段意连起来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层次是对各段的顺序特征和参照课文中心各段相互关系的进一步感知,从《注意事物的联系》《理清文章的条理》到《分清课文的主次》;第三层次是对课文每段内容内部的微观感知和各段内容内在联系的进一步认识,从《事物和联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

第一层次是第二第层次的基础,而第三层次又是第一第二层次的深化。

侧重从理解的角度学习语文而言,学生阅读大抵经历由语言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外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对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意义,必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的关系,才会准确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十三篇侧重读的读写例话,自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理论体系,指导学生运用于阅读实践。

(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体系
侧重写的读写例话,又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作过程,第二部分是写作方法,第三部分是写作技巧。

方法和技巧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方法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而技巧回答的则是“怎么样写好”的问题。

第一部分写作过程论,首先回答“为什么写”(《写文章要有中心》)和“写什么”(《注意积累材料》)的问题;其次安排了“怎样写”《练习编写写作提纲》和写成之后要《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其中《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也是为“写文章要有中心”作铺垫的。

第二部分是写作方法论。

这一部分要使学生明白《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和写作,《展开合理的想象》,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不仅要留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还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三部分是写作技巧论,即怎样把一篇作文写得更好:必须根据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确定《详写和略写》,而且要注意《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三个部分,从过程方法到技巧,以每组课文为例,在阅读的基础上,逐步解决了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和怎样写得更好等一系列的问题,用以指导学生的习作实践,构成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体系。

三框架内读写理论的内在关联
框架内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理论的理论体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读写例话所形成的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对各册各单元课文感知的基础上,虽然得到的理论知识不同,但起点是一致的,获取理论的过程是一致的,而且目的也是一致的,最终都形成了培养学生能力的
体系。

另一方面,读涉及到语言文字的理解,而写是用语言文字表达。

理解和表达,理解是基础,表达要有内容,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成为表达的内容;表达要用语言文字,也只有切实理解了的语言文字,才能够准确自如地运用。

因此,读与写的例话,一般侧重读的例话在前,而侧重写的例话在后,且侧重读的例话与侧重写的例话在内容上保持一致,相互照应。

第七册第六单元的读写例话《练习概括中心思想》,侧重读。

通过本片读写例话的学习,学生了解到概括中心思想就是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意义。

而这些阅读知识,为学生学习第七单元侧重写的读写例话《写文章要有中心》奠定了基础。

正是这样,侧重读的读写例话所形成的理论体系与侧重写的读写例话所形成的理论体系保持了内在的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