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生命单元测试题

2021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生命单元测试题

2021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生命单元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A.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B.秋冬季节,杨树落叶C.蚯蚓能疏松土嚷,提高土壤肥力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A.合作B.竞争C.共生D.捕食3.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用10只鼠妇做实验并算出全班同学平均值的目的是A.有利于观察B.减少误差C.容易确定变量D.使鼠妇能自由运动4.下列不是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B.一条河流C.一片草原D.森林中的所有动植物5.下列属于对照试验中一组对照的是()A.低温和干燥B.低温和潮湿C.高温和干燥D.低温和高温6.首次提出“生物学”名词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拉马克C.林奈D.哈维7.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为了()A.得到较多的数据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D.得出不同的结论8.1665年,英国人()利用自制显微镜最先发现了细胞A.孟德尔B.达尔文C.罗伯特·虎克D.巴斯德9.下列有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 B.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C.森林生态系统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D.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典型代表是沼泽10.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A.落叶、豌豆种子、杨树、鲨鱼B.金鱼、钟乳石、水杉、人C.鹦鹉、珊瑚、草履虫、狮子D.苔藓、仙人掌、企鹅、变形虫11.在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正确的做法是()A.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B.记录看到的全部生物C.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生物D.记录最珍贵的生物12.柑橘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苹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造成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水分B.阳光C.温度D.土壤13.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A.草原B.针叶林C.沼泽地D.热带雨林14.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A.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B.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C.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D.杨树能够进行呼吸15.下列有关科学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哈维被称为“分类学之父”B.达尔文发现了血液循环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林奈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16.下列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竹和山石 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 D.松和松鼠17.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大树底下好乘凉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鱼儿离不开水18.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B.蚯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C.岩石上的地衣分泌一种物质使岩石风化D.蚂蚁搬家19.蚯蚓的活动可使土壤疏松和肥沃,这一事例能表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20.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所属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它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21.水杉是世界珍稀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它对于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地质学以及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我国科学家想要知道目前水杉的确切数量,应该采取的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分类法22.科学兴趣小组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鲤鱼、螃蟹、水草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松树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A.按生物的用途B.按生物的生活环境C.按生物的生长状况D.按生物的形态结构23.“小草依依,踏之何”这提示语提示人们不要踩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地上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其主要原因是()A.小草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B.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C.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根的呼吸作用D.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24.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为厉害,而当温度降到24℃以下时,就会停止鸣叫。

则影响蝉这一生活习性的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温度C.空气D.湿度25.请从下面列举的四组中,选出都是生物的一组()A.太阳、细菌、水绵B.蘑菇、青蛙、矿石C.病毒、木耳、鲸D.河水、河蚌、鹅卵石二、实验探究题26.在“检测空气中有没有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王亮同学作了如下探究实验:步骤一:取两套装有同一种培养基的培养皿,密封好,标上1号、2号,并进行高温灭菌后,置于无菌的环境中.步骤二:将1号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2号不做处理.步骤三:将1号、2号培养皿放在一个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1号培养皿有细菌和真菌菌落生成,2号培养皿无菌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一高温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2)步骤二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个步骤:________.(3)2号培养皿在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4)下面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步骤,请选择正确的排列顺序___①配制培养基②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③接种④高温灭菌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④②(5)本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是:空气中________(填“有”或者“没有”)细菌和真菌.2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清扫学校的仓库时,发现墙角潮湿的拖布和扫帚下面有许多鼠妇,当他们拿起拖布和扫帚时,鼠妇迅速爬走.(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作出假设:________(2)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给鼠妇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设计变量是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4)做完实验后,你是怎样处理这些鼠妇的?________.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他们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每个培养皿的棉花上面都均匀放置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1)该小组的实验目的是想同时探究________和______两个变量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若将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比较这两组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________组和________组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对豌豆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影响。

(4)上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乙组和丙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9.如图是模仿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做过的一个实验的示意图(注:玻璃罩是密闭的)(1)该实验中,甲和乙是做为一组________实验.(2)在实验取材上要确保改组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除________外,其他取材条件必须相同.(3)第一次实验后,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下列不符合科学探究做法的是A.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C.检查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三、资料分析题30.阅读下列资料,分析解答问题。

1928年人类对青霉素的发现揭开了人类与病菌抗争的历史。

80年后的今天,抗生素被许多人当成包治百病的“妙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无意中培养出了许多“超级耐药菌”。

(1)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

(2)内服抗生素药物必须凭处方购买,它属于“OTC”吗?____________(3)你认为超级细菌的出现,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吗?为什么?______四、综合题31.请运用你所学的生物学名词或生物学原理填空:(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变化将会是________。

(3)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生活的一种适应,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

这一事例说明________。

(4)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

这一事例说明________。

32.(9分)我市华山林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图5为林场内部分生物的关系示意图。

请回答:(1)林场中,兔是影响草生活的因素;兔的体色一般为灰色,有利于躲避敌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

(2)图5中的消费者有,兔与鼠之间为关系;如果因为某种因素狐数量剧减,则短时间内兔与鼠的数量变化是。

(3)图5中共有条食物链;如果有人在附近开办工厂,导致林场发生重金属污染,则图中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4)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5未表示出的成分是;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林场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强/弱)。

五、填空题33.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

(1)你能帮他提出问题吗?________能影响黄豆芽叶绿素的产生吗?(2)针对你的问题,再作出假设吧:________(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4)该实验的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_(5)该实验的预期效果:照光的黄豆芽________(填“变”或“不变”)绿.参考答案1.C【解析】“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现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秋冬季节,杨树落叶、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都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而蚯蚓能疏松土嚷,提高土壤肥力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C正确。

2.B【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详解】豆和草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以及生存的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

所以,草盛豆苗稀体现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竞争。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B【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