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周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周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
D.未指明是在标准状况下,不能确定 1.12LNO 的物质的量,故 D 错误; 选 B。 3.由 SO2 和 O2 制备 SO3(熔点 16.8℃,沸点 44.8℃)的模拟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 置省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①中的试剂为饱和 NaHSO3 溶液 B. 实验室可用铜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 SO2 C. 裝置③反应管中的铂石棉用作反应的催化剂 D. 从装置⑤逸出的气体有过量的 SO2 和 O2 【答案】C 【解析】 A 项,进入高温反应管的气体必须干燥,①应是浓硫酸,故 A 项错误;B 项,铜与稀硫酸不反 应,故 B 项错误;C 项,通常情况下,SO2 和 O2 反应很慢,需用催化剂催化,故 C 项正确;D 项,该反应是可逆反应,④中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SO2 和 O2 及少量的 SO3 气体,则⑤中应盛放碱 石灰,可除去 SO2、SO3,故 D 项错误。答案为 C。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 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 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成 1,2-二溴乙烷 D.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 2,4-二氯甲苯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在 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正确; B、苯乙烯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正确;
-3-
A. 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将归零,此时可视为反应不再进行 B. 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闭合 K1,断开 K2 后,乙池溶液浓度上升 C. 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闭合 K1,断开 K2 后,乙中 Ag 电极质量增加 D. 实验开始先闭合 K2,断开 K1,此时 NO3-向 B 电极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闭合 K2,构成浓差电池,由于甲池中银离子浓度大,氧化性强,发生还原反应, 甲池为正极,乙池为负极,甲池中硝酸银的浓度逐渐减小,乙池中硝酸银的浓度逐渐增大, 一段时间后,浓度相等,不再构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将归零,反应不再进行,故 A 正确; B.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闭合 K1,断开 K2 后,构成电解池,乙池中银为阳极,银失去电子, 硝酸银浓度逐渐增大,故 B 正确; C.当电流计指针归零后,闭合 K1,断开 K2 后,构成电解池,乙池中银为阳极,银电极逐渐溶 解,质量减小,故 C 错误; D.实验开始先闭合 K2,断开 K1,构成浓差电池,由于甲池中银离子浓度大,氧化性强,发生 还原反应,甲池为正极,乙池为负极,甲池中硝酸银的浓度逐渐减小,乙池中硝酸银的浓度 逐渐增大,此时 NO3-向 B 电极移动,故 D 正确; 故选 C。 7.已知 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见下表: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下学期第一周周考理科综合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7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氯乙烯塑料可用来制造包装材料,如食品保鲜膜、农用薄膜等 B. 煤是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化工原料 C. 从牛奶中提取酪素,可用来制造食品和塑料 D. 向海水中通入氯气,并通过加萃取剂等操作,便可获得大量溴单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聚氯乙烯塑料有毒,不可制造食品保鲜膜,故 A 错误; B、煤干馏后得到的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而煤中没有苯、甲苯、二甲 苯,故 B 错误; C、酪素是从动物奶液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从牛奶中提取酪素,可用来制造食品和塑料,故 C 正确; D、海水中溴的总量虽然很大,但由于其浓度太低,所以必须先对海水浓缩富集,然后再用氯 气氧化、萃取剂萃取,获得溴单质,故 D 错误; 选 C。 2.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H2O2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3NA B. 1molNH4+所含质子数为 11NA C. 2molSO2 与 1molO2 反应生成的 SO3 分子数为 2NA D. NO2 与足量 H2O 反应产生 1.12LNO,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 0.1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H2O2 为液体,2.24LH2O2 的物质的量不是 0.1mol,故 A 错误; B.1 个铵根离子中含 11 个质子,故 1molNH4+所含质子数 为11NA,故 B 正确; C.SO2、O2 反应生成 SO3 为可逆反应,2molSO2 与 1molO2 反应生成的 SO3 分子数应小于 2NA,C 错 误;
-2-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正确;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主要发生侧链上的取代反应,生成 C6H5-CH2Cl,错误; 答案选 D。 5.X、Y、Z、W、R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都小于 20,X 是周期表中原子半 径最小的元素,Y、W 同主族,Z、W 同周期,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3 倍,Z、R 分 别是其所在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X<Y<Z<W<R B. 由 X、Y、Z、W 四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 沸点:X2Y<X2W D. Y 与 W 形成的化合物 WY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X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 是 H 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 3 倍, Y 是 O 元素;Y、W 同主族,W 是 S 元素;Z、R 分别是其所在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 是 Na 元素、R 是 K 元素。 【详解】A.原子半径 K>Na>S>O>H,故 A 错误; B.由 X、Y、Z、W 四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是 NaHSO4 或 NaHSO3,它们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 价键,故 B 错误; C.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沸点:H2O>H2S,故 C 错误; D.SO2 与水生成亚硫酸,SO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6.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利用电解质的浓度差构成“浓差电池”。当电解 质中某离子的浓度越大时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图,甲池为 3mol·L-1 的 AgNO3 溶液,乙 池为 1mol·L-1 的 AgNO3 溶液,A、B 均为 Ag 电极。实验开始先闭合 K2,断开 K1,发现电流计指 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