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十座露天大佛前言: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至北魏和唐,达到鼎盛,由于寺庙大量占有土地,致使朝廷征收大减,皇帝下令灭僧毁寺,佛教先后历经四次法难事件。
但是佛教的教义和思想与中国的国民很相适应,每次灭佛后的下一个皇帝,又倡导兴佛,往往使佛教更兴旺。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大规模复建新建寺院无数,《2010中国佛教寺院名录》上收录有合法登记的佛教寺院两万多家。
特别是露天大佛,各地越造越大,别出心裁。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各地的大佛:⒈无锡灵山大佛灵山大佛通高88米,为释迦牟尼立像。
大佛所在位置是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
大佛所用材料为青铜,总用铜量达到了700多吨。
大佛右手指天,称为“施无畏印”,那是大佛在为众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称为“与愿印”,那是在保佑众生平安快乐。
赵朴初按密宗教义而设的五方五佛,在新的时代里、新的形势下,给予全新的解释和演绎,把事相设施上的差别性和理论体系上的完整性结合贯通起来,赵朴老定名为东方灵山大佛(密宗原定义为东方阿从佛)。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已完全汉化,虽然以禅宗为主,但也不断地演化,各宗派相互影响和混合。
灵山大佛所在的祥符寺为禅宗,但也融入了密宗和净土宗的内容。
⒉香港天坛大佛大佛身高26.4米,加底座三层,总高度近34米。
位于香港大屿山宝莲寺。
因其基座是仿照北京天坛而设计,故习称天坛大佛。
大佛为释迦牟尼坐像,坐南朝北,右手齐胸屈举,五根手指平伸,示“无畏印”,代表拔除痛苦;左手下垂脚上,反掌向外,指端微微向下,称“与愿印”,寓意施予快乐,表现了大雄大力与大慈大悲。
赵朴初定为南方天坛大佛(密宗原定义南方为宝生佛)。
⒊四川乐山大佛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历时约九十年完成。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6.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大佛所在为凌云寺。
赵朴初定为西方乐山大佛(密宗原为西方阿弥陀佛)。
1996年12月,峨嵋山——乐山大佛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⒋北方蒙山大佛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559)年,比乐山大佛还早162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
元末,大佛被毁。
80年大佛被重新发现,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2006年参考北齐风格,重配佛头,大佛所在的开化寺也重修完成(图片中可看出新头旧身)。
赵朴初原定北方为云岗大佛,因云岗在石窟内,高度又偏小,现在发现了蒙山大佛,且已修复,当然应该替代云岗,而且也符合赵朴老的意愿,故定为北方蒙山大佛(密宗原为北方成就佛)。
蒙山大佛为释迦牟尼坐像,总高度46米,重修基座高6米。
⒌中原鲁山大佛大佛为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的法身像)的形象。
即是密宗的大日如来。
大佛总高208米,身高108米,用铜3300吨,黄金108公斤,特殊钢15000余吨。
2008年九月初一开光,历经12年,投资12亿元。
大佛所在的佛泉寺为禅、密、净三结合的寺院。
佛泉寺占地11700亩,中国最大。
赵朴初原定中央为龙门大佛,同样,龙门佛在石窟内,高度较小,现在以鲁山大佛来替代龙门大佛,赵朴老在泉下得知更为高兴。
故定名中央为鲁山大佛(密宗原中央为毗卢遮那佛)。
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认为,神州大地上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有五尊大佛,尽管这五尊佛像的名称与佛经中的五方佛名称不完全一致,但佛佛道齐,事相上的差别,不碍理性上的平等、一致。
这五尊佛像从理论上说已是五智俱足,从自然法则上说是五大协和。
从修因证果的关系上说,在因行上有四大名山四大菩萨的信仰,在果德上有五方五佛的崇奉。
要注意保持像四大名山四大菩萨、五方五佛这种信仰的体系,让这种体系在广大信徒的心目中形成一种稳定的依托,有助于信仰感情的落实,有助于整个教团在信仰上形成一股凝聚力。
⒍金鼎大佛金鼎大佛位于吉林敦化市正觉寺的后山顶端。
总高48米,佛身38.4米,为世上最高的释迦牟尼坐像大佛。
基座内设有真佛化身之“万佛殿”,住世护法之“五百罗汉堂”及终归极乐之“往生堂”。
敦化正觉寺是亚州最大的尼众(女)道场。
⒎烟台南山大佛世界第一锡青铜铸释迦牟尼大坐佛。
高38.66米,重380吨,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
功德堂殿内镶有31块包含124个佛陀故事的紫金铜雕工艺壁画,万佛殿内陈列供奉着9999尊栩栩如生的铜制金身小佛像。
⒏高雄佛光大佛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后方,108米高的佛光大佛(佛48米,基座60米)为释迦牟尼坐佛,从基座到佛身,总共用铜铁1700吨。
2011年12月25日世界最高铜铸坐佛像在高雄落成。
⒐东林大佛48米高的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在离世后,去往西方极乐世界,永脱六道轮回之苦。
大佛建在江西庐山脚下,九江市星子县温泉镇,隶属东林寺。
⒑灌云伊山大佛伊山大佛为为释迦牟尼佛祖的说法坐像,锻铜所造,整个佛像用铜70多吨,佛像净高近33米。
胸口符号,表示“福德无量”“万德圆融”,此符号是武则天规定的读音,读“万”字。
伊山大佛座落在江苏连云港灌云县伊山南麓石佛寺内,2009年8月28日开光。
⒒荣县大佛唐代所刻,佛像坐南面北,是一尊坐佛弥勒摩崖石刻造像。
佛身通高36.67米,头长8.76米,肩宽12.67米,膝高12米,脚宽3.5米。
清代时,大佛肉身贴金,衣纹施彩,金光灿烂。
大佛所在庙宇,唐代名开化寺,清代以来称大佛禅寺。
现寺为清嘉庆年间重建。
⒓雪窦山大佛浙江奉化的雪窦山后山坡上。
大佛坐北朝南,左手布袋,右手佛珠,是典型的中国化弥勒佛坐像。
佛像身高33米,莲花座高9米,通高56.74米,2008年11月8日开光。
弥勒佛是未来佛,佛经上说,将在56.7亿年后代替释迦牟尼佛,成为佛陀。
⒔齐山双佛齐山双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江口镇彭祖山风景区内,凿于悬崖上,高与山齐,故称齐山双佛。
它们一立一坐,立佛为释迦牟尼,半立雕,通高32米,坐佛为多宝如来,半立雕,通高28米。
释迦牟尼佛头饰螺发,着双领下垂佛衣,左手前置施品印,右手上举施无畏印,赤足站立于莲台上;多宝佛的头饰、衣饰与释迦牟尼佛相同,双手施禅宝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
⒕青龙寺大佛青龙寺大佛位于抚顺县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小鹿沟风景区内。
大佛为释迦牟尼坐像,高21.48米,佛体总重量为98吨,总造价3200万元,2009年10月8日开光。
⒖西域大佛西域大佛高40.8米,用黄铜98吨铸造,号称“西北第一大佛”,位于乌鲁木齐红光山大佛寺。
大佛手高5.7米,右手指天,称“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指地,称“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
古代新疆佛教曾经非常兴盛,成吉思汗攻占古西域后,把新疆分封给他的儿子察合台,新疆从此进入了察合台统治时期。
14世纪初察合台分裂成东、西察合台两个汗国,东察合台主要在新疆。
由于东察强制推行伊斯兰教,致使佛教急剧衰落,到16世纪初,伊斯兰教正式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为弘扬新疆佛教,在乌市红光山,大佛寺拔地而起,2004年全部完工,它是我国西北第一大汉传佛教寺院。
⒗华岩大金佛露天金佛为佛祖释迦牟尼圣像,位于重庆市华岩寺。
高16米,通体贴附24K纯金金箔,佛像金箔达1200平方米。
2011年7月25日开光,同时有5000尊小金佛按比例缩小100倍,20厘米高。
⒘惠来佛光大佛广东惠来县黄光山佛光寺,1992年传正方丈从缅甸塑造、迎来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大理石雕像。
莲花座高2.08米,大佛身高21.34米,总重量为3200吨,造价300多万元。
佛像耳垂特别厚大,根据面相方面的说法,耳朵大是有福之相,耳垂的的厚和大更是表现了福气的深厚。
⒙青海湖大佛甲乙寺,藏语称“甲乙俄察塔占林”,意为“甲乙神奇解脱洲”。
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西偏北27公里的甲乙农业点,始建于1984年。
铸铜镀金佛像,为藏传佛教第一大未来佛像(弥勒佛),高28米。
⒚接引大佛台湾高雄县大树乡佛光山寺内,高32米的金身接引大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1975年开光落成。
大接引佛左手下垂作迎迓状,右手举至肩,掌心向前,手指向上,表示“接引上天”。
佛像全身贴金。
从山下放生池到大佛前的两侧,也都排列着大于真人作接引状的佛像雕塑,据统计共有480座。
⒛屏山大佛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龙华镇郊的八仙山上,该石佛依山崖石壁雕凿而成,背南面北,站立式,高32米,肩宽10米,头长8米,耳长3.2米,发式为螺髻。
该佛像并无明确造像纪年,据推断为明代作品。
21. 炳灵寺大佛弥勒大佛始建于唐代开元19年,即公元731年,其高达27米,上半身依山石雕,下半身泥塑。
22. 眉州大佛眉州大佛所地的华藏寺在四川眉山市五峰山上。
高度38米,为释迦牟尼圣像。
在大佛的眉心处有一个圆,在圆心部位还有一个小圆。
据方丈说,那个小圆就是夜明珠。
23. 药王谷大佛20多米高的药师佛白色塑像,位于四川北川桂溪乡。
药王佛又称“药师佛、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
右手执尊胜诃子果枝,左手捧佛钵。
药师佛行菩萨道时,发了十二个大愿,每愿都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
一般人都称念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
药师佛与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同称为东方三圣。
24. 极乐寺大佛哈尔滨的极乐寺为净土宗道场,这尊大佛当然是阿弥陀佛。
高度20米,金身。
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同称为西方三圣。
25. 八卦山大佛八卦山大佛位于台湾彰化八卦山半山腰,为释迦牟尼佛坐像,总体高约23米,莲花座4米。
1976年2月开光。
26. 新竹弥勒大佛铜像高57.6米,连同基座高达72米,共使用了1500吨钢构及600吨青铜。
大佛位于台湾新竹县峨眉乡。
27. 三危山大佛三危山在敦煌东南25公里处,释迦牟尼佛铜像高36.6米。
28. 千佛山大佛大佛位于山东济南千佛山风景区。
大佛为大肚弥勒佛,佛像高31米,原为锻铜质地,佛像表面面积约1700平方米,此次贴金共使用24万张24K金箔。
佛像本体高20米。
佛像为什么总是赤脚?因为佛教和佛像都从印度传来,印度为热带,人们都是赤脚,最初塑造的偶像自然也是赤脚的。
如果穿上拖鞋,则在造型上很难处理,不美观。
29. 猪驮山大佛猪驮山位于兰州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河西一公里处。
猪驮山大佛高21.95米,渗金佛祖像立于3米多高的莲花座上,莲花共64瓣,寓包罗万象之意。
大理石基座3.6米。
所在的为李佛寺,大佛为当地传说济公式的人物风颠和尚。
康熙御封为“渗金佛祖”。
30. 锦屏山弥勒大佛云南弥勒县锦屏山弥勒寺弥勒大佛,县、寺、佛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