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湛江各地人民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吴川“三绝”——飘色、泥塑、花桥令海内外朋友赞不绝口。
下列各项活动中包括了化学变化的是()A . 游飘色B . 睇泥塑C . 逛花桥D . 燃放烟花2. (2分)为了防止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 .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B . 将用过的塑料袋立即焚烧C . 使用可降解塑料D . 用布购物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购物袋3. (2分)(2017·郯城模拟)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 . 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B .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 . 用燃烧的方法区分棉花和羊毛D . 用过的菜刀用抹布擦干防止生锈4. (2分) (2018九上·营山期末)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A .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B .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 . 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D .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5. (2分)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右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A . HCHOB . CO2C . NH3D . CH46. (2分) (2017九上·灯塔期中) 已知铵根+1价。
在NH4NO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可能的价数是()A . -3价B . -2价C . +4价D . +5价7. (2分) (2017九上·富顺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 倾倒液体D . 加热液体8. (2分) (2019九上·南岗期中)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银白色,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B . 铁粉和稀盐酸反应:黑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减少或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C .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产生D . 将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铜中:酚酞溶液由无色变红色9. (2分)(2019·泰兴模拟) 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
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 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B . 丁酸乙酯是有机物C . 丁酸乙酯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最大D . 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2:210. (2分)(2016·巴中)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 在硝酸铵溶液中:Na+、Cu2+、OH﹣B . 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C . 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D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11. (2分)(2019·淮安)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目的主要操作A制取少量熟石灰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B除去氮气中少量氧气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木炭C比较铜、银金属活动性取样,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D区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后在火焰上灼烧A . AB . BC . CD . D12. (2分)(2016·颍泉模拟)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 .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C . 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D . 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13. (2分)(2017·通辽) 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是中和反应B . 四种物质A,B,C,D中有3种单质和1种化合物C . 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14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O2═N2+H2O14. (2分)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合理的是()A . NaCl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B . ZnSO4溶液(CuSO4 ):加入适量铁粉,过滤C . 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D .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盐酸15. (2分)(2019·元谋模拟) 小文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取l0g 样品与足量CO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6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馨提示:杂质不参加反应)()A . 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B . 实验中通入CO的质量为4.2gC . 生成CO2的质量为2.4gD . 铁矿石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80%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26分)16. (8分) (2017九下·泰州月考) 对于学习中遇到的无现象一类的化学反应,应多多思考创设情境使现象外显,证明反应的发生。
(1)对于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若从反应物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消耗)考虑证明反应的发生,可设计如右图实验,图①的作用是________,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现象是________;或从生成物的产生角度(检验碳酸钠)证明反应的发生,设计实验,方案是________(用简洁的文字简要叙述),现象是________ _,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对于反应:HCl+NaOH=NaCl+H2O,下列证明反应发生的方法可行的是。
(可多选)A . 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酸碱度B . 测定反应前后的温度C . 用硝酸银检验产物氯化钠的存在D . 比较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17. (5分)(2019·咸丰模拟)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2)写出一个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实验室用含杂质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导管连接顺序是________。
(4)若消耗的过氧化氢溶液为8g,理论上可得到氧气________g(精确到0.1),但实际收集到的氧气质量与理论值不符,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一种)。
18. (5分)(2017·大石桥模拟) 纳粹氧化镁是一种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材料,制备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工艺中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烧杯、漏斗;(3)滤渣氢氧化镁表面可能含有的可溶性杂质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除去滤渣表面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19. (8分) (2017九上·邓州期末)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操作是________.(4)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g;②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 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答案:15-1、考点:解析: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26分)答案:16-1、答案:16-2、考点:解析: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答案:17-4、考点:解析:答案:18-1、答案:18-2、答案:18-3、考点:解析:答案:19-1、答案:19-2、答案:19-3、答案:19-4、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