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物理中考专项练习: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一、单选题1.如下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A.一定是凹透镜B.一定是凸透镜C.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D.可能是厚平板玻璃2.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凸面镜3.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0cm的位置处时,成(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5.小华用透镜观察书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成的是虚像B.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C.图中的透镜制成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D.图中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6.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绘二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近视镜8.如图所示,四幅图均表示光线通过凸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C.D.9.如图所示,光线经过某人眼球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人看不清远处物体,是近视眼B.此人看不清近处物体,是近视眼C.此眼睛应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D.此眼睛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10.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移到距凸透镜25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B.10 cmC.14cmD.20 cm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金鱼缸侧面看金鱼时感觉变大了,此时金鱼缸相当于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B.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处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C.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前如果忘记甩回读数,则一定不能正确测量出体温D.望远镜物镜成倒立缩小虚像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用放大镜看地图C.天鹅在水中形成倒影D.在潜望镜中观察景物13.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主光轴方向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棒AB,如下图所示,则形成的像A′B′将A.比实物长,且A′端比B′端细B.比实物长,且B′端比A′端细C.比实物短,且A′端比B′端细D.比实物短,且B′端比A′端细14.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⑤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③④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15.如图,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应把手机靠近物品16.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合实际,它是A.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凹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C.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D.阳光通过凸透镜后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17.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和竖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的位置移动到P点,则光屏上()A.无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18.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使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m~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象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象机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19.下列几个光学现象和应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通过放大镜看书上的字B.平静的水面映出建筑“倒影”C.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D.在墙上映出手的影子20.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 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若只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f 的范围为A.5cm<f<10cm B.5cm<f<6cm C.4cm<f<6cm D.无法确定21.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物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像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A.向下并且向右移B.向下并且向左移C.向上并且向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上,当移动透镜分别距光屏6cm和34cm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透镜距光屏34cm时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和光屏的距离为40cmC.透镜的焦距范围为3cm≤f≤6cmD.如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仍可在上述两位置成像,且像的性质不变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④D.只有①和④24.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接着,他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25.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要想使照片中的树木变大,应该远离树木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是正立放大的像B.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像C.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像D.可能是正立放大的像27.2017年我国部分火车站开启了刷脸进站模式,刷验机上都安装了一个提像机,当旅客进入人脸识别区”,大概0.5m处时,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验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1m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5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1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5m28.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呈现放大倒立的像B.呈现缩小倒立的像C.呈现放大正立的像D.无法呈现清晰的像2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移到离透镜中心16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离透镜中心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 B.14cm C.8cm D.6cm 30.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史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像,那么这透镜的焦距f为A.2厘米<f<4厘米B.4厘米<f<5厘米C.5厘米<f<8厘米D.无法确定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只能成等大的像B.王奶奶戴的老花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D.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32.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会场情况用相机拍摄记录。
由于会场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与同等条件下不用闪光灯拍出来的照片相比A.演讲者会被拍的更亮B.听众会被拍的更暗C.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会被拍的更清楚D.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会被拍的更大33.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
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
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
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D.小亮向远离花朵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3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下图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小于15㎝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像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前放一个凹透镜。
35.小明拿着一个直径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入人眼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B.像一定是虚像C.像一定是倒立的D.像一定是放大的36.关于眼睛、眼镜、望远镜和显微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厚造成的,应该配带凹透镜进行矫正B.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其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C.显微镜的目镜,是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D.大多数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为50cm3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及它们之问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的像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似B.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像变为原来一半C.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f>15cmD.将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后,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38.小王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纸片稍微远离凸透镜光斑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