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乌有先生历险记--文言文全部知识 PPT
乌有先生历险记--文言文全部知识 PPT
阅读推荐语
《乌有先生历险记》系由河北省邢台市特级 教师张孝纯先生为高考文言文复习而仿古自编。 这篇两千来字的文言文,不仅是一篇生动引人 的故事,而且是一套富有创造性的文言知识的 复习和练习题。它囊括了当时的中学课本中几 乎全部的文言词法、句法知识,认真读此文并 按“说明”的要求进行训练,对复习、掌握中 学的文言知识,会有很大帮助。加之故事情节 十分生动曲折,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大家很容 易进入角色,枯燥的文言复习也能平添几分乐 趣。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 传》 臣本布衣,躬耕与南阳。《出师表》 布衣之怒,以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2.且:(副词,将要)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吾攻赵旦暮且下。《信陵君窃符救赵》
3.齿:(并列,同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成语——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命是从。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9.数(shuò ):(多次,屡次)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10.拜:(授予官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11.鄙:(边境)
第一段正文阅读
(1)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 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 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 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是务。 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 不足以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 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勾连教材实例
1.布衣:(平民,普通百姓)
乌有先生历险记
全篇计包括:
1:人称词23个; 2:时间词36个; 3:古今字,假借字66个; 4:常用文言虚词46个; 5:应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不包括1,2,3 项内容)200多个; 6:固定结构,特殊句式30个; 7:词性活用现象近30例; 8:初,高中文言教材中的语句多处。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崤之战》 余则褞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18.今者:(“者”,用在时间词后,协调音节助词)
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Fra bibliotek鸿门宴》19.盖(hé ):(通“盍”,何)
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20.诸:(兼词,相当于“之乎”)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献诸抚军。《促织》
14.说(yuè ):(通“悦”,高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秦王必说见臣。《荆轲刺秦王》 秦王不说。《唐雎不辱使命》
勾连教材实例
15.遐:(远)
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16.无以:(固定结构,没有用来……的(办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17.敝:(对自己一方的谦称)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12.素善:(一向与……交好)
公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13.期(jī)年:(满一年,整整一年)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乌有先生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他年龄将近 七十岁,以种植桑麻五谷来维持生活,不愿和 庸俗的人为伍,别人对他的毁谤与赞美全都不 放在心上,人们都把他看作通达事理的人。海 阳亡是公,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年纪已经七 十三岁了,致力于读书做学问。朝廷多次拿官 职授予他,他都不上任,他说:“我只是边远 小邑镇一个乡村平民,不能够胜任一个跑腿的 小吏,(还能做什么官呢?)亡是公向来与先 生友善,却互相分别整整一年没有见到他了, 因而亲自赶到中山来拜访他(乌有先生)。
4.誉:(称赞,赞誉)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
5.乎:(相当于“于”,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6.目:(看待)
军中不敢以说书目敬亭。《柳敬亭传》
7.有(yò 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陈情表》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8.惟读书是务:(宾语前置句,“惟务读书”)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岳阳楼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26.治乱:(太平与混乱)
明于治乱。《屈原列传》
27.薄莫:(“莫”通“暮”,“薄”:迫近)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28.惙然:(微弱的样子)
气息惙然。《促织》
29.延:(延请,邀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争延之使奏其技。《柳敬亭传》 30.殆:(危险)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1.微:(无,有假设意味,“如果没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刺秦王》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2.司命:(古人称阴间掌管生死大权的神)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21.相与:(固定结构,一起,一同)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22.夜阑:(天快亮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23.翼日:(通“翌”,第二天)
翼日,进宰。《促织》
24.要(yāo):(通“邀”,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桃花源记》
25.把酒:(端着酒杯)
第一段译文
第二段正文阅读
(2)二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 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畜薄酿, 每朔望则自酌,今者故人来,盖不饮诸?” 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翼日, 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 甚,不觉以酩酊矣。薄莫,先生酒释,而 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醒,大惊, 延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命,孰 能生之?愚无所用其技矣。”先生靡计不 施,迄无效,益恐。
33.孰能:(固定结构,“谁能够”)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34.无所:(固定结构,没有……的[地方])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35.靡:(无指代词,作定语,“没有什么”) 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促织》 36.施:(用) 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37.迄:(最终) 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促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