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小学班主任
小学班主任是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骨干力量。
级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一、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良好的形象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给学生的印象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班级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所以,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形象。
1.仪表形象。
仪表是人的心灵的外在表现,是人的情感的外露。
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生见面,必须衣着得体,举止大方、神情端庄、态度和善,使学生见了有亲近感。
2.语言形象。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活动的工具,语言的运用关系到交际活动的成功与否。
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讲话,必须要有针对性,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3.行为形象。
我们一直提倡教师要教书育人,提倡言传身教。
我们强调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性,但是做为学生的第二个生活的主阵地,我们的班主任也应该时时注重自身的行为表现,且不要光数落孩子,而忘记了自己的表率作用。
二、细微处见精神
(一)防患于未然,早发现不良现象
班主任的工作,存在于每一个细微之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处处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班主任必须常深入学生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注意学生的言行动向,善于抓住苗头。
当学生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尚在萌芽状态时,就加以提醒制止,切实做到禁于未发,防患于未然。
(二)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正确发展
随社会的发展,小学生所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也在学生中出现,表现在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应付,成绩急剧下降。
这些不良习惯不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学业的顺利发展,而且带坏了周围的学生,影响了班集体。
为些,教师除了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加强正确引
导,以严格的校纪、严厉的班规来强化管理和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外,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协调好三方面的关系
小学阶段的班主任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取得各方面配合就必须学会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与任课老师的关系和与家长的关系,以保证班级管理工作信息畅通,团结协作,得心应手并取得成效。
(一)协调好与学生的关系
(二)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三)协调家长的关系
四、班主任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个性、有自尊心的学生群体。
要做好一个小学班主任,使孩子们在和谐、宽松、民主、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就必须具备慈母般的"爱心"、察微知著的"细心"、坚定执着的"耐心"、融化冰雪的"热心"、巧谋善断的"慧心"以及海纳百川的"宽容心"等等。
1"爱心"是前提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班主任应具备一颗慈母般的爱心。
热爱和信任学生,是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道德准则。
从学生心理需要上来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
如果每一位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会把你作为最可信赖的知心朋友,他们有什么事情也会向你尽情倾吐,让你帮其出主意、想办法。
这样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爱好,从而寻找最佳的教育方法。
2"细心"是基础
实践证明,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入手。
这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体和群体。
只有这两个方面的情况掌握准确、清楚,班主任的工作才能有的放失、事半功倍。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颗察微知著的细心。
作为学生个体,班主任要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思想品质、学习技能、兴趣爱好、特长能力、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家庭状况、思想动态及社会环境等。
对学生进行个
体综合了解、全面分析后,学生的集体情况也就基本清楚了。
3"耐心"是关键
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千头万绪的工作、性格各异的学生,环境洁净、秩序安静、尊敬师长、学习工作力争上游、"比、学、赶、帮、带"的合作竞争态势的优良班风不可能一天形成,"勤学好问、乐学善思、合作创新"的优良学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加之后进生的反复更是不可避免的难题,所以要做好一个小学班主任,就必须具备坚定执著的耐心。
这耐心需要理智和信念的支撑。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绪,"欲速则不达",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理智地去看事物:成功时,不要沾沾自喜;遇到挫折时不要恢心丧气;学生进步时,要看到不足;学生有问题时,要看到闪光之处。
尽管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但绝对有其共性方面,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过渡期,可塑性较大,班主任应根据调查研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不失时机地耐心引导,悉心教育,克服感化他们。
抓反复,反复抓,直至达到理想效果。
4"热心"是桥梁
每个班级都会有让人头晕的学生。
他们或是纪律涣散、或是厌学逃学、或是自律性差、或时不思进取不服管教……"升温则水、降温则冰",如何让这些降温的学生逐渐升温,恢复少年儿童应有的朝气与活力,走上健康成长的坦途呢?这就需要班主任的热心为其助燃。
班主任要想感化学生,就必须用一颗融化冰雪的"热心"去架起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从思想上、生活上去关心、关怀学生,从心理上去呵护学生,为他们排忧解难、消除烦恼。
对困难学生要亲之近之。
要做到"学生离你越远,你离学生越近"。
在接触学生的时候,逐渐深入其内心世界,了解其想法、分析其不良状况形成的原因,这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有了,学生离你更近了,这就是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
曾有一位先哲说过:心中有佛,眼里才有佛。
让我们心中常怀学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让我们和孩子一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