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的调查报告【篇一:2016-2022年中国云南旅游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2016-2022年中国云南旅游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16-2022年中国云南旅游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出版日期】2016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网址】/b/lvyou/o79847hfyf.html报告目录:旅游业又被称为“无烟工业”、“朝阳产业”,云南省因其复杂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性的民俗文化,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2014年,云南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85亿人次,同比增长16.3%,其中海外旅游者525万人次,同比下降1.6%;国内旅游者2.8亿人次,同比增长17%。
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650亿元,同比增长26%。
旅游对交通运输业、住宿业、餐饮业、娱乐业、商品零售业的贡献分别达523.38亿元、470.64亿元、395.38亿元、154.23亿元、551.73亿元,游览花费达346.36亿元,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提升。
根据旅游强省发展目标,到202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5亿人次和旅游总收入达8500亿元。
云南省旅游业分年度总收入(单位:亿元)2013年2月,云南省旅游局正式更名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同年6月由省政府直属机关转变为省政府组成部门,标志着旅游业在云南省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认可和强化,实现旅游事业管理向旅游产业发展转变,为打造旅游强省、建设大旅游产业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
2014年,云南确立了大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打破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界限,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把云南旅游产业打造成集农业、工业和相关服务业为一体、产业增加值超万亿的大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一心六区九廊”空间布局。
按照大旅游产业规划,预计到2020年,云南大旅游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1万亿元左右,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13%,旅游业将成为云南省战略性支柱产业。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
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篇二:云南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题目:旅游商业化的演变是否可趋避?——就云南旅游的调查评述课程名称: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区经营管理学院:人文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年级:2010级姓名:张倩学号: 1005010125目录一.调查的基本情况———————第1页二.调查地概况及调查过程————第2页三.体会与感受—————————第7页四.总结与启示—————————第9页附录—————————————第12页调查报告(贵州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景区管理,10级旅游管理专业,张倩)摘要2013年春季学期,我系组织了我们10级的旅游专业同学进行了调查实践活动,我们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选择的是云南省丽江——大理一线。
这篇调查报告介绍了我在这条火热旅游线路中的所见所闻,对各个景区景点的描述与考察情况,并且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和思考,浅谈了自己对云南旅游的收获和感受,最终,思考旅游渐变旅游商业化是否就是一旅游地衰退的首因?旅游者真正不满的因素难道就是所谓的旅游商业化?而这样的一种演变是否可以趋避等问题。
关键词:旅游旅游商业化旅游者演变趋避一.调查的基本情况1.调查的组织单位此次活动是由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系组织,旅游管理专业是由向富华老师带领前往云南丽江——大理调查活动。
2.调查的时间2013年5月28日出发——2013年6月1日返回,因调查目的地距离比较远,所以本次调查活动时间紧,行程紧凑,任务艰巨,但最终我们班集体团结有纪律性,圆满完成任务。
3.调查的目的(一)进一步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态势,思考以旅游地如何把握发展机会。
(二)加深对旅游资源基础理论的理解,学习旅游资源发挥最大效应的整合。
(三)最重要的是要强调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的理念——是必须将旅游资源的保护放在核心来进行。
(四)感知旅游宣传基于完善的基础设施所达到的正效应。
(五)考察旅游商业化的呈现状态。
(六)了解旅游六要素在旅游地的分布及发展状况。
4.调查的线路5月29日拉市海——丽江古城夜景 5月30日束河古镇——风俗、特色小吃——木府5月31日大理的洱海——苍山——三台寺二.调查地概况及调查过程在旅游发展热火朝天的时代,旅游发展旺盛的省市中,我们不难会首发喊出云南,对,云南旅游大省已将旅游业作为它的支柱产业,并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西南地区资源相近,而云南却将这些资源装点了自己的特色,并对外打出了自己响亮的名号,它也就在这一瞬间成为各旅游地学习的模范,成为了西南地区效仿的先例,更是吸引了无数游人前往。
下面是我自己在考察体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1.拉市海1) 拉市海的简介拉市海位于丽江县城西面8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
这里原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褶皱隆起成陆,至中新世成为一个准平原,随着横断山脉造山运动的发展,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这个准平原又分割成三个相对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间盆地,即拉市坝、丽江坝、七河坝。
拉市坝是其中最高的坝子,坝中至今仍有一片水域,便称拉市海,湖面海拔2437米。
2) 考察的过程第一天我们分成小组开展调查活动。
在拉市海,最主要的就是亲身体验景区的骑马和游船项目,没人150元,活动进行大约两个小时左右。
虽然在之后的时间,我们有部分的同学跟着旅游团来,花费仅80元,这让我们有点郁闷,不过总的来说,我更加关注的是体验的效果。
在拉市海可能是大家第一次骑马,这在观赏自然风光的项目中算是一种新体验,所以,我相信它会是我们一次难忘的经厉。
但是在游玩的过程中,我们也明显感觉到拉市海在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之后我会给大家讲述。
2.丽江古城1) 丽江古城的简介篇二:云南考察报告专业考察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实习日期:时间:指导老师:学生:学号:地点:考察内容:一.昆明四季如春是昆明最大的特色。
少有的气候特征使得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常青,是著名的“春城” 、“花城”。
(关于昆明的美景)滇池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距市区5km,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
滇池形似弦月,南北长39km,东西宽13.5km,平均宽度约8km。
湖岸线长约200km;湖面面积300k㎡,居云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8m,平均深度5m,蓄水量15.7亿,素称“五百里滇池”。
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大观楼大观楼位于昆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6km。
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
入园后可游览涌月亭,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等楼台亭榭。
园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多。
由清代名士孙髯翁所作180字的长联,垂挂于大观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翠湖翠湖位于昆明市五华山西麓,占地面积352亩。
湖东北有“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又名“九龙池”。
堤畔遍植垂柳,柳枝拂面,湖内多种荷花,藕花飘香,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被誉为“城中碧玉”。
有亭、台、回廊、曲桥等建筑,其建筑精致玲珑,亭阁均有匾对,歌咏园中的景观。
金马碧鸡坊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中心三市街与金碧路汇处,雕梁画栋精美绝伦,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
北与纪念赛滇池的“忠爱坊”相配,合称“品字三坊”,成为昆明闹市胜景;南与建于南诏的东西寺塔相映,显示了昆明古老的文明。
东坊临金马山而名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二.丽江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城中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建筑,其深厚文化底蕴也同样影响到了它的建筑特点,受汉族影响,其建筑特点既有本民族气息,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主要的民居类型为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代表性建筑有木府,五凤楼和束河民居建筑群等。
一、古街古街是古城建筑的特色之一,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
四方街是一个大约4000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
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
西有西河,东为中河。
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
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
二、古桥众多古桥交织错落,构成了复杂的交通网络。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
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东向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从桥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龙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桥。
该桥系双孔石拱桥,拱圈用板岩石支砌,桥长10余米,桥宽近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坡度平缓,便于两岸往来。
三、代表性建筑古城中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建筑,例如木府、福国寺五凤楼和束河民居建筑群等。
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盛于明”。
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
(纳西族披星戴月)纳西族是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披星戴月”衣是纳西族妇女勤劳善良美好品质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