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控制页:
*注:班组工程师负责每项目上交一本已执行完成的、并经过完善有完整签名的作业指导书。
重要工序过程监控表
作业指导书(技术措施)修改意见征集表
回收签名(日期):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2)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2)
4.作业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6)
5.作业过程中对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及预防 (8)
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9)
7.附图 (10)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哈密兵团红星2×660MW燃煤发电工程为新建工程。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2×660MW超超临界燃煤间接空冷发电机组,同步建设脱硫装置和脱硝设施。
本工程厂址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哈密市十三师东三矿区内,西北距南湖乡约34km,距哈密市约57km(直线距离)。
概略经纬度为:北纬42°18′,东经93°39′,平均海拔约600m,厂区地形主要为戈壁荒漠,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较为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干燥,一年四季降雨量小,常年刮风,无任何植被;坐标系统采取北京54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为方便以后全场结构施工的顺利便捷进行,全场控制点由设计方给予的工程测量报告中厂区控制点重新建立控制网,分布为南北向厂区两侧各布置4个共8个控制点,控制点必须地处空旷,保证最大范围内可视度。
1.2工程量和工期
工程量:所有建筑物的轴线,标高控制测量及重要沉降观测;
工期: 2015年10月至1017年11月。
2、编制依据
《建筑物平面布置图》(151016)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DL/T5210.1 -200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14)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公司2002-01-2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CH/T2007-2001)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完成主要建筑物施工平面图图纸会审,核对各建筑物坐标和各轴线尺寸,经设计确认后,编写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并报监理审批;
3.1.2、收集厂区内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并经权威部门或甲方、监理确认有效;
3.1.3、收集厂区建筑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及城市坐标系间的夹角、换算关系;
3.1.4、编制各建筑物需放轴线、标高的计划及控制的精度报监理审批。
3.1.5、施测前完成对测量人员进行施测方案,施测程序,精度控制标准,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等方面内容的交底工作。
3.2作业人员(配置、资格)
3.3作业机具(配置、等级、精度等)
全站仪水平: ±2″,垂直: ±4″
经纬仪水平: ±2″,垂直: ±4″
水准仪±3mm 放大倍数≥20
钢卷尺 50±10 水准仪
注:以上仪器均计量检验合格,精度满足要求。
木橛、钉子、榔头、对讲机、交通工具等
3.4材料和设备
3.5安全器具
安全帽、安全带、防护镜、太阳伞等
3.6场地道路
完成厂区内场地的平整,阻挡视线通视的建筑物拆除或转移;
4.作业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4.1测量作业流程
4.1、建筑物控制网和主轴线的测量工序:
施工图纸会审→设计方格网布点图→选定纵横垂直主轴线→测定主轴线→根据主轴线确定方格网的角点→精测Ⅰ级方格网(测角、量边、平
差、调整)→加密控制网→竣工验收
4.1.1建筑物控制网布设
1.根据建筑物的布置特点,选定主建筑物为控制基点,采用“田”或“口”字形;对相互尺寸关联密切的建筑物,由主建筑物的控制网向该建筑物进行引测,并与基准点校核;
2.控制网的大小:大小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而定,边长宜在100-250m;
3.点位的选址:便于方格网测量和定线需要,布设在建筑物的周围、次要通道或空隙处,坐标值最好是5或10的整数倍,便于计算和记录。
4.为使标桩保留长久,避免选在要开挖的基础上、埋管线的范围内,或靠建筑物太近处
5.控制网加密点的选定:根据建筑物的布置特点及控制的主要轴线,将主轴线的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延长线的点确定在方格网的四个边上。
4.1.2建筑物控制网控制点的测定
1.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由设计院或甲方提供的基准点用导线测量法或三角测量法分别确定方格网的四个角点,初步测定控制网。
2.采用全园测回法分别由四点与基准点之间多次往返复测,测定四点的精确位置。
3.控制网采用分别平差法调整控制网四点,满足精度要求。
4.根据轴线间的距离,在已测定方框的四条边上分别进行加密。
4.2、高程控制测量的工序
埋设标桩(可利用控制网的控制点)→三等水准测定控制网→四等水准加密控制网→竣工验收
1.标桩的埋设可借助建筑物控制网的控制点进行布设,在控制点旁用电焊将磨圆的钢筋短头焊牢。
2.采用三等或四等水准测量,由基准点向各点依次进行多次往返测量。
3.对多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平差,确定各控制点的最终标高值。
4.绘制高程控制网成果表。
4.3、厂区基础施工测量工序
在矩形方格网的边线上确定基础轴线延伸线的交点→用全站仪分别架设于垂直两交点投测到基础垫层上确定基础中心→依据基础图纸放出基础线→引测标高至基础处
1.根据建筑物控制网将厂房的开挖线确定下来,进行土方开挖,标高控制依据高程控制点引测。
2.土方后,进行混凝土垫层的施工,然后将控制网已测到垫层上,并进行尺寸和角度闭合差的检验合格后,进入下一步使用。
3.根据垫层上的控制网分别确定各基础的轴线和基础边线。
4.4基础承台放线和高程控制与上述过程相同(略)
4.5主体框架、烟囱、冷却塔的测量放线(见相关的作业指导书)4.6沉降观测
主厂房框架、烟囱、水塔、锅炉钢架、汽机基座及其他重要附属建筑物。
布设三等水准控制网→设置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定期观测→记录、整理、分析观测数据→绘制沉降曲线→竣工移交沉降观测成果5.作业过程中对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及预防
5. 1质量事故预想及反措(见下表)
5.2控制点的设置及要求
R记录确认、W见证点、H停工待检点、S连续监视监护
5.3、质量标准及要求
根据具体工程的质量整体目标分解该项目的质量分目标,并编写相应的保证措施
5.3.1、建筑方格网和高程控制网的控制点埋设牢固、稳定,通视条件好;设点在交通要道、基础施工以及压力和震动影响范围之外,建筑物定位放线方便。
5.3.2、平面控制网边长误差1/16000,测角中误差±6″;高程控制网:每公里高差中误差±2mm,闭合差±4L。
5.3.3、建筑物轴线边长误差1/8000,测角中误差±12″;高程控制:每公里高差中误差±10mm,闭合差±20L;沉降观测按二级水准精度标准要求。
5.3.4、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网、基础、承台、框架平台、烟囱、水塔测量放线资料齐全,沉降观测资料齐全。
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6.1、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辩识和控制(略)
6.2、作业的环境条件1
6.2.1、施工场地平整,通视条件好。
6.2.2、有较好的遮阳设施
6.2.3、遇4级及以上大风天气、雨天和能见度较底严禁施工测量。
7.附图
7.1、控制桩做法
7.2、控制点保护措施做法
7.3、全场控制点分布图
附图1
说明:
1.基坑深地面下500mm地面上100mm,控制桩400mm×400mm宽
2.用砼现浇,上埋螺纹20至25钢筋埋件
控制桩埋设规格及示意图
附图2
1450
防护围栏示意图
附图3
全场控制点分布图:图中均为点位大概示意图,具体坐标位置待参考施工总平面图后实际现场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