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退计算例题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例题】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5%。
2002年11月和12月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11月份:外购原材料、燃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价款850万元、增值税额万元,材料、燃料已验收入库;外购动力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价款150万元、增值税额万元,其中20%用于企业基建工程;以外购原材料80万元委托某公司加工货物,支付加工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万元、增值税额万元,支付加工货物的运输费用10万元并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支付销售货物运输费用18万元并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出口销售货物取得销售额500万元。
(2)12月份:免税进口料件一批,支付国外买价300万元、运抵我国海关前的运输费用、保管费和装卸费用50万元,该料件进口关税税率20%,料件已验收人库;出口货物销售取得销售额600万元;内销货物600件,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万元;将与内销货物相同的自产货物200件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货物已移送。
要求:
(1)采用“免、抵、退”法计算企业2002年11月份应纳(或应退)的增值税并进行帐务处理。
(2)采用“免、抵、退”法计算企业2002年12月份应纳(或应退)的增值税并进行帐务处理。
【答案】:11月份(1)增值税进项税额=+×(1-20%)++(10+18)×7%=(万元)
(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17%-15%)=10(万元)(3)当期应纳税额=300×17%-(-10)=-(万元)(4)免抵退税额=500×15%=75(万元)
(5)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75(万元)
(6)当期免抵税额=75-75=0(万元)
(7)留待下期抵扣税额=-75=(万元)
【帐务处理】:
(1)外购原辅材料、燃料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8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45000
贷:银行存款 9945000
(2)外购动力,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1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04000
在建工程 351000
贷:银行存款 1755000
(3)收回委托加工材料,分录为:
借:原材料 1193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8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1100000
银行存款 151000
(4)产品外销时,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5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00
(5)内销产品,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35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
(6)销售货物运费分录为:
借:营业费用 1674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2600
贷:银行存款 180000
(7)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17%-15%)=10(万元)
借:主营业售成本 1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0000
(8)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增值税进项税额=+×(1-20%)++(10+18)×7%=当期应纳税额=300×17%-(-10)=-(万元)
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