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
腰 椎 正 侧 位
胸 椎 正 侧 位
二 、骨关节系统基本病变的 ——X线表现
骨的基本病变 关节基本病变
(一)骨的基本病变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骨质增生硬化;骨 膜 增 生; 骨内与软骨内钙化;骨 质 坏 死;等。
包括X线片、CT 、 MRI的表现
1、骨质疏松 osteoporosis
4、骨折的对线和对位关系:
对线不良——断端间发生成角畸形。 对位不良——断端间发生前、后、
左、右、上、下、错位。 移位以近端为基准判断远端移位 的方向与程度。
骨折的对线和对位
骨折对线不良
5、嵌入性骨折和儿童骨折的特点
1)嵌入性骨折 骨折断端的嵌入,也称嵌入性骨折,无 明显骨折线而呈带状的致密影。
骨和软骨(软骨未钙化时X片上不显影)
骨的结构与发育
骨的结构 1)、密质骨 致密骨(哈氏系统) 2)、松质骨 骨小梁 骨的发育 1)骨化
a、膜化骨 间 质充C→成纤维C→结缔组织膜→骨化 中 心(头盖、面骨)
b、软骨化骨 间充质C→软骨→原始骨化中心→二次骨 化中心
c、两者兼而有的:锁骨、下颌骨 2)生长——成骨与破骨 影响骨发育的因素 1)骨C→骨样组织 2)矿物盐沉积
骨梗死。
骨 质 坏 死
8、矿物质沉积
1)原因: 某些矿物质铅、磷等进入人体,大部份
沉积于骨内,在生长期沉积于干骺端。
2)X线表现: (骨干和干骺端)多条横行,平行的致 密厚薄不等条纹影。
9、骨 骼 变 形
(1) 概念:骨骼大小与形态的变化。 (2) X线 : 一骨或多骨,骨的膨大、变形。 (3) 病因:骨软化症,脑垂体功能↑肿瘤等。
膝关节X片
MR膝关节
脊 柱:
1)颈7、胸12、腰5、骶5、尾4共33节 由椎间盘及韧带、椎间上下关节形成。
2)上小下大,四个弯曲。 3)脊椎 ( 除颈1-2和骶尾)
椎体:长方体;外四周为皮质,内为松质骨。 附件:椎弓及椎弓根、嵴突、横突。 椎间隙:半透明带状间隙。 椎间孔: 软组织:
包括:肌肉、血管、关节软骨、韧带。
2、平扫 描1)序T列1W。1(自然回波)和T2W1(快速自然回波)基本扫
2)脂肪抑制T1W1序列。 3、增强
动态增强扫描,可了解血液灌注,了解病变性质。
第二节 影像观察分析
1、解剖及病理变化 2、影像密度与信号的变化 3、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一、正常解剖及表现
人体骨骼分为四种:长骨、短骨、扁骨、 不规则骨。
意义:通过正常标准比较可提示骨的发育 过早或过晚。
株儒17岁
四肢关节
构成:
1) 骨端 (骨性关节面和关节软骨) 2)关节囊 3)关节间隙 X线关节间隙与解剖关节间隙不
同,X线所见关节间隙包括关节软骨及其真正 关节腔和少量滑液。
X线:骨关节面光滑整齐、对称、间隙清晰,
宽度一致。儿童因骺软骨其关节间隙较宽
10、周围软组织病变
软组织肿胀,
肿块、
钙化、
气肿、
肌肉萎缩。
软 组 织 肿 块
(二)关节基本病变
关节肿胀 关节破坏 关节强直(纤维强直、骨性强直) 关节脱位
1、关节肿胀(swelling of joint)
1、概念:炎症引起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充血,
水肿,出血和关节腔积液。
2、X线:关节软组织肿胀或密度增高。大量积
2)儿童骨折的特点 骺离骨折或骨骺分离:骺板增宽、错位。 青枝骨折: 皮质骨小梁皱折、扭曲。
嵌 入 性 骨 折
骺离骨折
青枝骨折
6、骨折的愈合
骨折愈合的是一个连续、慢长的过程。
成纤C
↓
↓成骨C
骨折→ 血肿 → 纤维骨痂→ 骨样骨痂
钙盐↓
→ 骨性骨痂
→骨性连接愈合→塑型
骨折愈合的X线征像
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1)概念:各种原因剌激骨膜使骨膜内层成骨细 胞活动所引起的骨质增生。组织学上成骨细胞 增多和新生骨小梁。又称骨膜反应 ( periosteal reaction)
2)X线表现:在骨皮质外与皮质平行的长短不一 致细线状致密影(间隙1-2mm),由于生长方 式与排列的不同可呈细线状(单层成多层(葱 皮样)花边状。
1) 早期修复期 1-2月:少许骨痂生长,骨折线 模糊。
改变(钙化) (3)平片不易观察微小病变。 (4)显示关节内部结构
CT增强扫描(尤其是动态扫描)
(1) 可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 (2) 区分良恶性肿瘤 (3) 区分病变与周围的关系
(水肿、软组织)
MRI
1、骨肌系统MR图像具有良好天然对比,能 很好显示其解剖形态和提供生化病理信息。
(1) 极低信号 骨(缺少H2)。 (2) 低信号 韧带 骨 肌腱、纤维软骨、
液引起关节间隙增宽。
3、原因:炎症、外伤、出血等
2、关节破坏(destruction of joint)
1、概念: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被病
理组织所替代。
2、X线:
①关节面模糊、缺损和消失。 ②关节间隙狭窄。 ③骨端骨质破坏。
3、原因:化脓、TB、类风湿, 肿瘤等。
关 节 破 坏
3、关节强直(ankylosis of joint)
长骨
1 小儿长骨(四部份)
1) 骨干
皮质;骨髓腔;骨膜
2 )干骺端
松质骨; 临时钙化带
3) 骨骺板(骺线) (半透明线)
4) 骨骺 软骨构成
为长骨未完成发育的一端+骺
2 成人长骨
骨干
骨端 骨端是构成关节的一部,( 骨性关节面 和关节软骨)。
长 骨
骨 龄:
概念:发育过程中每一个骨骼的二次骨化 中心出现时的年龄和骺与干骺端完全结 合即骺线消失的年龄。
骨膜破坏——柯氏三角:代表骨膜增生后又被肿 瘤所破坏残留所形成的骨膜三角。
3)病因: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肺 性骨关节病)
骨
骨
膜
膜 增
破 坏
生
. 柯
氏
三
角
6、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1)概念:软骨、肿瘤、骨梗死后以及关节 软骨的退变均可引起相应的组织和骨内发 生的钙化。
2)X线表现:颗粒状、斑点状、环状、无结 构高密度致密影。
骨折
长骨骨折
1、概念:暴力所致骨或软骨结构发生断裂, 骨的连续性中断。骨骺分离也属骨折。
2、骨折的X线表现(平片) 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 骨折线——皮质断裂,骨小梁中断,扭曲,
骨断裂面间呈不规则的透明线。
骨 折 线
3、骨折的类型
A、完全性、不完全性 B、 走行方向:斜型、线形、呈列、横行、
螺旋形;复杂型呈T或Y形。 C、碎片情况:撕脱性、嵌入性,粉碎性。
骨病诊断-图像观察注意
1、病变部位 2、病变范围 3、病变边缘 4、病变特征性改变(肿瘤骨、钙化等) 5、数目、形态、 大小
检查的选择
1、首选平片 2、CT、MR补充性 3、特殊部位首选CT、MRI
第三节 疾病的诊断
骨与软组织的创伤
检查目的 1、有无骨折或肌腱、韧带断裂 2、了解骨折错位情况。 3、透视下复位。 4、复位后复查。 5、定期随访了解愈合过程或有无并发症。 6、有否病理性骨折。
关节相对应的骨端失去正常 的解剖关系。
CT
骨的横断扫描 1 骨皮质 2 松质骨 3 骨髓腔 4 软组织结构(软组织窗) 5 关节断面
基本CT表现
1、其表现与X线基本表现的病理基础和临床 意义相同。
2、特点: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 (1) 区分各种软组织密度结构(软骨) (2)区分骨松质骨与皮质骨的破坏及其它
1)概念: 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2)X线表现:骨密度增高,皮质增厚、骨小梁
增粗、增多、骨骼变粗大,严重时髓腔封闭消 失。
3)病因:
局限性: (1)外伤 炎症 或老年代偿退化所致的修复性 增生。 (2)肿瘤的瘤骨(象牙样、针刺状、云絮状)
广泛性:甲状音腺功能减退或中毒(氟中毒
骨质增生 死骨
5、骨 膜 增 生
骨疏松
2、骨质软化 osteomalacia
1)概念:单位体积内骨的有机成份正常而矿物含
量减少(钙化不足)
2)X线表现
骨密度减低、 骨结构边缘模糊(皮质、小 梁 ) ; 易 发 生 骨 变 形 ; 假 性 骨 折 线 ; ( 宽 约 12mm光滑透明线,与骨皮质垂直,边缘致密, 好发于耻骨支等)。腰椎骨盆易观察。
血管造影
多用于肢体或造影: 1)血管疾病、 2)供血、 3)良恶性肿瘤鉴别。
关节空气造影
(二)CT检查
1)分辨率高(骨、肌肉、脂肪、软骨)
2)空间分辨较X线差。(对复杂结构、解剖好)
3)定位、定量、对早期病变检查,以及复杂疾病有较大 帮助。
平扫 :
软组织 L 60; W 300
5-10mm层厚
骨骼和肌肉系统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影像诊断学教研室 欧阳羽
骨骼和肌肉系统
骨骼,关节及其邻近的软组织的疾 病多而复杂,除外伤、炎症、肿瘤外, 全身性疾病如营养代谢,内分泌疾病等 均可引起骨骼变化。
第一节 骨骼的检查
一、检查的价值与限度
价值: 1、良好天然对比。 2、最大限度显示病变位置,范围及病理改变。 3、对病变进行定位、定量诊断、多数病可做定性诊断。
限度 1、空间限度:早期微小病灶。 2、时间限度:X线影像改变可晚于临床和病理。 3、定性限度:当影像改变不典型或个别特殊改变时(不
同病有相同影像,相同病有不同影像)定性诊断困难。 故影像诊断需结合临床和其它检查技术进行综合诊断。
影像检查项目
(一)X线检查:1、X线片 2、血管造影 (二)CT检查: 1、平扫 2、增强 (三)MR检查: 1、平扫 2、增强 (四)超声检查: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