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一、工作原理
反渗透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指水)通过反渗透膜(又称半
透膜)分离出来,因为它和自然渗透方向相反,所以称为反渗透。
根据各种物料
(这里指水)的不同渗透压,用大于其渗透压的压力强迫水分子透过对水分子有
选择性透过作用的反渗透膜即是反渗透装置的除盐原理。
反渗透膜的工作状态如下图所示:
半透膜半透膜半透膜
溶质+溶剂溶剂溶质+溶剂溶剂溶质+溶剂溶剂
初始状态渗透及渗透平衡状态反渗透状态
二、进水主要参数
SDI值(15min、30psi)<4 PH值:3~10 余氯≤0.1ppm 温度5~40℃
COD(化学耗氧量):≤0.1ppm 铁≤0.1ppm LSI值:<0
其中:SDI为污染指数,LSI为朗格利尔饱和指数。
三、反渗透装置主要术语
⑴反渗透(RO):一种借助选择性透过膜(半透膜)功能,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⑵RO 组件:一种能使RO 技术付诸实际应用的最小单元。
⑶原水: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自来水等。
⑷预处理:用投加化学药剂、过滤、活性碳吸附、软化、精密过滤等方法对原水进行处理,使水质符合RO 膜的进水水质要求。
⑸进水:经预处理后进入RO 系统的水。
⑹产水:RO 系统中透过RO 膜的那一部分水。
⑺浓水:RO 系统中未透过RO膜的那一部分水,一般排放或回用。
⑻压力及压差:压力是指RO系统的进水压力、纯水压力、浓水压力。
压差为进水压力和浓水压力的差值,通常指每段压差,每段压差的和即是装置总压差。
⑼渗透压: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侧的液面高出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相对应的压力就是渗透压。
⑽电导率:在一定温度下,面积为1cm 且相距1cm的电极,带电荷的离子在水中迁移的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μs/ cm。
⑾胶体:粒径小于1μm 的悬浮在液体(水)中的分散物质。
⑿污染指数(FI):一种表示溶液中胶体含量对RO 膜污染堵塞程度的指数,亦以SDI 表示。
⒀朗格利尔饱和指数(LSI):由钙浓度、总碱度、PH 值、溶解总固体和溶液的温度等计算而得到的表示碳酸钙在水溶液中沉淀或溶解的一种指数。
⒁回收率:表示产水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率(%)。
⒂盐透过率:表示产水含盐量与进水含盐量的比率(%)。
⒃脱盐率:为(100-盐透过率),以%表示。
⒄平均脱盐率:以所有膜元件为单位计算所得的平均值。
四、反渗透装置的操作
㈠反渗透装置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⑴开机前(应确保原水的预处理工作已完成),将RO 装置相应的出水阀和纯水排放阀全部开启并关闭所有取样阀和纯水阀后接通电源。
如为两级反渗透装置,应逐级进行。
⑵低压冲洗:一般用于新RO 膜元件投入使用时。
当预处理设备的出水符合RO 装置的进水指标后,开启RO 装置浓水阀和纯水排放阀,开启RO 装置的前级设备和高压泵,调节进水阀以及高压泵的出水压力,使RO 装置
进水压力不超过0.2MPa,此时RO 系统处于低压冲洗状态,所有浓水和纯水均全部排放,一般低压冲洗的时间为30min 左右。
㈡反渗透装置的运行
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启RO 装置的前级设备,当RO 装置的进水压力大于0.05MP a 时,开启高压泵,然后慢慢调节RO 装置的进水阀和浓水阀并开启纯水阀(关闭纯水排放阀)使之达到一定的纯水量和回收率,对于第一次已调节好的阀门开度可不再调整。
①设备操作:所有电机及电源开关均集中在电控柜上,请在使用前分辨清楚。
②设备初次使用:我方调试人员进行现场调试时贵方应有相关人员在场一起参与调试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
当设备调试好即可处于运行状态,此时手动/清洗选择开关一般处于自动侧,设备运行参数可由相关监测仪器仪表读取并作好定期记录(以后设备运行时也应作出记录)。
③停机操作:当设备需要停止运行时应先关停高压泵和加压泵等运转设备,然后切断电源和水源并检查整个操作过程有无遗漏事项即可。
停机前应启动手动清洗开关对RO 膜表面清洗一次。
④开机操作:首先检查高压泵等运转设备的电源开关应处于关停状态后接通电源(注意:接通电源后应仍处于关停状态),开启前级设备并将水(保证符合进水要求)送至后级设备(如有必要,应对精滤进行排气操作),约几分钟后再开启高压泵(设有延时启动功能,一般延时不超过10秒,如长时间不能启动应检查低压开关及水的压力和流量等情况)进入运行状态。
⑤手动清洗:本装置具有手动/自动清洗功能选择开关(一般在自动侧),如需要进行强制清洗时,将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一侧,开或停相应的水泵即可。
该过程一般耗时2~5mi n,操作完成后应将选择开关又置于自动一侧。
⑥停运及保护:
A、日常停运:用RO系统出水清洗膜表面一次,直至浓水浓度和进水浓度大致相同,以防止浓水中微溶盐的沉淀和浓差渗透压使膜失水。
B、短期停运:一般指5~30 天,每 2 天(夏季为 1 天)进行1~2小时的保护性运行。
C、长期停运:可采用短期停运方法,最好定期(如 1 个月)运行1天。
五、反渗透装置的化学清洗
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反渗透膜元件可能受到无机盐垢、微生物、胶体和不溶性有机物质的污染,导致产水流量和系统脱盐率等下降或恶化,此时应进行化学清洗。
通常出现以下情况时引起注意。
△标准化产水量降低10%以上。
△进水和浓水之间的标准化压差上升15%以上。
△标准化透盐率增加5%以上。
由于膜的运行性能还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是否需要进行化学清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判断过程,用户需要作好日常运行记录,当产生怀疑时将相应资料通报给供应商以寻求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