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立民办学校所需8项规章制度

设立民办学校所需8项规章制度

设立民办学校所需8项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第一条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学校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第二条学校财务工作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

学校设立财务室,财务室配置会计一名,出纳一名。

会计、出纳必须由品行端正,业务能力强,并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第三条学校所有人员都必须遵守本校的财务制度和财务纪律,任何人都不得违反。

对违反学校财务制度的人员,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条严格开支审批制度。

坚持“用钱大家议,审批一支笔”的原则。

学校重大开支须经董事会集体讨论决定。

学校所有开支、借支都必须经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

任何人不得违反规定,乱开支,乱借支。

所有开支、借支必须手续完备,按正常程序进行。

所有报销凭证,必须真实可靠,有经办人、证明人签字,并经分管财务的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报销。

所有开支必须在一周内履行完报销手续,不得拖延。

任何人不得虚列虚报任何支出。

第五条学校的经费支出要以教学为中心。

根据“确保必需、突出重点、效率优先”的原则安排各项支出。

要严格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六条加强收入管理,确保应当收取的各项收入足额收取。

要按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学校财务账户,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任何人不得隐匿、截留任何收入。

培训机构的任何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均需董事会集体讨论决定,任何人均不得乱收费,也不得私自表态减免学费。

第七条学校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搞好日常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

要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和编报各项财务报告,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帐表相符、帐物(钱)相符。

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银行核定的限额。

要按照有关规定,保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资料。

会计人员调离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第八条财务会计岗位职责1. 按照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及学校有关制度的规定,编制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不包括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与结账、对账,做到账务处理手续完备,数字准确,账目清楚。

2. 按要求予编内部会计报表,编制对外财务报表,负责税务申报,完成教育、物价、税务等政府部门规定的工作3. 做好收款收据、发票、统计资料、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财务资料的归档、整理、装订、保存、备份工作。

做好学员交费与发票相对应的备查工作4.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出纳岗位职责1.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现金管理制度,做好现金、支票的收支存的日常工作,每日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并与会计账核对,以保证账账相符2. 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规定,超过部分必须送存银行,不坐支学费,不白条抵现,坚持收支两条线。

3. 对个人借款,个人费用、分期付款、先付货款(定金)做好备查登记工作,确保学校资金安全。

4. 做好现金的日清月结工作,保证账实(钱)相符,遇有情况,必须及时上报分管财务的领导。

5. 做好招生收费的统计、复核、检查与对账的工作。

6.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第十条加强资产管理1. 资产是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学校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款、暂付款、借款等。

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 500 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2. 为加强流动资产管理,财务部门应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监督制度。

对应收款和暂付款应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

对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及暂付款,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核销。

3. 财务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登记造册。

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做到账、卡、物相符。

行政管理制度一、培训组组长工作1、全面贯彻各有关部门关于各种培训的实施办法,不断提高学校工作质量。

2、认真组织培训教师学习各种培训实施办法,使之提高对培训工作的认识,针对特殊的培训对象有效地提高培训的教育教学质量。

3、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

开班前负责课程开齐开全工作,并按培训教学计划进行审阅,并随时听工作汇报指导教学教研工作。

4、指导各分管领导工作,为各分管领导工作计划、制度的制定、把关定向,并经常检查指导各分管领导的工作,指导各工作人员作好本职工作。

5、培训组组长应不谋私利、作风民主、工作认真,顾全大局、公正廉洁。

6、培训组组长必须具有一定文字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人事工作1、培训组组长负责本培训的人员分工及任职。

2、培训组组长指导分管领导,认真负责地搞好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各级各类培训。

3、培训组组长对教职工的考核负主要责任。

4、培训组组长提议,民主通过对培训教师的奖惩。

三、教学行政工作1、培训组组长要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搞好学校培训规划,形成文字材料,并拟定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提交学校董事会审议,在董事会议上通过。

2、学校各工作人员在培训组组长指导下,拟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交给教学负责人审阅同意后,在全体培训工作人员会议上通过。

3、制定教学工作检查制度,对培训教师实行定期检查制度(教案、进度、活动开展、计划落实等)。

四、学校档案管理1、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档案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便于开发利用。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制定专人(或兼职)负责档案管理,定期收集、整理、立卷和保管有关的培训资料,应按照不同类型、时间、分别组成不同的案卷,统一编号,编写卷内目录,装订成卷。

档案室应对档案的收进、移出、保管、利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编制档案工作统计报表。

2、档案保管期限成立档案鉴定工作小组,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及时进行鉴定。

对确无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经学校领导批准后销毁。

3、档案材料归档范围:(1)文书档案(2)教育教学档案(3)会计档案(4)声像档案(5)实物(6)其它应该归档的材料4、设置专用的档案库房,配备温湿度调控设施,加强档案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光、防尘、防有害生物等安全防护工作。

档案室应积极做好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学校以及各项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5、积极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计划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档案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

五、领导活动安排管理1、邀请领导同志参加活动须以公文行式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工作人员要为领导活动作好前期准备。

3、为保证领导活动正常进行,工作人员必须按事先确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及时处理好活动进行过程中的各种事情。

4、领导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把相关材料存档,及时安排好学院新闻报道。

教师管理制度一、工作制度为增强学校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教师是培训主体,必须自觉履行培训任务,还应该认真学习并掌握重要理论,不断总结培训经验,指导实践。

(二)、学校根据发展需要,制定培训规划和工作计划。

(三)、定期邀请专家举办培训讲座,不断提高全体教师、学员能力和水平。

(四)、学校定期展开交流会,对为培训机构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资鼓励(五)、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对外交流,加入有影响的培训组织。

二、职责(一)、学校范畴内培训教师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学校负责协助做好相关专业培训教师的选配和管理工作。

三、教师的聘任(一) 、教师择定、聘任由培训机构负责。

(二)、职业道德高尚,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表达能力强的人员可作为教师的择定对象。

(三)、根据培训课程需要,确定授课教师人选。

(四) 、组织参加培训课程的授课教师,由专业教师承担。

(五)、担任培训教学的教师,应具备大学以上学历、中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及相关培训教师资格等。

(六)、培训机构须支持授课教师担负的培训工作,并提供时间、设备、场地等必要的帮助。

教学管理制度一、培训制度1、学员持身份证到学校报名培训。

2、学校按实际情况登记造册,分班、分专业进行培训。

3、考核合格者,由培训单位发放结业证书。

通过技能鉴定的,由人社部门颁发证书。

4、培训结业后,学校负责推荐就业。

二、培训班学员守则1、学员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

2、遵守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尊师重教,团结同学,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学习风气。

3、学员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树立独立思考、开拓进取、自强自立的精神,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

4、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考勤和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

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积极讨论发言。

三、教职工管理规定1、教职工要遵守培训部的各项制度,热爱职业培训工作,做好继续教育和各项组织、实施工作。

2、教师要熟悉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课时分配及班级学员情况,编排教学进度,按培训班教学计划授课。

如有临时变更教学计划,教务处要提前二天通知任课教师。

3、教师要按教学要求备好课,精心讲授,讲究教学方法,并注意培训学员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4、教师要维持课室秩序和关心学员学习动态,改进教学工作,认真做好考试命题、作业批改和组织研讨等工作。

5、管理人员根据教学培训计划,做好各类培训班学员的报名登记、住宿和教学管理。

6、管理人员根据教学培训要求,做好兼职教师聘选、编写教材、搞好教学法场地的维护和教学法设备的购置与管理。

学籍管理制度一、报名与注册1、参加培训的学员,须持相关资料和证件,按期到学校办理培训手续,经报班注册后,取得培训资格。

因故不能如期报到者,经学校批准后可延至下期培训。

2、学员报到后,培训机构应及时建立学员档案,并在七天内向主管部门报送学员花名册。

二、成绩考核1、学员必须参加所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载入学员档案。

2、考核分考试和考证两种,成绩的评分采用百分制或省劳动技能鉴定中心考证级别。

每一个学员需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及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考证。

3、学员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考试考核,必须事先向学校提交缓考申请,经培训机构同意,可以缓考。

4、凡考核成绩不及格(不合格)或因请假批准缺考的学员,均应在学校规定的批次补考。

5、学员无正当理由擅自缺考,取消该次考试资格。

学员必须遵守考试纪律,考试严重作弊或扰乱考场秩序者,立即责令停考。

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三、奖励与处分1、对德、智、体和学员学习期间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员,可分别给予表扬和授予“优秀学员”称号,记入学员档案。

结业后优先安置工作。

2、对于违反纪律和犯错误的学员,学校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者,可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取消培训资格或开除学籍等纪律处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