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

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

《交通设计》——地下停车场设计说明书第一章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ﻩ21、1 总图设计时应考虑得因素 (2)1、2、功能区划分及面积说明ﻩ21、3、总得形状、建筑面积说明ﻩ31、4、防火等级划分、通道数量要求及说明(防火规范) (3)第二章停车场主题平面设计 (3)2、1、设计得基本要求 (3)2、2、停车区得划分及面积估算ﻩ42、3、车位及行车通道得平面设计 (4)第三章停车场坡道得设计ﻩ93、1坡道得形式ﻩ93、2、坡道得技术参数................................................................................................. 10第四章方案设计. (11)4、1系统结构ﻩ114、2系统工作原理 (13)4、3工作流程图 (14)4、4 车位引导系统 (15)4、4、1系统功能介绍 (15)164、4、2系统组成ﻩ4、4、3车位检测器 (17)4、5区位引导系统.............................................................................................................. 18 附录1、停车场平面图附录2、车位图第一章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1、1 总图设计时应考虑得因素总图设计时应考虑得因素如下:⑴、场地得建筑布置、形式、道路走向、行车密度及行车方向;⑵、就是否有其它地下设施,如地下街、地铁等;⑶、周围环境状况,如绿化、道路宽度等;⑷、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如地下水位、土质等;⑸、出入口宜设在宽度大于6m,纵坡小于10%得次干道上;⑹、出入口宜距立交、地下综合体、桥隧等有一定得距离,距立交应大于50m;⑺、要考虑地面出入口一侧有至少两辆车位置得候车长度;⑻、停车场应有明显得标志,并按规定设置标线;⑼、单建式停车场要考虑车库建成后面部分得规划。

1、2、功能区划分及面积说明根据设计提供得原始条件,对于附建式停车场,附建式停车场受地面建筑得平面柱网得限制,利用得就是它得地下部分,其平面布置受地面建筑得影响。

总图设计功能区包括:出入口、停车区、管理区、辅助区等;⑴、出入口:进出车用得坡道、地面口部及口部防护等此次设计准备采用直线双车坡道,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表4、1、7中规定,小型车坡度选用15%左右,高长比值约为1:6、67,并且采用由线缓坡道,坡道所占面积大约就是170m2左右。

地面中部设置挡水段,同时搭建拱形雨篷。

⑵、停车区:停车间、行车通道、步行道等此次设计就是在建筑物得地下一层设计停车场,因此辅助设施就占据很大得面积,停车区面积大约就是1800m2。

⑶、管理区:门卫、高度、办公、防灾中心、卫生间、楼梯间等⑷、辅助区:风机房、送风机房、排风机房、低压配电室、防护用得设备间等1、3、总得形状、建筑面积说明此次设计得停车场得地面建筑得形状基本上就是直角长方形,建筑方位台附图所示,停车场得建筑面积2841、1m2,坡道面积170m2,停车区面积1800m 2左右,辅助区总面积800m2(包括行人通道)1、4、防火等级划分、通道数量要求及说明(防火规范)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表3、0、1中得划分,此次设计得停车场属于第Ⅳ类防火。

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地下停车场应设置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得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m2,根据原始条件可知,辅助区占据了约800m2左右得建筑面积,并且总得建筑面积为2841、4m2,因此辅助区得一部分墙体还要充当防火墙。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⑴、每个防火分区内得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如果停车场属于第Ⅳ类防火,可设置一个。

⑵、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与楼梯间应分开设置,人员安全出口与汽车疏散出口也应分开设置。

⑶、疏散楼梯应设置为封闭楼梯,并且宽度不应小于1、1m。

⑷、停车场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得距离不应超过4m。

⑸、汽车疏散走道得宽度不应小于4m,同时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间距不应小于10m。

第二章停车场主题平面设计2、1、设计得基本要求一般以停放一台车平均需要得建筑面积作为衡量柱网就是否合格得综合指标,并同时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⑴、适应一定得车型得停车方式、通道布置,并具有一定得灵活性;⑵、保障一定得安全距离,避免遮挡与碰撞;⑶、尽量做到充分利用面积;⑷、施工方便,经济,合理;⑸、尽可能减少柱网尺寸,结构完整统一。

2、2、停车区得划分及面积估算停车区分为四个区,如附图所示:⑴、停车一区建筑面积:300 m2估计停放车辆数:23辆⑵、停车二区建筑面积:323m2估计停放车辆数:24辆⑶、停车三区建筑面积:323m2估计停放车辆数:24辆⑷、停车四区建筑面积:300m2估计停放车辆数:23辆2、3、车位及行车通道得平面设计停车区停放形式与行车通道得确定以及各自得设计要求按照《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⑴、此次选择小车型作为地下停车场得设计依据,根据表4、1、1,可知:小型车得尺寸为(4、8×1、8×2、0)。

(此次设计采用奥迪A6得外形尺寸来计算:4、886×1、810)⑵、此次选择垂直式(90°)停车角与后退停车前进出车停驶方式,根据表4、1、5知:为5、5m,垂直通道方向得最小停车宽度We为5、3m,平行通车道得最小宽度Wd为2、4m,通车道方向得最小停车位宽度Lt2)()()(R cot )()()(]cot )[(sin R 212222e 22e 2n b l r r b r d l R e b r b c c b r S R e L L e b r Z W r r d +--=+++=++=+-++-++=-++-+=ααα式中 α=90° W d ——通车道宽度 S ——出入口处与邻车得安全距离(取300mm) Z ——行驶车与车或墙得安全距离(取500~1000mm) Re——汽车回转中心至汽车后外角得水平距离c ——车与车得间距(取600mm) r ——汽车环行内半径 a ——汽车长度 b——汽车宽度 e ——汽车后悬尺寸 R ——汽车环行外半径 α——汽车停车角度d ——汽车前悬尺寸 l ——汽车轴距 n——汽车前轮距 r 1——汽车最小转弯半径 具体数据见下表:(单位m m)⑶、 根据表4、1、4垂直式停车方式汽车间纵与向最小净距为0、5m,汽车间横向最小净距为0、6m,汽车与柱间最小净距为0、3m,汽车与墙、护栏及其它构筑物间得纵向最小净距为0、5m、横向最小净距为0、6m;⑷、根据图4、1、10与下面得公式计算行车通道得转弯宽度:r——汽车环行内半径 R——汽车环行外半径a——汽车长度b——汽车宽度e——汽车后悬尺寸 d——汽车前悬尺寸l——汽车轴距 n——汽车前轮距m——汽车后轮距 W——环道最小宽度r1——汽车最小转弯半径 r2——环道内半径R——环道外半径X——汽车环行时最外点至环道外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250mm Y——汽车环行时最内点至环道内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250mm 根据表4、1、9可知小型车得最小转弯半径为6m,这与奥迪A6得最小转弯半径相同,因此可采用爱迪A6得外形尺寸来计算行车道得转弯宽度。

奥迪A6得外形尺寸为:a=4886mm,b=1801mm,d=970mm,l=2850mm,n=1540mm,r1=6000mm,x=250mm,y=250mm、根据上面得公式得到得数据如下:(单位:mm)a b e d ln m r1X Y 4886 181 0154 250r 2r R RW3355 36 522考虑实际使用中得诸多因素,环形道尺寸应有所加大。

(在附图中已表明了各个转处得转弯半径与行车道宽度)⑸、经计算得,垂直式停车两柱子中间停放一辆车柱间最小距离为2、4+0、3×2=3m停放两辆车柱间最小间距为2、4×2+0、3×2=5、4m;停放三辆车柱间最小间距为2、4×3+0、3×2=7、8m;停放四辆车柱间最小间距为2、4×4+0、3×2=10、2m。

⑹、根据上面得规定确定停车区得停车数量与行车通道尺寸(见附图)如下:总共可停放94辆车①停车一区停车数:23辆建筑面积:300m2每停一辆车需要得建筑面积:59 m2每停一辆车需要得停车面积:23、5 m2②停车二区停车数:24辆建筑面积:323 m2每停一辆车需要得建筑面积:33 m2每停一辆车需要得停车面积:23、5m2③停车三区停车数:24辆建筑面积:323 m2每停一辆车需要得建筑面积:27、5m2每停一辆车需要得停车面积:23、5 m2④停车四区停车数:23辆建筑面积:300 m2每停一辆车需要得建筑面积:25、6 m2每停一辆车需要得停车面积:23、5 m2第三章停车场坡道得设计3、1坡道得形式坡道得设计原则:①坡道设计要同出入口与主体有顺畅得连接,同地段环境相吻合,满足车辆进出方便、安全。

②要有一定得坡度,且有防滑要求,对于回转坡道有转变半径得要求。

③有防护要求得国库,坡道应设在防护区以内,并保证有足够得坚固程度。

④在保证使用要求得前提下应使坡道面积尽量紧凑。

坡道得形式有两种:一种就是直线形坡道,另一种就是曲线形坡道。

直线形坡道得视线好、上下方便、切口规整、施工简便,但占地面积达,曲线形坡道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狭窄地段,视觉效果差,进去不太方便。

此次设计采用得就是直线形双车坡道。

(如附图所示)《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1)根据表4、1、6小型车直线形双车坡道得最小宽度就是5、5m,图中设计得车道宽度为6m。

(2)根据表4、1、7纵向坡度选用15%,高长比为1:6、67。

(3)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段,缓坡段有直线缓坡段曲线缓坡段,此次设计采用曲线缓坡段,上、下缓坡段一样,上部得缓坡段得相对标高为-1、300m(4)缓坡段得端部还要设计挡水端,同时上部要搭建拱形遮阳雨篷。

3、2、坡道得技术参数(1)根据《规范》中得图4、1、8确定曲线缓坡段得曲线半径R就是20m,则水平投影长度L=R×(i-0)/100=20000×15÷100=3000mm,垂直下降得距离H=L×i/2=3000×0、15÷2=225mm,经过上部缓坡段标高降到-1、3-0、225=-1、525m。

(2)根据《规范》中得表4、1、7选择得坡度i=15%、层高就是5、4m,则垂直下降距离R=5、4-1、3-2×0、225=3、65m,水平投影长度L=R/i=3650×(1/0、15)=24333mm,经过直线坡度后标高到-5、175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