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地区练习题一、选择题右图是南极地区图,阴影部分为黑夜。
读图完成图中a、b是我国的科学考察站,沿直线从先东北、转东南B.先西南、转西北先东南、转东北D.先西北、转西南关于两个科学考察站的叙述,白昼时间a比b短两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此时的北京时间是(0时B. 2时1.A.C.2.A.C.3.A.)C.正确的是(1 ~ 3 题。
a到b的方向是())B.正午太阳高度b大于aD. b考察站濒临大西洋20时 D. 22 时2009年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80 ° S、77° E)建成度夏站,这将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79 ° N、12° E)之后的第四个极地科考站。
图3—乙中AB 弧线表示晨昏线。
读图3,回答4〜5题。
4. 度夏站位于黄河的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 C •东北方向D •西南方向5. 如果此时北京的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则乙图所示季节A.太湖处于全渔期B.布拉马普特拉河处于枯水期C.新加坡昼短夜长D.长城沿线桃红柳绿读图,回答6〜8题。
-田界+U沖^沁弼汕——令滅绒6. 图示季节,在我国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C.渐渐风吹面,纷纷雪积身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7. 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对北极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是A.流岀北冰洋的洋流势力减弱C.有利于北冰洋地区航线的开辟8.面对石油价格的节节攀升,图中石油的能源是B.极地东风势力增强D.极地生物活动范围南扩A所在国提出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个无油国”的目标,该国最具潜力可替代A.太阳能B.地热C.潮汐能D.生物能2008年1月12日,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于当地时间11: 45 (北京时间14: 45),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一—海拔4093米的冰穹A (南纬80 ° 22',东经77° 21')据此结合图3、图4,完成9〜11题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冰穹A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向 B •该地巨厚的冰层是由于年降水量丰富,并逐年累积形成的C. 冰穹A处常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D. 南极大陆周围的海洋,从长城站开始,顺地球自转方向依次是大西洋一印度洋一太平洋10. 当科考队员成功登顶时,图3、图4中四条弧线能够代表此时地球的晨昏线形态的是A. A〜BB. C〜DC. E〜F D . S H11. 此次考察队员对冰穹A展开考察的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墨累一达令盆地的小麦一牧羊带的农民正忙于剪羊毛 B •恒河流域抗洪任务艰巨C.北欧诸国正值一年中观赏极光的最佳时期 D •天山北坡森林带以上的山地牧场牛羊成群04年7月28日北极黄河站(78 ° 55' N, 11° 56' E)正式投入使用。
回答12〜16题。
12 •我国建立黄河站的主要目的不可能是A.研究企鹅、海豹的生活习性 B .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C.获得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权利 D •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学科謎团13.若从黄河站岀发到北极点探险,其最短距离约为A.600 kmB.1 000 kmC.1 100 km14 •若从黄河站往正南方飞行,将可到达A.西伯利亚B.大不列颠岛C.斯堪的纳维亚半岛D.阿拉斯加15. 一年中,黄河站极昼持续时间大约为A.1天B.3个月C.6个月D.9个月16. 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都以高原和山地为主B.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C.气候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D •甲地以黑色人种为主18 •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D.1 200 kmA.先向西北,后向西南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C. 一直向西飞行 D •先向北,后向南飞行19 •影响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条件是A. 土壤肥沃B.雨热同期C.地形平坦D.灌溉水二、综合题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在E的_方向,若AB段劣弧为昼弧,则下列地区正处在艳阳高照的是 _。
A.堪培拉B.埃及C.巴拿马D.雅加达(2)我国北极科考队到达过C城镇,发现该地气候温度湿润,宛如我国的江南小镇,其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是该地峡湾风光迷人,其峡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E岛降水很少,但没有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_ 图中F岛国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也大,但该国环境优美,很少出现大气污染现象,主要原因2.右图为我国南、北极科考路线图,据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材料:由于北极冰层的大面积融化,北冰洋“西北通道” 已经解冻,有望未来实现通航。
“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1)我国先后到南极和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原因是什么(6分)(2)试分析“西北通道”未来有望实现通航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其开通的意义。
(4分)(3)试分析北冰洋解冻带来的不利影响。
( 6分)3.(本题共15分)2007—2008年是第四次国际极地年(IPY, International Polar Year )。
活动于2007年3月1日在法国巴黎正式启动。
全球63个国家的5万多名研究人员将开展228项科研项目,深入了解地球两极,关注人类的未来。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并制定了“ IPY中国行动计划”,其中普里兹湾一埃默里冰架一冰穹A考察计划(PANDA+划)成为IPY核心科学计划之一。
(1)填表比较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的异同点(2)2007年11月12日上午10时,“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启程,开赴南极执行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任务,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一 A (80° 22' 00〃S、77° 21' 11〃E)为我国建造第三个南极科考站选址,并为下一步建立天文台作准备。
冰穹一A至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_千米(提示: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在冰穹一A处进行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有。
(3)我国科学家提出的PANDA十划包含对海洋、冰架、裸岩、冰盖、大气和近地空间等要素的综合考察,涉及大气圈、冰圈、______ 圈和圈,观察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南极地区与全球变化的关联。
(4)研究全球变暖对两极的影响是本次“国际极地年”活动最主要的课题。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
全球变暖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下面是科学家的一些预测。
科学家预测之一: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科学家预测之二:全球洪水、旱灾等发生次数在一些地区将增加。
请你就下面的地理要素任选一项加以预测并说明预测理由。
①冰川范围的可能变化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热带气候范围的可能变化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
(5)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洞”,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_____ 。
大气圈中的臭氧主要集中____ 层,而臭氧洞的形成跟对流层高度有一定关系,请在下图中用曲线绘制全球不同纬度的对流层厚度示意图。
4.下图为(1)图甲的陆地为______ ,周围的大洋分别是E_、F ____________ 、D _______(2)在图乙地区,周围的大洲:A B C 。
(3)___________________ AC之间海域为___ 海峡,它是洋和洋的通道。
5.读右图,并回答下面问题。
(1)请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在图上用△符号标出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中山站在长城站的方向。
(3) ABC弧左边阴影部分为此时夜半球的局部,判断AB弧是.A.晨线B .昏线C .子午线D .晨昏线(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阳光直射的地理坐标是,北京时间是 _时。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亚欧大陆正受控制,印度半岛吹风。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上E点与F点的距离是0.8厘米,而实地距离约 _千米,比例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极大陆的气候特点是6.读右图填空。
(5分)⑴填出右图中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B. ____ 洲C. ______ 洋H. ______ 站⑵“中国北极黄河站”(78 ° 13/ N , 16° E)在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的_____ 方向。
⑶关于中国南极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山站位于北京正南方向B.12月22日前后长城站有极昼现象C.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向D.长城站的中国国旗一般飘向西北方向一、选择题参考答案1.C2.A3.B4.B5.A6.B7.C8.D9.D10.B11.C12.A13.D14.C15.B16.A17.B18.A二、综合题1. (1)东南(2 分)B(2 分)(2)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2 分)冰川侵蚀作用形成(2分)(3)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更小,属于湿润地区;( 2 分)地面终年被冰雪覆盖,该岛屿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矿地热资源丰富,岛内主要利用地热资源作为主要的能源,物燃料使用很少。
( 4 分)2. (1)两极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研究的理想环境,两极地区有重要的交通位置和战略资源,参与极地科考可以参与国际合作,提升综合国力,有助于研究影响我国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环境问题( 6 分)(2)全球变暖,极冰融化;缩短航程,减少费用( 4 分)(3)改变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生物生存;因通航带来污染;使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或城市( 6 分)3. (1)相同点:极暖不同点(海陆分布状况):南极地区主体是南极大陆,四周被三大洋围绕;北极地区主体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大洲。
典型动物:北极熊(北极狐、驯鹿等)(每空 1 分,共 5 分)(2)数值在1050—1100 千米均给分海拔高、空气薄,极度干燥、水汽含量极低,大气透明度好,望远镜观测几乎不受任何大气干扰(每空 1 分,共 2 分)(3)岩石圈(地壳圈)、生物圈(每空1分,共2分)(4)燃烧矿物质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毁林(任答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