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PPT课件
h
22
四、目标管理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一)含义
制定企业目标
(二)特点 (三)工作框图
目标分解、形成企业目标体系 部门、职工提出落实目标措施
执行 督促检查、解决问题
考核 评比
Plan Do
Check
总结、改进、提高
提出下一期目标 h
Action 23
2、下级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设置目标 并与上级一同审查
h
17
(三)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天时、地利、人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穷究事理,先谋后事” √“刚柔相济,德刑并用” √“义利两全,富民强国” √“知人善任,赏罚严明”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不诌不渎,上下同欲”
h
18
第三章 计划
一、概述
(一)计划与计划工作 (二)计划的性质 (三)计划的作用 (四)计划的类型
h
9
(二)管理人员的知识与技能
知识 (本科以上) 技能
技能 管理人员
高层管理者
概念技能 人际技能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技术技能
h
10
(三)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h
11
三、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性质
(二)管理学的特点
◇综合性科学(边缘性) ◇不精确的科学
◇实践性很强
◇发展中的学科
h
12
第二章 管理思想
(四)决策的业务流程(过程)
h
26
(五)决策方法
1、定性决策方法(软技术→智慧、能力、经验)
①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 ②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
2、定量决策方法(硬技术→ 数学模型、统计模型、
计算机) ⑴确定性决策方法—盈亏平衡点分析法
Q(o)=F/P-V Q(R)=F+R/P-V
序言
一、从当前的就业形势谈起
认清形势 准确定位 努力学习 把握未来
h
1
二、专业与管理学
从企业管理角度 从学历学位上讲 从考研上讲
h
2
三、讲课的指导思想
以实用性为宗旨 以培养基本能力为主题 突出实践性
h
3
四、讲课方式
h
4
五、讲课目的
h
5
六、《管理学》课程体系与内容
管理、管理者、管理学 管理思想 计划与决策 组织 领导 激励
控制 创新
h
6
第一章 管理、管理者、
一、管理
管理学
(一)对管理的界定
计划 组织 领导 激励 控制 创新
人力资源
组
财力资源
织
资 源
物力资源
组 织 目 标
信息资源
h
7
(二)管理的职能 (三)管理所要解决的矛盾 (四)管理的作用
h
8
二、管理者
(一)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
高层 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作业人员
2、法约尔 ①经营与管理 ②管理十四项
h
14
(三)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40年代)
1、霍桑试验 ①照明试验 ②划分工作小组试验 ③大规模访谈试验 ④工作场所研究
2、梅奥及其人际关系学说 ①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②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③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职工的劳动态度及 其人际关系
3、上级对目标进行必要指导 并与下级就目标达成一致
(四)业务流程
4、下级将目标付诸实践 5、上下级定期对目标的实践进展情况进行共同检查
6、根据需要 对目标进行修改、更改
7、在规定的期末 下级向上级递交简明工作报告
8、上下级共同讨论 ,查找目标没有实现原因
9、采取纠正措施
1、下级人员记录自己的职责范围 ,与上级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1、按时间界线划分 2、按制定者层次划分
3、按职能划分 4、按约束力划分
5、按形式划分
h
19
二、计划工作的程序(PDCA循环) ——“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第一阶段:计划(Plan)-计划的制定过程
1、描述组织状况,明确组织的使命与宗旨
2、评估组织当前状况(SWOT分析法)
3、制定并分解目标
4、编制具体的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执行(Do)-按照计划去执行
h
20
第三阶段:检查(Check)-将实际结果与计
划对比,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四阶段:总结、处理(Action)
7、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成绩,并对出现问题加以处理
8、对遗留问题加以处理, 并转入下一个循环
8 123 7 AP
CD
4
65
h
21
三、计划工作的方法
(一)滚动式计划方法 (二)“计划—规划—预算”方法 (三)网络计划技术方法 (四)甘特图 (五)线性规划方法 (六)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七)计量经济学方法 (八)运筹学方法
⒉按组成形式划分 ⒋按员工顺从度划分
(三)组织的作用
汇聚、放大、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交换作用
(四)组织的环境
h
30
二、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要解决的基本矛盾
(二)组织设计的目的
(三)组织设计的内容
◆职能设计 ◆部门设计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设计 ◆职权设计 ◆横向联系设计 ◆管理规范设计
h
15
(四)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
世纪40年代—20世纪70年代)
(五)管理理论最新动态(20
世纪末—?)
(六)21世纪管理展望(仅 供参考)
h
16
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一)一分为二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入世精神 √伦理中心 √重义轻利 √中庸之道 √重视名节
√勤俭传统 √廉洁意识 √家庭观念 √任人唯贤 √辩证思想
h
27
成
本
与
收
销售收入(PQ)
入
总成本(C)
固定成本(F)
销(产)量(Q)
Hale Waihona Puke h28(2)风险性决策方法—决 策树
(3)不确定性决策方法
①乐观法(大中取大法) ②悲观法(小中取大法) ③平均法(等概率法)
h
29
第四章 组织
一、概述
(一)组织与组织工作
(二)组织分类
⒈按性质划分 ⒊按社会功能划分 ⒌按利益分类
一、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
(一)早期管理思想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初)
1、亚当•斯密(英) →“经济人”观点 → 劳动分工理论
2、马基埃维利(意) → 领导者的四项基本原理
h
13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1、泰罗与泰罗制 ①工作定额原理 ②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③标准化原理 ④差别计件工资制原理 ⑤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原理 ⑥例外事项原理
10、制定新的目标 转入下一轮循环
h
24
(五)评价 (六)推广与运用 (七)设置目标及注意的事项
h
25
五、决策
(一)决策的含义
(二)决策的类型
1、经营决策、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 2、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4、定性决策与定量决策 5、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与非确定性决策
(三)决策的原则(科学、相对满意、可行 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