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线路维护总结
我国高速铁路近年发展迅速,铁路线路维修市场广阔。
高速铁路线路技术特点决定了养护维修方式的变革,按设备的状态进行必要的“状态修”,养护维修组织管理以“修养分开”为目标,鼓励专业维修维护公司的发展,注重线路维修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适应高速铁路的养护维修。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最多、运营速度最高、在建高速铁路规模最大的国家。
对于《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岗位》这本教材。
全书分七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作技能。
理论知识主要内容为:安全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实作技能主要内容主要为: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包括:常用仪器及工具,线路、道岔检查及作业,线路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等专业技能知识。
下面我就针对本书理论知识和实作技能进行总结。
一、理论知识
1、安全知识:高速铁路工务安全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行车不施工、施
工不行车”的原则,实行天窗修制度。
严格作业纪律和
劳动纪律,突出设备检查和分析环节,严检慎修,满足
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确保行车和人身
安全。
实行高速铁路工务从业人员资格准入管理和持证
上岗制度,饭高速铁路工务从业人员应经过培训、考察
考核,并取得相应资格,具备相关任职资格条件后方可
上岗。
凡上道使用涉及行车安全的小型养路机械、机具
及防护设备应专管专用,专人负责上道登记和下道清
点。
未设置安全装置、未经产品认证或状态不良的,严
禁上道使用。
同时应加强对小型养路机械、机具的日常
检修和定期检查,时期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铁路单位应
根据高速铁路实际情况,制定工务设备故障处理的各种
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线路备用轨料应在车站范
围内码放整齐,并置于两侧的封闭栅栏内。
工务部门需
开行轨道车、大型养路机械等路用列车时,应事先提出
申请,经调度所值班主任批准。
劳动作业安全应注意人
身安全、电气化安全、劳动保护、安全用电、防暑防寒
作业。
2、专业知识:高速铁路轨道刚度、基础变形控制、高速道
岔、精密控制测量、轨道电路传输及综合接地等关键技
术得到较好的解决;与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虽取消
了道砟层,但仍延续了有砟轨道层状结构体系,实现垂
向荷载逐层传递和扩散这一特征,且依靠其作为结构物
的优势,具有更好的结构连续性和刚度均匀性;道岔是
线路的薄弱环节,对高速铁路而言,速度目标值的提高、
线间距的加大,传统的道岔结构应经不能适应高速铁路
的需要,需要在道岔平面线形、尖轨和新轨转换理论,
转辙器和摺叉结构、电务转换安装装置、道岔动力学仿
真分析、道岔的施工工艺装备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为
适应高速铁路运营要求,应做好高速铁路轨道线路设备
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技术水平,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
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要求,保持高速铁路轨道耐久性。
3、相关知识: 高速铁路系统由土建工程、牵引供电、列车
运行控制、高速列车、运营调度、客运服务及防灾安全
监控等子系统构成。
土建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设计
线路、站场、路基、桥涵、轨道、建筑和环保等专业工
程;牵引供电系统为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提供稳定、高质
量的电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为高速列车安全、高密度
运行提供保证;高速列车系统是高速铁路的海信技术装
备和实现载体;运营调度系统是完成高速铁路运输组织
特别是日常运营的根本保证;客运服务系统是处理与旅
客服务相关事件的系统,具有统计分析功能,为管理层
提供决策依据;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提供有关防灾数据,
为列车运行计划调度、行车控制提供依据,保证列车正
常运行。
二、实作技能
1、基本技能:电子轨距尺是高速铁路现场职工检查线
路道岔的常用工具,高速铁路长钢轨焊缝接头平直度对
行车安全和旅客舒适度影响较大,电子平直尺能有效测
量钢轨焊补、接头以及绝缘轨接头的平顺度。
高速铁路
使用扣件是调整轨道几何尺寸的重要组件,特别是无砟
轨道取消了道砟层,代之以刚性或半刚性道床,原来有
道砟提供的弹性,方便调整轨道几何行位的功能须有扣
件实现。
2、常用仪器及工具:电子水准仪、全站仪、轨道测量
仪和电子平直仪。
3、线路、道岔检查及作业:线路检查分动态检查和静
态检查,以动态检查为主,做到动、静态检查相结合。
作业前,应对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作业方案。
作业方案应明确质量要求和安全措施,并应经批准。
现
场作业负责人应确定作业范围和作业量,作业人员应按操作规程使用作业机具。
作业后现场作业负责人应组织质量回检,填写作业日志。
对道岔的检查是对轨距、水平(超高)高低、轨向、支距、查照间隔、道岔各部位间隙等进行精确测量。
轨道精调应遵守“先高低,后水平”,“先轨向,后轨矩”的原则。
钢轨打磨分预打磨、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
钢轨预打磨应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
钢轨预打磨性周期按通过总重和钢轨运用状态确定。
道岔钢轨打磨周期应与正线钢轨打磨周时进行修理性打磨。
打磨尖轨、辙轨、基本轨轨头作用边压塌产生的肥边,使基本轨与基本轨密贴,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护轨轮缘槽和辙岔咽喉、轮缘槽宽度符合标准,保证行车安全。
4、线路设备故障应急处理:高速铁路公务设备故障主要指
钢轨折断、道岔故障、检查车(轨道检查车、综合检查列车)。
当高速铁路发生设备故障或自然灾害时,有关单位应立即向列车调度员汇报。
当工务人员作业发现设备故障或自然灾害是,作业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故障或自然灾害处理,并向调度所联络员报告,同时向工务段调度报告。
工务段调度立即向工务处领导、综合设施调度和值班段长报告。
工务段值班段长立即组织检查、抢修。
三、学习心得
1、我国铁路线路维修主要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
合,修养并重”的维修原则,按照设备技术状态的
各种变化不同程度地进行相应的维修工作。
线路检
测以人工检查为主,轨道检查车主要负责线路的动
态检查。
铁路线路的维修按周期有计划地进行,分
为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2、高速铁路线路设计标准具有平面半径大、纵向坡度
小、桥隧比例大和设计标准高、普遍采用整体道床、
无缝线路、长钢轨铺设、提速道岔,采用全立交全
封闭运行。
线路稳定、平顺、沉降少、地质病害少,
对线路状况和材料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高速铁路
的技术和运行特点决定了其线路维修方法和模式
不同于普通铁路。
3、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的主要特点是按设备的状
态进行必要的适度维修,即“状态修”。
以线路设
备运用状态为基础,通过监测手段来掌握线路设备
的工作状态,对照状态标准分析确定线路设备是否
处于正常状态,在线路设备状态临近失效控制线但
尚未出现故障时,进行适当和必要的维修,做到既
不失修也不过剩修,避免养护维修中的盲目性,使
设备始终处于可靠受控状态。
我国的线路检测依然
是以人工检查为主,轨检车、车载添乘仪所测得的
线路质量信息要经过工区检查、车间汇总、报段整
理后才能用于指导养护维修,时效性低、误差多,不能满足设备综合分析的需要。
因此如何做到线路
状态信息检测工作的定性监测与定量检测相结合,加快信息传递是我国线路检测应该重点考虑的问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