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益项目方案活动策划书范文

公益项目方案活动策划书范文

公益项目方案活动策划书范文a;公益活动既是一种个人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双重意义。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公益项目方案活动策划书,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公益项目方案活动策划书1为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扶危济困、互助进步的传统美德和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帮助更多的寒门学子圆梦大学,结合_县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困难职工家庭中2020年应届高考大学新生为重点资助对象,启动实施“扶贫扶智--_县2020年脱贫攻坚助学活动”,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扶贫扶智助学圆梦二、资助对象1.“全国扶贫业务管理子系统”建档立卡户中2020年高考考入国家大专及以上并被录取的大学新生;2.建档困难职工家庭中2020年高考考入国家大专及以上并被正式录取的大学新生。

三、资助标准根据募集资金确定资助标准。

四、申请条件1.家庭确实贫困,且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或困难职工家庭中2020年应届高考录取的大学新生;2.遵纪守法,品学兼优;3.未获得其它奖学金、助学金资助,实际入学的大学新生。

五、申请程序8月10日前,符合申请条件的大学新生填写对应申请表、提供相关材料到对应单位进行申请。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大学新生1、个人申请。

通过_县政府网_公告栏下载并填写《“扶贫扶智--_县2020年脱贫攻坚助学活动”助学金申请表》,也可向所在学校资助中心或乡镇团委领取申请表。

填写完整后,将申请表、录取通知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建档立卡证明复印件交到所在乡镇团委,由乡镇团委统一收集上报,原则上不接受学生个人到县扶贫办、县教体局加盖公章。

2、初审汇总。

各乡镇团委统一收集汇总并填写《“扶贫扶智--_县2020年脱贫攻坚助学活动”学生基本信息统计表》,并提交乡镇扶贫办初审公示后,将统计表及每名学生的申请表、录取通知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建档立卡证明复印件交到团县委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团县委邮箱_3、核查审定。

经县教体局资助中心查询录取情况、核对学生身份信息,县扶贫办信息中心核准建档立卡贫困情况后,确定拟资助对象,提交“扶贫扶智——_县2020年脱贫攻坚助学活动”领导小组予以审定受资助人员名单。

4、资金发放。

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对象进入助学档案,助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委托有关单位,采取银行转账集中发放的形式发放助学金。

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大学新生向监护人所在单位工会组织提交资助申请,并填写相关申请表格。

各单位将登记表、录取通知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家庭情况说明等相关证明材料一并报送至县总工会帮扶中心,电子版发送至_。

经县总工会审核公示后,提交“扶贫扶智——_县2020年脱贫攻坚助学活动”领导小组予以审定受资助人员名单,由县总工会统一发放助学金。

六、活动安排宣传发动各乡镇、各单位及各帮扶责任人要针对贫困学子家庭的实际困难,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展现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报道他们渴望用知识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积极发动身边爱心企业、社会团体、杰出人士捐资助学,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广泛传播“扶贫扶智”活动的思想理念,引起社会共鸣。

组织实施各乡镇、各相关单位要积极行动、密切配合,凝聚力量,形成合力。

县委宣传部负责活动的宣传和典型事迹及人物的报道。

县委统战部统筹活动的开展,整合各部门助学资金,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筹集善款。

县工商联负责积极动员爱心企业及个人踊跃捐助善款,做好捐赠资金的管理、拨付等工作。

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单位积极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资助学,组织受助学子与资助方座谈、爱心企业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组织开展假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丰富圆梦助学内容。

县扶贫办负责审核学生家庭建档立卡情况。

县教体局负责受助学生入学情况及相关信息审核。

_高中、_一中等高中要广泛宣川,建立受助学生信息库,及时更新学生信息,做好本校受助学生助学金及时全额发放,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等。

县文广新局、县文联协同各单位负责筹备相关节目,举办助学金发放仪式。

各乡镇根据学生录取情况及时、准确、快速地核定资助对象的相关信息,建立受助学生档案。

总结深化举办助学金发放仪式,表彰爱心企业,帮助受助学生表达圆梦心情、讲述感恩心声。

各乡镇、潢高、一中等高中以“六个一”为载体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长期关注受助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受助学生坚定信念、懂得感恩。

七、活动要求统一活动,务求实效。

各乡镇、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行动,统一主题,统一口号,统一步调,确保“扶贫扶智——_县2020年脱贫攻坚助学活动”取得实际效果。

注重宣传,扩大影响。

充分发挥主要媒体的宣传优势,利用微信群、微博、网站、报纸、电视等载体,大容量、高密度地开展“扶贫扶智——_县2020年脱贫攻坚助学活动”主题宣传活动,解读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家庭贫困的大学新生面临的困难,凝聚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的关爱,有效引导社会爱心人士和单位伸出援助之手,协助解决贫困大学新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发掘典型,展现形象。

充分挖掘家贫志坚的优秀学生典型,以寻访励志故事为主,真实反映当代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状态,通过捐资助学、捐岗助学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争取各界爱心人士和单位的支持。

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感人故事和事迹、助学典型要大力宣传报道,树立助人自助的公益理念,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新风。

明确职责,严明纪律。

各乡镇要及时广泛宣传,各帮扶责任人要积极协助申报,确保不漏一人,上报信息必须层层把关、层层负责。

8月10日之后一般不再受理助学申请。

各有关单位务必保证受助方信息真实,数据准确,不泄露个人信息。

募集的捐款均通过_县企业扶贫协会进入全县统一的助学平台,要加强资金管理,自觉接受监督,确保爱心善款专款专用、捐资工作公开透明、资金拨付安全快捷。

爱心互动,回馈社会。

受助学生要客观正视目前存在的困难,自觉树立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同社会各界一同树立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的信心,用优异的表现回馈社会关切。

公益项目方案活动策划书2一、指导思想为在我校师生中进一步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树立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新观念,积极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构建和谐教育,进我校研究决定,结合今年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在我校师生中开展扶残助学募捐活动。

二、活动主题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

三、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五、活动时间5月4日——5月13日六、活动安排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并制定方案。

2、学校在醒目处挂出宣传横幅,并利用晨会时间宣读扶残助学倡议书。

3、各班办一期以“节省一天零花钱,资助残疾小伙伴”为主题的黑板报。

4、各班组织募捐。

5、各班召开募捐主题班会。

6、学校举行募捐仪式,然后对本次募捐活动进行小结,表扬在本次募捐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主办单位:赞助企业:媒体支持:活动背景一、活动意义和目的二、活动介绍本次活动主要走访核实纳雍、赫章、双山等地共计一百六十位贫困学生资料,为接下来的爱心资助做准备。

1、计划目标:第一次行动计划帮助毕节市七所学校160名贫困学生,解决128000。

00元以上学费问题。

第一批顺利开展后,将陆续开展第二批、第三批等,逐步帮助到更多的贫困学生。

2、活动形式:一对一助学将作为毕节市义工联合会一个品牌项目长期延续下去,本活动主要由义工联合会的志愿者深入贫困地区核实收集贫困学生资料,再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对其进行一对一或许一对多进行捐助。

3、活动执行:4月7日到4月12日招募志愿者15名;4月13日到14日培训,4月19日到4月20日活动实施。

4、实施阶段:共计分为三组进行,第一小组由吴智红带队五人在赫章开展家访核实,第二小组:杨显淼带队5人在双山三所小学进行家访核实,第三组肖志明带队五人在纳雍进行家访核实。

5、活动经费:一、活动背景:在中国农村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贡献,但是作为子女的他们却被留在了农村家里,一年难得跟父母见次面。

同样在内地城市也有这么一批儿童,他们的父母双双在外奔波,生理和心理正在成长需要父疼母爱的他们集中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根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调查显示,由于父母均外出打工,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远远不能尽其作为监护人的义务。

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主要表现在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很容易出现“三多”和“三缺”问题: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无人监护多失爱;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

“留守儿童”问题成了为基础教育和社会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以上分析尽管不尽全面,但是足以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视。

就有这样一个组织走进了“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她就是红十字会。

“留守儿童”问题深深地牵动着红十字的心。

红十字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宗旨,以最易受损集体为服务对象,开展各种相关志愿活动。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红十字会做了大量的工作,派遣相关人员深入其中了解实际情况,调查这些孩子问题的存在以及策划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

红十字会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展开相关活动,尽努力帮助这些孩子。

红十字会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以及当地红十字青少年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孩子们参观世园会、古城西安,让他们感受新时代的气息以及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开展儿童趣味运动会以及儿童才艺比赛活动,让孩子们体味童年的快乐,享受生活的美好;到儿童们的家里送温暖,让他们体味爱的含义;组织厨艺大赛,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等等相关活动。

二、活动目的:1、关爱农村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号召社会各界关注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3、为社会有爱心的人士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4、通过志愿活动,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新知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给他们送爱心,送关怀,从而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5、发扬红十字会的宗旨,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心,责任心,为他们将来做国家的合格接班人而打好结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