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老龄化问题综述

社会老龄化问题综述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

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直接原因



出生率下降 死亡率下降 平均预期寿命延长

根本原因


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 人口老龄化最先发生在产业革命后的欧洲

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历史
1865年:法国(革命;帝国战争;低出生率) 1890年:瑞典(福利国家;老人王国) 一战后: 英国,爱尔兰,德国 二战后: 美国,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 苏联,日本等 1996年:全世界进入老年型社会
人生的三个阶段 财富的提前支付和事后回归(税收调节) 代际利益冲突(供养系数) (郭于华《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 发达国家:退休金和老年保障(公共转移) 我国城镇:离退休金(货币)(公共转移) 我国农村:子女赡养和本人劳动(实物)(私人转移)

老年人参与收入分配的方式
– – –
我国的老年人口贫困问题-社会角度

现代农村中代际交换逻辑的变化
– –

郭于华《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

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 –
经济权力结构的变化 女性获得部分家庭权力 社会舆论压力减弱,社会评价体系改变 民间信仰的失落 中共建政;土改;妇女解放;瓦解宗族体系;饥荒; 改革开放 影响代际关系改变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国家力量

城市社区医疗保健站(50%以上) 农村合作医疗(70.3%×61.6%)
欠发达农村养老状况分析

河南省计划生育干部学院1999年(n=2500) 老年农民收入低

平均年收入1085.3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864元 子女赡养:55% 自己劳动:38.9% 个人储蓄:6.2%
收入来源
河北XY村:赡养老人问题上的代际冲突现实 方法:人类学 深度访谈 目标:社会学 社会运作变迁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方向:从底层的、微观的现实生活开始,最终获 得对较深层规律的认识
郭于华《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

传统社会中的代际交换逻辑



内容和形式:物质;仪式;情感;文化资本;象征 规则和特征:情感联系;道德制约;良心估算;社会 评价;延迟回报;伦理等级性 公平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中 公平观念依然存在 双方所重视的交换资源有了分歧:先赋;获致 村、乡镇级公共机构的介入

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
– –

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 –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世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发达国家



劳动力缺乏;供养系数大;劳动力成本高 社会保障压力大,影响扩大再生产 支出储蓄增多,不利于资本形成

发展中国家

– –

进程滞后,2025年才达到发达国家1950年水平 老龄化速度却比发达国家快 经济不发达,人数多,老龄问题更难解决
– –

– –

欠发达农村养老状况分析

农村社会福利的严重缺失

我国社会福利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1980s:0.05%~0.06% 1990s:0.04%
– – –
1999年全国农村福利机构收进老人:64万人 1999年全国散居在农村的五保老人:300万人 农村供养资金来自乡村提留,保障水平地区差距大 贫困地区年人均仅100元
社会老龄化问题综述
微研一 林晓慧 04/07/2004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

我国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联合国 1956年 《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含义》
– –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14岁及以下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30%以下 老少人口比例在30%以上 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庞大:世界第一
年份 我国60岁以上人口总数 占世界老人总数比例 1950 4160.7万 13.40% 1990 9935万 21.00% 2030 32845万 26.00%

今后40年内老龄化速度快,来势猛
– –
年平均递增3%,远高于总人口增长率1.68% 老龄率从7%上升到14%只需要25年(日本26年)


– –


我国目前有1/3的老人相对贫困;500万老人绝对贫困 不同层次的贫困、贫困的四种测量方法 老年贫困的理论解释(五个角度) 我国贫困老年人口的现状(使用多种测量方法) 老年贫困的现实原因分析 政策建议(家庭养老;社会保障税)
我国的老年人口贫困问题-经济角度

人类劳动成果的代际分配




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老年型国家和地区分布(1999年)

– – – – – –
总数:62/193 欧洲:37/43 亚洲:11/48 南美洲:9/32 北美洲:2/3 大洋州:2/14 非洲:1/53
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再生产类型

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
– –
采集、狩猎经济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增长率;平均寿命很低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经济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增长率;平均寿命稍增 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工业、后工业经济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平均寿命延长

这些变化与国家力量基层运作之间的关系
– –
参考文献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老龄化不容忽视的几个社会问题》张卫平 河南大学学报 Vol.43 No.4 Jul.2003 《北京市老年人健康与医疗状况分析》 梁宏 市场与人口分析 Vol.9 No.1 Jan.2003 《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熊必俊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年 《人口社会学》 胡伟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2001 《21世纪中国人口系统模拟与决策》 尹文耀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中国人口普查》国家统计局 1997

老年人和家庭的关系



地位和角色 “421”结构下,独生子女如何照顾多位老人? 无子女老人



老年人的婚姻 老年人的社会心理(衰老和生死观念) 女性老年人权益(农村、孤寡;歧视、虐待) 安乐死问题
北京市老年人健康与医疗状况分析

北京市老龄研究中心1999年 文化程度低


小学及以下程度,有阅读困难:70%以上 大专及以上:不到10% 低于199元:15.8% 200元~499元:21.2% 500元~999元:46.4% 高于1000元:16.7%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199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80美元 智利4740美元 韩国8490美元



不规则性和累进性 城乡发展不平衡

部分农村老龄率反而高出城市
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劳动年龄人口出大于进,劳动力不足
– – –

上海“青年人赤字” 北京2010年 全国2022年 供养系数在2020年将超过0.6,2050年超过0.8

美国“老人属”;日本“总理府老龄问题研究室”


调整人口政策,鼓励生育(!) 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推迟退休年龄(!)

提高领取退休金的法定年龄;限制提前退休;弹性退 休;非全日制工作;禁止在就业方面歧视老年人


终身教育,对老年工人进行培训 吸收国外移民(!)
我国的老年人口贫困问题

于学军 陈功《中国老年人口贫困问题研究》


健康状况良好:43.4% 健康状况很差:26.6% 性别:男高于女(寿命;敏感度) 受教育程度 居住地区(城市医疗条件) 经济状况(退休前单位类型;医疗费支付形式;2倍) 子女孝顺状况

影响健康自评的因素
– – – – –
北京市老年人健康与医疗状况分析

70%认为看病困难


– –

经济困难57.7%;22.1%老人年医疗花费超过2000年 手续繁琐;行动不便;交通不便; 报销不便;公费医疗和大病统筹的拖欠(公有制企业) 指定医院不自由;挂号难;住院难; 附近没有好医院(郊区)

供养系数上升,劳动力成本提高

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退休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支出加大
– – –

1997年:2068.3亿元 2030年:73219.5亿元 2050年:182195.2亿元 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

把老龄问题纳入国家发展计划
Thank You
The End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历史

1950年以前

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年龄结构年轻 从年轻型经过成年型,向老年型人口结构过渡 计划生育 三峰三谷

1950年以后
– –


统计数据来源: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年份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供养系数 1953 36.3 59.3 4.4 0.685 1964 40.7 55.7 3.6 0.795 1982 33.6 61.5 4.9 0.626 1990 27.7 66.7 5.6 0.499 2000 22.89 70.15 6.96 0.4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