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乌鞘岭隧道监理规划二版

乌鞘岭隧道监理规划二版

监理规划一、工程项目概况:(一)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乌峭岭隧道位于祁连山东北部中高原区,隧道进口以南为庄浪河河谷区,以北为古浪河及其支流龙沟河河谷区,隧道经过乌峭岭–毛毛山高山区。

2、气象特征:隧道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气候属中温带干旱气侯区,垂直分带性明显、气温寒冷,日温差大、阴雨风雪冰雹天气多变,冰冻时间长,降雪初冬期为每年的九月至次年的六月。

年平均气温-0.1-1.50C,瞬时最大风速29m/s,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2.0m。

海拨高程2900-3600m,地震基本烈度八度。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地层岩性:地层岩性复杂,其分部主要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

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三叠系、志留系、奥陶系等,并伴有加里东晚期闪长岩体的侵入。

2、地质构造:隧道位于北祁连优地槽褶皱带内,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

本标段内隧道穿越F4、F5两条断层。

3、水文地质特征:隧道进口端为中等富水区,特别是受两条大的断层影响,预计右线隧道最大总涌水量为9621.8m3/d,左线(平导)隧道最大总涌水量为16114.8m3/d,在断层破碎地带有涌水的可能。

4、不良地质:不良地质主要为有害气体,以N2、CO2、O2等解吸气为主。

5、特殊岩土:隧道通过地段的特殊岩土主要有膨胀岩和湿陷性黄土。

(三)乌鞘岭特长隧道的工程概况:1、概况:乌鞘岭特长隧道长20050m,为国内最长的隧道,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线间距40m,纵坡均为-11‰。

本标段隧道长2×9.065.km,施工长度占整座特长隧道长度的45.21℅,横通道21个,其中施工横通道5个,最大埋深约1100m。

道床为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超长无缝线路。

施工段均位于反坡的直线上。

2、隧道洞门: 隧道洞门下挖设置,采用整体式柱式洞门形式,内轮廓为马蹄形,模注钢筋混凝土。

3、右线隧道:右线隧道入口轨面设计高程2664.8m,较左线高出0.56-0.72m。

洞身穿越不同级别围岩Ⅲ级、Ⅳ级、Ⅴ级、Ⅵ级长度不等,分别占本标段隧道长度的比重不同,钻爆法施工。

初期支护按不同的围岩级别分别采用。

其中Ⅲ级围岩初期支护拱部设系统砂浆锚杆钢筋网喷混凝土,Ⅳ-Ⅴ级围岩初期支护为拱墙设系统砂浆锚杆、钢筋网、格栅钢架1榀/m、喷混凝土;Ⅴ级围岩拱部设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二次衬砌为模注混凝土。

Ⅵ级围岩初期支护拱墙设中空注浆锚杆,钢筋网,全断面设钢架1.5榀/m ,拱部设R32N锚杆超前注浆加固,锚杆长4m,间距0.4m,纵向每2m 一环;拱墙设系统锚杆,锚杆长3.5m,间距0.8×0.8m,按梅花型布置;设Ф8钢筋网,间距20×20cm;全断面设1.5榀/m的型钢钢架,二次衬砌为钢筋混凝土。

隧道洞身一般地段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以喷、锚、网为主,二次衬砌为模筑混凝土衬砌,断层破碎带结合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检算,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

洞身YDK163+600-YDK164+700段,地层呈泥岩、砾岩、砂岩互层状,成岩差,泥岩含砂岩,遇水易软化崩解,具膨胀性,属膨胀岩,Ⅳ、Ⅴ级围岩。

基岩裂隙水发育,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

洞身YDK166+110—YDK170+140段,地层以砾岩为主,砂岩夹页岩及薄煤层,呈不等厚互页层状,存在有害气体的可能。

洞身YDK170+290-YDK170+840、YDK171+000- YDK171+300段分别通过F4、F5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

地层主要由碎裂岩及断层泥砾组成,断层带为Ⅴ-Ⅵ级围岩,影响带为Ⅳ级围岩。

构造裂隙水发育,涌水量较大,可能发生涌水、围岩失稳等地质灾害。

4、左线隧道:左线隧道施工前期为平行导坑,后期扩挖为左线隧道。

平导中线位置与左线隧道中线重合,坑底纵坡与正洞纵坡一致,标高比左线隧道轨顶面低83cm,断面净空尺寸4.8m×5.75m(宽×高),支护考虑其后期扩建为左线隧道的因素,采用锚喷网为主的支护体系,Ⅴ级围岩辅以钢架支护,考虑施工时间长,备用临时支护钢架;Ⅵ级围岩一次建成左线隧道。

5、轨道及道床:隧道内轨道类型按重型轨道标准设计,预留特重型轨道条件。

道床采用弹性支承块整体道床结构。

6、辅助坑道:在招标文件中,距左线隧道进洞口5575m的DK168+750处为隧道通风而设的内径Φ300、深315m的竖井,位于两线中间,采用施工支护喷锚、模筑混凝土衬砌。

根据工期需要,本标段内目前已取消竖井,增改为7 座斜井。

其中,在右线设1号,3号,5号,7号斜井;在左线设2号,4号,6号斜井。

标段内隧道共有9个工作面施工。

7、环保、水保: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本标段进口出碴106×104m3,弃碴占用旱地252亩,其中复垦220亩,绿化20亩。

(四)本工程主要特点:1、工期特点:施工周期短,2003年3月1日开工,右线2005年7月1日完工,工期28个月;左线2006年月日完工。

2、施工特点: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右线正洞开挖Ⅴ、Ⅵ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Ⅵ级围岩必要时留核心土;Ⅱ、Ⅲ、Ⅳ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衬砌采用先墙后拱法,仰拱应尽量超前施作。

左线(平导)Ⅴ、Ⅵ级围岩地段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其余均采用全断面开挖。

本标段有4个承包人分别施工,干扰大;进口施工作业面狭窄,工序交叉循环;施工高峰时有9个掌子面(不包括横洞),9个洞口出碴、进料,运输量大。

3、通风特点:在正洞与斜井未贯通前,各施工洞口采用独头压入式通风,特别是3号,4号,5号,6号,7号斜井,施工段落长,局部地段夹含薄煤层,施工通风尤为重要;正洞与斜井、斜井与斜井连通后之间形成混合通风;右线贯通后,扩建左线隧道时采用巷道式通风。

4、排水特点:反坡施工,反坡排水。

设置多级泵站接力排水,左线正洞、右线正洞、7座斜井各自设置抽水系统,横洞内设集水井。

进口端700m 设置双层盖板保温水沟,洞外设保温出水口。

5、防水特点:初期喷锚混凝土与二次模筑混凝土之间设EVA防水板,侧沟部位设Φ5cm的纵向盲沟与拱墙环向所设的透水盲沟三通连接。

在施工缝处设橡胶止水带。

在F4.F5断层破碎地带有突然涌水的可能,最大涌水量右线9621.81m3/d、左线16114.78m3/d。

6、供水、供电特点:用电、用水由外界供应,用量大。

临时给水管路长,冬季易冻管,设置高山水池点多;9个工作面供水,相互干扰大。

架设10kv临时电力干线6.0km,维修工作量较大。

7、环保、水保特点:由于施工所在地区位于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施工面多,弃碴场地分散,运输便道长,排污水源点多等因素,所以对环保、水保质量要求高。

二、监理工作的范围和监理目标(一)监理工作的范围本标段有施工一标段和施工二标段。

工程范围和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所示。

工程范围和主要工程数量表(二)监理目标1、投资管理控制目标:严格工程计量,控制工程变更,努力减少索赔,使工程投资控制在合同约定的范围之内。

根据设计图纸、现场环境和地质条件,充分发挥本公司监理人员多年从事勘察设计和工程监理的经验,积极参与优化设计活动,主动为减少投资、降低造价献计献策。

2、质量管理控制目标: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按照国家铁道部有关工程验收及评定标准,建立、完善、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优良率达到90%以上,隧道工程达到不渗、不漏、不裂,并满足本工程项目创优规划要求,确保部优,争创国优。

3、进度管理控制目标:以合同约定的建设工期为总目标,积极组织、配合各参建方按合同工期及进度目标进行控制,并适时满足分阶段工期要求和委托人的工期调整要求,审核承包人的年、季、月进度计划,掌握进度动态并及时传递进度处理信息,确保实现工期总目标。

4、合同管理控制目标:合同管理法制化,硬化合同管理,兑现合同承诺,自觉履行《监理合同》,监督承包人全面履行《施工合同》。

5、信息管理控制目标:信息管理网络化,工程管理数据化,归档资料真实化,及时上报下达工程建设的各类信息,为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保障。

6、关系协调管理目标:关系协调制度化,以各类合同和有关纪要、文件、法规为依据,公平、公正地协调好委托人、设计、承包人等各方面的关系。

7、环保、水保控制目标: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有关环保水保的要求,接受社会监督。

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严格执行《铁路环境保护设备竣工验收的规定》,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六部委《关于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的通知》的精神,争取环境保护创优良。

8、文明施工、安全管理控制目标:督促检查承包人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措施,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设备、质量事故以及其它重大事故发生;同时督促承包人作到场地文明、生活文明、施工文明,杜绝野蛮施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要求的内容,进行现场施工监督。

三、监理工作的依据:1、国家和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2、国家和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对本工程项目的批复文件和设计文件;3、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的委托监理合同文件;4、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及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签订的工程建设承发包合同文件及材料设备供应合同文件。

四、现场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规模、人员配备计划、岗位职责:(一)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规模1、根据该项目监理工作特点,设置铁一院监理公司乌鞘岭隧道监理站,为公司派驻现场的监理机构。

2、监理站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

在2004年5月前任命高级工程师史振华为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2004年5月后根据工作需要任命刘光福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杨晓宇、刘梦然为副总监理工程师。

3、监理组织机构框图及各职能部门设置情况(1)、监理组织机构框图:监理组织机构框图(2)各职能部门设置情况:根据本项目《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及《兰新线兰武段增建第二线乌峭岭特长隧道工程监理规则》的要求,结合工程特征,监理站拟设总监办公室、三大控制室、合同管理室、环保监理室、监理试验室、信息文档室、后勤管理室等职能部门。

同时设置第一监理分站分管右线隧道,第二监理分站分管左线隧道,路基桥梁监理分站分管入口段路基桥涵,分站下设监理组。

监理站把监理合同中赋予监理单位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基本监理工作分解到各部门,使其按各自的职责及权限对施工的全过程监理实施动态管理。

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如下:(3)、总监办的职责与权限1)根据合同文件,制定和完善工程项目的监理规章制度、监理办法和各种监理程序,统一协调管理整个工程项目的监理业务,并检查其落实和执行情况。

2)对各职能办公室的报告和文件进行研究和批准,包括支付证明、工程变更、工程延期、费用索赔及重大技术、合同等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