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师范大学1998-2014中国古代文学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1998-2014中国古代文学真题

南师1998中国古代文学之唐宋文学试卷一、名词解释(40分)1.上官体2.河岳英灵集3.韩孟诗派4.变文5.宋诗纪事6.瓦舍勾栏7.贺梅子8.乐府指迷二、论述题(60分)1.以唐诗名篇为例,评述唐诗艺术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

2.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取得了哪些重要的艺术成就?对后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作概括阐述。

3.在宋诗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要体(风格)、派(流派),逐一加以详述。

4.在唐代“古文运动”的基础上,宋代古文在题材、体式、语言、风格诸方面都有所变化与发展,以“唐宋八大家”作品为例,加以阐述。

南师1999中国古代文学之先秦汉魏六朝唐文学试卷一、名词解释(20分)1.风雅颂2.春秋笔法3.建安风骨4.宫体诗二、简答(35分)1.《庄子》的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在哪些地方?2.楚辞对后世文学有何影响?3.汉大赋有哪些基本特征?4.概述初唐的诗风改革?5.高、岑的边塞诗有何不同?三、论述(45分)1.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以为如何?2.说说律诗的发展过程。

3.中唐诗坛有哪些重要诗派?各有什么特点?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1.《毛诗序》2.《陌上桑》3.传奇4.歌行5.公安派6.李长吉7.“建安风骨”8.“永嘉四灵”9.〈剑南诗稿〉10.〈古诗源〉11.〈文明小史〉12.复社13.〈登徒子好色赋〉14.春秋笔法15.四书五经16.永明体17.上官体18.易安体19.韩潮苏海20.马二先生简答:1、〈楚辞〉中除〈离骚〉外还有哪二十多篇被基本公认为屈原的作品?〈离骚〉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2、白居易倡导”新乐府“,有哪些具体的理论主张?3、与前人相比,苏轼词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元杂剧在体制形式上有那些主要特征?5、龚自珍的诗内容和艺术上主要有那些特色南师2000年中国古代文学之唐宋文学试卷一、标点下面这首词,并标出平仄和韵脚(7分)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二、解释下列名词(20分)1.韩孟2.曲子词3.西昆体4.江西诗派三、简答(28分)1.律诗有哪些基本特征?2.在古文运动中韩愈有何主张?3.李商隐的七言律待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4.柳永在词的发展上有哪些贡献?四、论述(45分)1.概述初唐诗歌的发展与演变。

2.试比较苏辛词的异同。

3.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200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卷文艺学专业512中国文学史知识一、简释(3*20)1、赋、比、兴2、《楚辞》3、“劝百讽一”4、《古诗十九首》5、《七发》6、“疾虚妄”7、抒情小赋8、《世说新语》9、“徐庾体”10、边塞诗派11、“歌诗合为事而作”112、“陈言务去”13、“郊寒岛瘦”14、“江西诗派”15、《白石词》16、“临川四梦”17、拟话本18、《陶庵梦忆》19、《闲情偶寄》20、“诗界革命”二、问答(选作五题,每题八分)1、试述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请具体分析陶(渊明)诗的独特风格。

3、怎样理解杜诗的“沉郁顿挫”?4、辛弃疾词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5、如何认识《西厢记》在艺术表现上最突出的成功之处?6、蒲松龄将花妖狐魅人格化,意欲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200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卷文艺学专业512 中国文学史知识一、填空(20)1、《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志着东汉赋风转变的作品是张衡的《_______》。

3、“阮步兵”是魏代作家_______。

4、《文选》的选文标准是“_______、_______”。

5、“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三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唐时期“韩孟诗派》的“韩孟”是指_______和_______。

1、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名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

”2、在北宋词坛“欧晏”并称,“欧晏”是指_______和_______。

3、明代拟话本最著名的是冯梦龙的“三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小说集。

10、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名词(20分)1、永明体2、辛派词人3、南戏4、桐城派三、简答下列问题1、楚辞对后世文学有哪些影响?2、曹操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3、白居易的诗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柳永的词有哪些特点?5、简析《西厢记》中红娘的形象。

6、《水浒传》的语言有何特色?古代文学科目:中国文学史(2003年)一、解释(5*10)1.春秋三传2.永明体3.转益多师是汝师4.梦窗词5.行卷6.文起八代之衰7.四声猿8.榜眼9.公安派10.程乙本二、问答(25*4)1、你是怎样看待《诗经》艺术成就极其影响的?2、举例说明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3、你是如何评价《西厢记》中人物形象的?4、你是怎样看待《儒林外史》艺术成就的?古代文学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与评论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10)1、八月剝枣,十月获稻(《豳风•七月》)2、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秦晋殽之战》)3、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冯谖客孟尝君》)4、武安者,貌侵,生贵甚。

(《魏其武安侯列传》)5、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王粲《七哀诗》)6、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谢灵运《登池上楼》)7、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筯应啼别离后。

(高适《燕歌行》)8、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9、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白居易《长恨歌》)10、喜算术,尤明天官,中夜则骑危视列宿。

(章炳麟《徐锡麟传》)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典故出处及含义(4*10)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2、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王粲《登楼赋》)3、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王勃《滕王阁序》)4、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骆宾王《在狱咏蝉》)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见赠》)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7、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苏轼《留侯论》)8、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文天祥《正气歌》)9、借手杀仇长乐老,脅肩媚贵半闲堂。

(孔尚任《桃花扇》)10、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张维屏《三元里》)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30分,其中1—8题每替3分,第9题6分)1、《豳风•七月》中“一之日”、“二之日”指的是什么?2、“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古从军行》),这里“轻车”一词指什么?3、“扪参历井仰胁息”(李白《蜀道难》),“参”、“井”二词何指?4、“五岳祭秩皆三公”(韩愈《谒衡岳庙》),请解释此句。

5、“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义,尽五常之志性,负百行之微旨”(李朝威《柳毅传》),何为五常?6、“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欧阳修《秋声赋》),何以说秋为刑官?7、(崔宁)“就潭州市里,讨间房屋,出面招牌,写着‘行在崔待诏碾玉生活’”,“行在”一词何义?8、“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

”(袁宏道《徐文长传》)“永陵”一词何指?9、写出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诗之平仄。

四、对下面两首作品进行评析,每篇评析文字不宜少于400字,但亦不必过长(30*2)1、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赵孟頫《岳鄂王墓》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科目:古代文学专题复试一、阅读下列评论文章,将其中一个或两个论点加以深化(50)《长安古意》和骆宾王《帝京篇》、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李峤《汾阴行》一起,突出地显示了初唐歌行在改造宫体诗上的努力和所达到的全新的境界。

张若虚(660?—720?)的《春江花月夜》的产生可以说是这一改造运动的顶点(此诗具体内容略)这首诗体现了永恒的世界与短促的生命的对立,真纯的爱情与惆怅的别离的对立,无情和有情的对立。

诗人惊愕地注视着这个神奇的不朽的宇宙,以高度的敏感和多情歌唱着人世间的别绪离愁。

它发源于南朝的宫体而大大地超越了宫体,因而也就替盛唐以下无数美丽的抒情诗铺下了道路。

二、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对《长生殿》中李、杨爱情的看法(50)与主题探讨同时,本期学界对应如何评价李、杨爱情以及洪昇对此的描写再度引起争论。

就持论态度看,也主要表现为肯定和否定两种意见。

但与五六十年代以否定意见为主不同,本期学界则保险为两军对垒的局面。

(一)“否定说”与五六十年代仅以“帝妃之间不可能有真挚诚笃的爱情”为由而对李、杨爱情予以否定不同,本期持否定意见者,着眼点则多所变化。

大致而言,有三种看法,即“庸俗情趣”说、“先天不足”说和“泛情”说。

章培恒《洪昇年谱•前言》主“庸俗情趣”说:洪昇在刻画李、杨之情时,也流露出了明显庸俗情趣。

对唐明皇与杨贵妃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玩弄女性的态度(见《春睡》、《惊变》等),也完全以赞赏的笔调来描绘。

换言之,他是把唐明皇对杨贵妃的这种态度都作为“情”的表示而加以渲染的,这就进一步暴露了他所赞美的“情”的实质。

也正因此,无论是李、杨之“情”本身,还是对李、杨之情的歌颂,都是封建性的东西。

董每戡也认为:“李隆基对杨玉环并没有什么真挚的爱情,她跟梅妃一样只作为他卸欲的工具而已……杨玉环对李隆基的爱情也不是唯情主义的真挚,只不过爱他是个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政治权。

”周明对李、杨之情也不以为然:“明皇对杨妃的爱,说到底,就是对女色的享受和迷恋,《春睡》和《窥浴》两出表现得最为清楚。

”至于杨妃,也不过“是后宫三千佳丽争夺专宠斗争中的胜利者”,“所谓杨妃对明皇的爱,说到底,是她对地位的争夺和保卫而已”。

而“正是这种男欢女爱的情欲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所以,《长生殿》围绕着“情”实际上展示了这样的内容:“情的沉迷,情的祸害,情的顽固,情的幻灭。

洪昇认为帝妃的情欲是‘孽障’(《情悔》),是一切罪恶和痛苦的渊薮,因而应该归于幻灭。

”与上述三家主要着眼于李、杨爱情中的“庸俗情趣”而予以否定不同,王永健虽也认为“在他们对于爱情的追求中,都杂有卑劣的企图”,但同时指出:“李、杨的关系是建筑在人民的痛苦,以及‘后宫佳丽三千人’的不幸这个基础之上的。

”因此,“身为封建帝王后妃的李、杨,其‘钗盒情缘’必然是‘逞侈心而穷人欲’”。

“它不能与张生与莺莺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生死死为情多’以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姻缘’等量齐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