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著作权客体的作品之一的戏剧作品。
A.评书《白眉大侠》B.话剧《日出》C.广播剧《林海雪原》D.评话《小二黑结婚》2.即兴诗词不是()。
A.口述作品B.曲艺作品C.美术作品D.戏剧作品3.甲地某高校英语教师李某在乙地一大学进修时,获取了该大学教授张某编制的期末英语考试试卷后,便自行将该套试卷收入其编写的《大学英语自测题》,并将该书出版。
在此,对李某的行为判断不正确的有()。
A.不侵权,因为试卷不属于著作权法的适用对象B.不侵权,因为试卷经首次考试后便进入了公有领域C.侵权,因为试卷是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D.是否侵权,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3.陈枰经石钟山许可将其小说《父亲进城》改编为电视剧本《激情燃烧的岁月》。
陈枰从石钟山处所获得的不是()。
A.翻译权 B.汇编权 C.改编权 D.邻接权4.李某和张某1943共同创作完成了小说《大清秘史》,李某于1987年7月5日病故,张某于2005年11月7日逝世。
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以下选项中有关《大清秘史》一书的著作权保护的终止期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2037年7月5日 B.2037年1月31日C.2055年11月7日 D.2055年1月31日5.以下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展览权的对象包括()。
A.陈逸飞的一幅画作 B.国家地理杂志上的摄影作品C.旭光广告公司的某位文案人员设计的一幅图形作品D.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一个建筑作品6.在理解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署名权时,正确的观点是()。
A.署名权只能由作者享有B.作者决定在作品上不署名的,即是作者对署名权的放弃C.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非作者一方也无权在对方的作品上署名D.作者死亡后,署名权仍然受著作权法保护7.李庆擅自改变钟赏的长篇新作《传奇之旅》的名称,后以自己的名义发表,那么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有()。
A.李庆的行为是与钟赏的共同创作行为 B.李庆的行是对钟赏的作品的合理使用C.李庆构成了对钟赏的作品的剽窃 D.李庆的作品是与钟赏的作品的巧合8.向某以24万元价格从画家丁某处购得其国画作品12幅后,要请好友来家中欣赏。
恰巧一好友吴某是秋风出版社的美编,看到这12幅画后产生了要将这12幅画作成挂历出版的想法。
吴某遂和向某商量,获得其同意并签了合同。
3个月后向某将该书法作品原件提供给吴某所在的秋风出版社制成挂历并公开销售。
则对向某的行为的性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A.行使自有财产所有权 B.行使画家丁某授予向某的著作权C.侵犯丁某对其作品的著作权 D.侵犯画家丁某对其作品享有的原件的所有权9.下列各项作品中,其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是()。
A.专栏作家为所在杂志采编的人物专访B.软件设计人员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开发的软件C.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编写的教案D.作家受某地文联委托创作的报告文学10.知名画家赵某把自己写的一幅字送给喜欢收藏字画的李某,李某一直珍藏在家中。
在一次李某自办的珍藏画展中,李某将赵某的这幅字放在了展览会的中心位置供人欣赏,以下选项中对李某的行为判断错误的是()。
A.侵犯了赵某的署名权 B.侵犯了赵某的展览权C.侵犯了赵某的发行权 D.不侵权11.王教授和李教授共同创作了一篇学术论文《试论法人否认制度》,该论文为不可分割的作品,该论文1994年发表在一本国家核心期刊杂志上,王教授于1997年去世时既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则对此论文的著作权的归属判断不正确的是()。
A.李教授和杂志社 B.李教授C.李教授和国家 D.杂志社和国家12.某校英语教师林某将作家张某的小说《爱的箴言》译编成英文短剧,但未经张某同意。
该剧本出版后被张某发现。
则林某的译编行为()。
A.侵犯了张某的改编权B.侵犯了张某的翻译权C.侵犯了张某的表演权 D.侵犯张某的放映权13.只有符合以下()条件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方能被视为我国著作权法所规定的作者。
A.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 B.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C.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 D.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物质技术条件创作14.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下四项中是著作权的主体的有()等。
A.将某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的改编者B.将法国作家莫伯桑的小说《羊脂球》译成中文的翻译者C.为屈原的《离骚》作注释的注释者D.对白族的民歌进行整理的整理者15.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下利用他人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是()。
A.李某因为很喜欢歌手张某的歌曲,于是在某网站上下载了张某作词作曲由幸赢唱片公司录制发行的单曲《我喜欢》,供自己个人欣赏B.某市市图书馆为保存收藏民国时期的《红楼梦》版本,将其复制,并向公众提供该复制品的借阅C.歌手林某在歌迷为其举办的生日聚会上,为了感谢歌迷的热情演唱了其所在演艺公司的歌手张某尚未发表的一首歌《爱你深深》D.中央电视台为报道四川禽流感的最新消息,在《午间新闻》节目中不可避免地引用了四川电视台已经制作播放的当天《早间快递》中的新闻16.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可以()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A.广播 B.汇编 C.翻译 D.少量复制17.某地话剧团擅自将赵某发表在《新青年文学》上的小说《是谁偷走了我家的钥匙》改编成话剧,并在当地的剧场上演了20场。
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对话剧团的行为判断不正确的是()。
A.侵犯了赵某的著作权,但未侵犯《新青年文学》的著作权B.同时侵犯了赵某和《新青年文学》的著作权C.侵犯了《新青年文学》的著作权,但未侵犯赵某的著作权D.既未侵犯赵某的著作权,也未侵犯《新青年文学》的著作权18.下列哪些使用作品的行为,除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A.将报纸期刊登载的文章汇编成图书出版B.将文字作品片断编入中小学教科书C.将期刊上的作品在报纸上转载 D.为学习研究目的而使用作品19.在下列法定许可使用方式中,对()法律赋予了著作权人以保留权。
A.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兴出版社负责编写并出版的最新版语文教科书,在最新版的语文教科书中汇编了作家贾平凹已经发表的作品《浮躁》的片段B.甲地晚报转载了乙地报纸《新生活》已经登载的作品《一封家书》C.录音制作者刘某使用京华唱片公司已经合法录制的音乐作品《九十年代金曲》制作录音制品《世纪末的经典声音》D.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放已在全国公映的电影《张思德》20.某电影制片厂擅自将青年作家李某刚发表在《新故事传奇》的小说《红尘有你》拍摄成电影,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对该电影制片厂的行为判断不正确的是()。
A.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但未侵犯《新故事传奇》的著作权B.侵犯了《新故事传奇》的著作权,但未侵犯李某的著作权C.同时侵犯了李某和《新故事传奇》的著作权D.既未侵犯李某的著作权,也未侵犯《新故事传奇》的著作权21.辛某创作了剧本《罗湖关情事》,赵某购买并保存了辛某的手稿,某出版社编辑王某未经辛某同意将《罗湖关情事》收编在一本中青年作家作品集中,赵某家新雇用的保姆小汤由于不认识字,不小心将赵某放在客厅的手稿当成废纸卖给了收费报纸的金某。
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对有关当事人责任的认定,下列意见中哪些正确?()A.小汤侵犯了手稿原件权,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B.小汤侵犯了手稿作者辛某的著作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C.王某侵犯了手稿作者辛某的著作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D.王某侵犯了赵某对剧本《罗湖关情事》的著作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22.下列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中,哪些情况侵权人不但要承担民事责任,还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行政处罚?()A.某画社未经雕塑家刘某的许可,以展览的方式使用刘某创作的雕塑作品B.信海出版社未经作家张某的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张某的作品《海之君》C.信和音像出版社未经中央电视台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节目《艺术人生》D.红和电影公司未经小品表演者赵某的许可,将其在历届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上的表演制成VCD出版发行23.剧作家李某经作家张某许可,将张某的小说《血色》改编成电影剧本《残阳》,某电视台制片主任邱某获该剧本手稿后,在未征得张某和李某的同意,将该电影剧本改编为电视剧本并组织人员将其拍摄成20集电视剧《残阳》在本电视台播放,下列对制片人邱某的行为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A.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但未侵犯张某的著作权B.侵犯了张某的著作权,但未侵犯李某的著作权C.同时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和张某的著作权D.不构成侵权24.李某、张某两人合谋翻录张艺谋导演的《千里走单骑》的DVD,在某市地摆摊销售。
林某购得一张该盗版光碟后,借给好友赵某、辛某看。
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侵犯电影《千里走单骑》著作权的人有()。
A.李某 B.张某 C.林某 D.赵某25.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以下侵权行为可以给与刑事制裁的是()。
A.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B.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的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26.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下行为属于免费表演的是()。
A.歌手李某在某地举办“爱我永远”歌友会,向歌迷免票开放B.某大型赈灾晚会未向参加表演的歌手支付出场费C.某大型慈善歌会对于在现场捐款2000元以上的听众给与门票票款退回的优惠D.“相伴永远”主题晚会在某养老院举行,该晚会既未向养老院的老人们收取费用,也未向参加演出的表演者支付出场费27.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如果作家李某的作品刊登在某市的《生活》杂志上后,()有权禁止国内其他报刊杂志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该作品。
A.作家李某 B.《生活》杂志社C.作家李某或者《生活》杂志社 D.作家李某和《生活》杂志社28.李某于2000年5月创作了一首诗歌《我和父亲》。
在这首诗歌发表前,李某请话剧演员张某试着朗诵。
2000年国庆节,在为某医院的白血病患者表演节目时,张某朗诵了李某创作的《我和父亲》,赢得了病友们的欢迎。
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可判断张某的行为是一种()。
A.合理使用行为 B.侵权行为C.法定许可使用行为 D.法定免费许可使用行为29.李某2000年5月2日在《新城晚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足球的未来》,没有任何版权声明,读者张某看后深受感动,遂于2000年5月10日将其推荐自己在《大家论坛》文摘杂志的好朋友刘编辑,刘编辑阅后认为文章很有思想,于是欲将这篇文章转载于《大家论坛》2000年第6期。
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大家论坛》文摘杂志登载李某的这篇文章时()。
A.必须经李某同意,并应向李某支付稿酬B.必须经《新城晚报》编辑同意,并向《新城晚报》支付稿酬C.不用经李某同意,但应向李某支付稿酬D.必须经《新城晚报》编辑同意,但不用向《新城晚报》支付稿酬31.1937年2月,临海出版社经作家秦某同意,将其创作的中篇小说《夕阳无限》收入《秦某作品集》并出版发行,1940年8月,秦某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