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一)1、【语言学】语言学是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

+语言学是抽象应用性学科,语言学为语文教学服务,语言学为国家语文政策服务,语言学促进现代化建设2、【具体语言学】以某一种或一些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叫做具体语言学+具体语言学都是研究有关个别语言(或语系、语族)的特殊规律的。

3、【理论语言学】把具体语言研究的成果总结起来,找出语言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理论语言学(或普通语言学)。

+它在具体语言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般规律,再用来指导具体语言的研究,理论语言学提供语言学的基本概念、有关语言的一般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通常包括语言结构的分析和描写的种种原则。

它的内容应该适用于所有或多数语言。

4、【历时语言学】也叫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阶段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语音、语义或词汇、语法等从古到今的发展。

5、【共时语言学】也叫断代语言学,它研究某一时期的具体语言的结构状况。

6、【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应用语言学成果于各种有关语言文字实际运用的学科。

+它包括语言教学、机器翻译、人机对话、情报检索、人工智能、词典编纂、文学创作技巧、失语症治疗等有关语言文字运用的研究。

7、【各种类型的语言学】研究语法构造的叫语法学;研究词汇的叫做词汇学;研究语音的语音学;研究语义的叫语义学;研究如何加强语言表现力的是修辞学;研究文字的是文字学。

8、【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同其他社会科学相交的边缘学科,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

+社会语言学的根本目的是要研究人们使用着的活生生的语言是什么样子,随哪些因素而起变化,有什么规律,因此它的研究课题十分广泛,另一方面,还可以研究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在语言中的反映。

9、【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语言学和心理学相交的边缘学科,20世纪50年代既已建立。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语言的习得,语言的发生,语言的理解,语言与思维、智力的关系等。

心理语言学还对大脑结构、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制约关系进行探索,但目前有关的若干问题已成为又一门新的学科--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10、【数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是数学与语言学相交的边缘学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自然语言及其运用的一门新兴学科。

数理语言学因研究的目的、对象等的差异又分为代数语言学和统计语言学。

(二)11、【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以语音为表现形式,以语义为内容,是一个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受制于社会(具体语言中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由社会决定的),又服从于社会需要。

语言的活动范围最为宽广,能够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各个方面的交际需要。

语言具有基础性、广泛性、适应性、全民性、无阶级性。

有声语言是划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语言是民主社会集体创造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本身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文化的其他领域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也因此说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标志。

12、【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说话)和运用语言的结果(说的话)。

在运用文字的情况下,言语是写作和写下来的话。

+平常听到的一句句话都是言语,言语是社会本质和个人本质的结合。

13、【符号】符号是约定的、指代他种事物的标记。

+符号都是人们约定的,分为象征性符号和非象征性符号(指形式和所标示的事物意义没有关联,完全是人们约定的)。

符号总关涉两种事物或现象,一种是我们的感官可以感受到的作为标记的东西,一种是它说表示的东西(内容)。

作为标记的东西一定要指代他种事物,不能表示它自身。

符号学中把用做标记的事物叫做能指,即用来指示他物的;管被标记的事物(他物)叫做所指,即被指示的事物。

能指是符号的形式部分,所指是它的内容部分、意义部分。

14、(语言符号系统的性质)【线条性】说话是按时间先后把语词一个连着一个说出来的,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出现一个单位,这就是语言的线条性(或线性特征)【层次性】语言单位在组合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层次,这就是层次性,也叫层级性。

【任意性】任性性是说符号和所表示的事物没有必然的联系,符号不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

【两层性】语言具有音位层和语素层,这就是他的两层性。

【生成性(创造性)】掌握一定语言材料的人无需专门训练,便可以造出或者理解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句子,这便是语言的生成性。

【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说人们可以运用词语组成长度不限的集合(句子或短语)15、【组合关系】语言单位按线性次序组合起来所形成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又叫横向线性关系。

+组合时都要受到两个限制,一是某一层次的单位只能跟同一层次的单位组合,而且就低不就高,二是语言单位都有选择性,与别的单位组合时要服从这种选择性。

【结构】语言单位按照组合关系组成的片段叫做结构,也叫组合体、结构体。

16、【聚合关系】通过联想类比形成的单位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聚合关系得以形成的标准。

组合关系又必须得到聚合关系的支持。

(三)17、(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物体振动频率的大小即每秒钟振动次数的多少。

汉语中的声调主要是由音高形成的。

【音强】又叫音量,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决定的。

振幅越大,声音越强,反之则弱。

【音长】音长指声音的长短。

【音质】指声音的个性或品质,取决于由基音或陪音组成的声波的形状。

【乐音】物体有规则的振动产生的音波波形也是有规律的,各个陪音的频率是基音的频率(基频)的整数倍。

+语言中的元音都是乐音。

【噪音】噪音是由物体不规则的振动产生,波形杂乱。

+语言中的辅音便是噪音或者含有噪音成分的音。

18、【音标】记录语音的符号是音标。

19、【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1888年由国际语音协会制定,后经多次修改的音标。

20、【音素】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元音】元音如a、o、i等,发音时气流冲击使声带振动发音,经过共鸣腔时气流只受共鸣腔各种形状的调节,但并不受阻碍,气流缓慢,发音器官的肌肉均衡紧张。

【辅音】辅音如p、t、s等,气流从肺部出来以后并不振动声带,但是他们总要在共鸣腔的某一部位上受到阻碍,气流较急,发音器官中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紧张,这样发出的辅音是噪音,还有一部分辅音,如m、n、l等声带同时也颤动,因此兼有乐音和噪音成分。

21、(元音的分类)【舌面元音】软腭和小舌堵住鼻腔通道,靠舌面来调节音质的元音便是舌面元音。

【舌尖元音】舌尖元音是由舌尖靠近齿龈或上颚发出的元音。

【鼻元音】也叫鼻化元音,软腭带动小舌略微下垂,使气流可以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出去,这时发出的元音就是鼻元音(气流只从口腔出去的叫口元音)【卷舌元音】卷舌元音和舌尖元音都是韩愈比较特殊的元音。

发音时舌尖向前鄂前端翘起,舌面下凹。

22、【音位】音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23、【对立】语言学中管语言单位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出现,起区别作用的现象叫对立。

24、【互补】两个或更多的语言单位,如果总是不在同一语音环境中出现,那么它们就是互补关系。

25、【音位变体】一个音位的实际发音,就是这个音位的变体。

【自由变体】凡在同一语音环境中可以自由替换的音位变体是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处于语音互补关系中的同一音位的变体是条件变体。

26、【非音质音位】音高、音强、音长不同时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也可形成音位,这便是非音质音位。

27、【区别特征】音位和音位之间往往只是某些特征把它们区别开来,这些特征就叫做区别特征,也叫最小对立项。

28、【音节】音节是在听觉上自然感受到的最小发音片段,是语音结构的最小单位。

+音节中紧张的顶点叫做音峰,音节交界处则是紧张的最低点叫音谷。

29、【复元音】复元音是音节内部音质不断变化的元音。

30、【复辅音】一个音节里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连在一块儿同元音相拼,这些辅音组合体便是复辅音。

+复辅音在印欧语系的语言中比较常见。

31、(音节结构)【领音】处在音峰位置上的是领音。

【起音】处在由弱增强位置上的是起音。

【收音】处在由强变弱位置上的是收音。

32、【闭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叫闭音节。

【开音节】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叫开音节。

【开音节语言】有的语言只有开音节可以叫开音节语言,如纳西语,缅语。

【缺闭音节语言】有的语言除有鼻音收尾的闭音节外,没有其他闭音节,可以叫缺闭音节语言,如普通话,苗语,日语。

【多闭音节语言】有的语言有丰富的闭音节,可以叫多闭音节语言。

如英语,俄语,法语,维吾尔语等。

33、【语流音变】音位组合中发生的语音变化,叫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同化】两个不同的音位在语流中一个影响另一个,使之与自己相同或相近叫做同化。

【异化】与同化相反,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在语流中一个影响另一个,使之与自己不同或不相近,这就是异化。

34、【弱化和脱落】一个音位因在语流中处在较弱的位置(如在非重读音节中)往往发生弱化,有的音位处在较弱的位置还可能脱落,不再出现,其中不少是由弱化进而脱落的。

+英语的省音也是一种脱落现象。

35、【加音】加音指在语流中有时可以加进原来没有的音。

(四)36、【词汇】词汇是一个总称,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构成该语言的词汇。

37、【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同形替代法】同形替代法是判断语素的方法。

如果一个语言片段能同别的已知语素组合,又能在组合中为别的语素代替,那么它就是一个语素。

38、【语素变体】--【语素的语音变体】语素在不同语境中语音形式可能不同,这就是它们的语音变体。

+这些变体不能在相同的语境中出现,所以是互补的,都是语素的语音条件变体。

不受语境限制,或者说可以在相同语境中任意异读的是玉树的语音自由变体。

--【语素的语义变体】语素在不同的语境中语义也可能发生变化,形成语素的语义变体。

+语义变体从本质上说是排斥自由变体的。

39、【自由语素】只有能够单说(单独成句)的语素才是自由语素。

【黏着语素】不能单说(单独成句)的语素是黏着语素。

40、【语素组合】语素跟语素组合成的结构叫做语素组合。

+自由语素可以同自由语素组合,还可以同黏着语素组合。

黏着语素也可以同黏着语素结合。

语素组合也有自由和黏着之分,能够单说的语素组合是“自由的语素组合”,不能够单说的语素组合是“黏着的语素组合”41、【词】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自由语素单说时都是词,有些黏着语素虽然不能单说但是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单用)也是词。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虚词主要是起语法作用的词。

句子中的词必须是能够单独起作用的。

42、【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即能够单说和单用的语素叫成词语素。

+如的、吗、而等虽不能单说(因此是黏着语素)但可以单用,因此是成词语素。

【不成词语素】不能够单独成词即不能单说又不能单用的语素是不成词语素。

+多数不成词语素在构成新词时位置不固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