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国学诵读内容

五年级上册国学诵读内容

国学第十一册第1课始皇出游始皇出游。

行至云梦,望祀虞于九疑山。

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

过丹阳,至钱唐。

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

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还过吴,从江乘渡。

并海上,北至琅邪。

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

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

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

”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

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

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

遂并海西。

(《史记·秦始皇本纪》)古诗撷英焚书坑(唐)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第2课破釜沉舟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

当死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

章邯令王离、涉间围钜鹿。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史记·项羽本纪》)古诗撷英垓下歌(秦)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第3课高祖论功天下大定。

高祖都雒阳,诸侯皆臣属。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联,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使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古诗撷英大风歌(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4课武帝求仙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

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

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

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于是天子始亲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

居久之,李少君病死。

天子以为化去不死也,而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

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

(《史记·孝武本纪》)古诗撷英金铜仙人辞汉歌(唐)李贺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第5课董狐直笔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

盾遂奔,未出晋境。

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于桃园而迎赵盾。

赵盾素贵,得民和;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

盾复位。

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弒其君”,以视于朝。

盾曰:“弒者赵穿,我无罪。

”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出疆乃免。

”(《史记·晋世家》)古诗撷英笔(唐)李峤握管门庭侧,含毫山水隈。

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

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

何当遇良史,左右振奇才。

第6课范蠡浮海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久受尊名,不祥。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

于是自谓陶朱公。

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

天下称陶朱公。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古诗撷英松江怀古(唐)张祜碧树吴洲远,青山震泽深。

无人踪范蠡,烟水暮沈沈。

第7课管仲相齐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史记·管晏列传》)古诗撷英贫交行(唐)杜甫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第8课老子犹龙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古诗撷英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9课燕王复仇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

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

”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

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

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

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

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余皆属燕。

(《史记·燕召王世家》)古诗撷英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10课张良受书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

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史记·留侯世家》)古诗撷英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唐)李白子房虎未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逆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第11课马陵之战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古诗撷英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12课多多益善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

……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

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

遂械系信。

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古诗撷英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第13课张骞通西域上募能通使月氏者。

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

……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

……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资治通鉴·汉纪十》)张骞具为天子言西域诸国风俗。

(《资治通鉴·汉纪十一》)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

骞既至乌孙,……留久之,不能得其要领,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诸旁国,乌孙发译道送骞还,使数十人,马数十匹,随骞报谢,因令窥汉大小。

是岁,骞还,到,拜为大行。

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

(《资治通鉴·汉纪十二》)古诗撷英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