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飞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全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A卷)
姓名:部门: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一般用于扑救电气火灾的灭火介质不可导电,下列哪种灭火器不能用于扑灭电气火灾。
( B )
A.干粉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2、岗位消防安全“四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 B )、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
A.消防车
B.消防器材
3、高空作业安全带又称全方位安全带或五点式安全带。
它的正确挂扣方法应是( B )。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4、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B )是指在禁火区内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作业。
A.高温作业
B.动火作业
5、根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检修项目应做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 B )、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
A.定检修资金
B.定安全措施
6、当发现作业现场临时用电人员因设备漏电发生触电时,应立即( B )。
A.拨打120
B.切断电源
7、《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中规定,遇有( A ) 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应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A.五级
B.六级
8、《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要求,企业要制定化工过程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辨识范围、方法、频次和责任人,规定风险分析结果应用和改进措施落实的要求,对生产的( A )进行风险辨识分析。
A.全过程
B.危险区域
9、《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要求,化工企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特殊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
实施特殊作业前,必须办理( A )。
A.审批手续
B.健康证明
10、安全管理就是风险管控,风险是指发生某种特定危险事件的( )与其产生后果( )的组合。
( A )
A.可能性;严重性
B.可能性;多样性
11、腐蚀品的特性是对人体有腐蚀作用,很容易造成( A )。
A.化学灼伤
B.中毒
12、某购物中心在营业期间顾客熙熙攘攘,人员密集,突然发生火灾。
依据《消防法》的规定,该购物中心现场人员应采取的正确行为是( B )。
A.立即组织在场的所有人员参与扑救火灾
B.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13、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 A )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A.各岗位
B.监理单位
14、《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未经( A )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A.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B.实习
1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 A )。
A.安全标签
B.检测报告
1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 B ),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A.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7、某工人在其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在低压电工岗位工作11年,从未发生过违章。
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该工人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经考核发证机关同意,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 B )。
A.每三年一次
B.每六年一次
1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 B )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A.毒害、腐蚀、爆炸、燃烧、辐射
B.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
19、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 A ),消除事故隐患,方可继续使用。
A.全面检查
B.外观检查
20、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是( B )。
A.Gx
B.Ex
21、使用干粉灭火器时,人应该站在( A )
A.上风位
B.下风位
22、使用灭火器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 B )
A.上部
B.根部
23、高空作业安全带的使用方法是( B )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24、我国的安全生产月是( B )
A.4月
B.6月
25、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A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A.化学、物理、生物因素
B.不良环境
26、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 B )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
A.粉尘
B.职业病
27、《消防法》规定,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 B )。
A.考核上岗
B.持证上岗
28、( B )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A. A类
B. B类
29、进入受限空间温度不超过( B )
A.25℃B.40℃
30、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 B )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A、1米 B.2米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
1、员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先消除危险状态,再报告本单位负责人,禁止离开危险场所后向负责人报告。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我国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
(√)
3、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灭火的方法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
4、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
5、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执行安全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
6、事故调查的“四不放过”原则是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
7、“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
8、化工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如果皮肤上有伤口,很多毒物可以直接浸入血液。
(√)
9、火灾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窒息。
(√)
10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以气体、蒸汽、雾、烟和粉尘五种形态污染车间空气。
(√)
11、消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包括消防法律、消防行政法规、技术标准等。
(√)
12、常见的引火源包括:明火焰、电火花、高温物体、撞击与摩擦、光线照射与聚焦、绝热压缩(机械能转变为热能)、化学反应放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等七类。
(√)
13、一般来说,电焊熔渣粒径越大,飞散距离越近,环境温度越高,则熔渣越不容易冷却,也就越容易引燃附近的可燃物。
(√)
14、无焰燃烧的烟头是常见的高温物体,烟头中心部位温度在700℃,其表面温度约为200~300℃,可以引燃纸张、可燃纤维、可燃粉尘等。
(√)
15、办公室用电设备(如空调、电脑、打印机等)应避免长时间待机,严禁私自增加大功率用电设备,下班离去后要及时关闭电源。
(√)
16、一般来讲,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包括: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及辅助救生设施等。
对超高层建筑还需设置避难层和直升机停机坪等。
(√)
17、在存放易燃物品的场所,照明灯具下方不应堆放易燃物品;在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汽的场所,应选用防爆照明灯具。
(√)
18、防火门: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够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要求的门,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常开防火门、常闭防火门。
(√)
19、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
20、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