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镧铈对铜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Ⅲ)、Ce(Ⅲ)对重金属胁迫下种子萌发影响的显效剂量筛选(1)浓度梯度设计:LaCl3/ CeCl 3溶液配置:先配置1g•L-1的LaCl3/ CeCl 3溶液母液,然后将母液分别稀释成浓度为5、10、20、40,60 mg•L-1梯度浓度,调节PH(HCL/NAOH)至6.5,对照(CK)为PH调节至6.5的去离子水。
重金属Cuso4浓度的设置:10、25、50、100、200、400 mg•L-1,对照用蒸馏水。
(2)试材培养种子预处理:选取均匀饱满的豌豆种子用0.1%HgCl2溶液消毒15min,分别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洗净,常温下晾干备用。
(3)实验设置:CK,La,Ce,Cu(共4组18个浓度57个样品)(4)试材处理:选取LaCl3、CeCl3和CuSO4各个梯度溶液溶液,豌豆种子经预处理后用各个梯度溶液浸没处理,对照用蒸馏水,置于25±1℃浸种24h后,将处理后种子均匀排列在直径9cm、垫有2层滤纸的培养皿中,每处理加入一定量水培养(以没过种子2/3为标准),每处理3皿重复,每皿20粒。
指标测定方法:种子发芽第三天测α—淀粉酶,第四天测发芽势,前三天测发芽指数和发芽率,第五天测量根长、茎长,第六天测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SOD、POD、CA T、MDA.2.La(Ⅲ)和Ce(Ⅲ)对重金属胁迫下种子萌发及保护酶的影响(1)试材培养种子预处理:选取均匀饱满的豌豆种子用0.1%HgCl2溶液消毒15min,分别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洗净,常温下晾干备用。
(2)实验设置:在上一步骤中分别筛选出LaCl3、CeCl3的低剂量、适宜剂量、高剂量三个有效浓度和CuSO4的一个有效浓度,分别记为A1,A2,A3;B1,B2,B3;C。
(3)实验步骤:有以下几组:A+C:A1+C、A2+C、A3+CB+C:B1+C、B2+C、B3+CA+B+C:A1+B1+C 、A1+B2+C 、A1+B3+C、A2+B1+C、A2+B2+C、A2+B3+C、A3+B1+C 、A3+B2+C、A3+B3+C酸盐缓冲液(PBS)配制方法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0.2M)pH 0.2M Na2HPO4/ml 0.2M NaH2PO4/ml7.0 61.0 39.07.7 89.5 10.57.8 91.5 8.5Na2HPO4·2H2O分子量=178.05 0.2M溶液含35.61g/LNa2HPO4·12 H2O分子量=358.22 0.2M溶液含71.64g/LNaH2PO4·H2O分子量=138.01 0.2M溶液含27.6g/LNaH2PO4·2H2O分子量=156.03 0.2M溶液含31.21g/L0.01M PBSPBS (135 mM NaCl, 2.7 mM KCl, 1.5 mM KH2PO4, and 8 mM K2HPO4,pH 7.2) PBS缓冲液(pH7.2~7.4):NaCl 137mmol/L,KCl 2.7mmol/L,Na2HPO4 4.3mmol/L,KH2PO4 1.4mmol/L称7.9g NaCl,0.2g KCl,0.24g KH2PO4(or 1.44g Na2HPO4)和1.8g K2HPO4,溶于800 ml 蒸馏水中,用HCl调节溶液的pH值至7.4,最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 L。
保存于4℃冰箱中即可。
母液的配制:0.2M Na2HPO4:称取71.6g Na2HPO4-12H2O,溶于1000ml 水0.2M NaH2PO4:称取31.2g NaH2PO4-2H2O,溶于1000ml 水各种浓度PB(pH=7.4)的配制:先配0.2M PB (pH=7.4,100ml):取19ml 0.2mol/L的NaH2PO4, 81ml 0.2mol/L 的Na2HPO4, 即可。
然后只需将0.2M PB (pH=7.4)按相应比例适当稀释即可,如:0.1M PB(PH=7.4):取500ml 0.2M PB,加水稀释至1000ml 即可。
0.01M PB (PH=7.4):取50ml 0.2M PB,加水稀释至1000ml 即可。
0.02M PB (PH=7.4):取100ml 0.2 M PB,加水稀释至1000ml 即可。
若需要NaCl的话,加入NaCl 至0.9%(g/100ml)即可。
另:其它各种另PH值的0.2M PB(100ml)配方:pH 0.2M NaH2PO4(ml)0.2M Na2HPO4(ml)7.0 38 627.8 8.5 91.50.01M 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方法称取8g NaCl、0.2g KCl、1.44g Na2HPO4和0.24g KH2PO4,溶于800ml蒸馏水中,用HCl调节溶液的pH值至7.4,最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L即可。
在15lbf/in2(1034×105Pa)高压下蒸气灭菌(至少20分钟),保存存于室温或4℃冰箱中。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所说的浓度0.01M 指的是缓冲溶液中所有的磷酸根浓度,而非Na 离子或K 离子的浓度,Na 离子和K 离子只是用来调节渗透压的。
如果是用于免疫组化的话,则需要在配置的时候分别加入100 u/ml青霉素和链霉素之后再调PH、定容、灭菌消毒。
PH 7.6 7.4 7.2 7.0H2O 1000 1000 1000 1000NaCl 8.5 8.5 8.5 8.5Na2HPO4 2.2 2.2 2.2 2.2NaH2PO4 0.1 0.2 0.3 0.4PBS缓冲液称取NaCl 8g,KCl 0.2g,Na2HPO412H2O 3.63g, KH2PO4 0.24g,溶于900ml双蒸水中,用盐酸调pH值至7.4,加水定容至1L,常温保存备用。
0.05mol/L PBS(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的配制:甲液:0.05mol/L Na2HPO4溶液:称取磷酸氢二钠9.465g 7.099g,加蒸馏水至1000ml ;乙液:0.05mol/L KH2P04溶液: 称取磷酸二氢钾, 9.07g 6.803g,加蒸馏水至1000m1。
将甲乙液分装在棕色瓶内,于4℃冰箱中保存,用时甲、乙两液各按不同比例混合,即可得所需pH的缓冲液,见下表:pH 甲液ml 乙液mI7.17 70.0 30.07.38 80.0 20.07.73 90.0 10.08.04 95.0 5.0实验01根系活力的测定(TTC法)(二)仪器设备:1. 分光光度计;2. 分析天平(感量0.1mg);3. 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1g);4. 温箱;5. 研钵;6. 三角瓶50ml;7. 漏斗;8. 量筒100ml;9. 吸量管10ml;10. 刻度试管10ml;11. 试管架;12. 容量瓶10ml;13. 药勺;14. 石英砂适量;15. 烧杯10ml、1000ml。
(三)试剂:1. 乙酸乙酯(分析纯)。
2. 次硫酸钠(Na2S2O4),分析纯,粉末。
3.1%TTC溶液准确称取TTC1.0g,溶于少量水中。
定容到100ml。
用时稀释至各需要的浓度。
4. 磷酸缓冲液(1/15mol/L,pH7)。
5. 1mol/L硫酸用量筒取比重1.84的浓硫酸55ml,边搅拌边加入盛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6. 0.4mol/L 琥珀酸称取琥珀酸4.72g,溶于水中,定容至100ml即成。
三、实验步骤(1)TTC标准曲线的制作取0.4%TTC溶液0.2ml放入10ml量瓶中,加少许Na2S2O4粉摇匀后立即产生红色的甲月替。
再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摇匀。
然后分别取此液0.25ml、0.50ml、1.00ml、1.50ml、2.00ml置10ml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即得到含甲月替25μg、50μg、100μg、150μg、200μg的标准比色系列,以空白作参比,在48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称取根尖样品0.5g,放入10ml烧杯中,加入0.4%TTC溶液和磷酸缓冲液的等量混合液10ml,把根充分浸没在溶液内,在37℃下暗保温1~3h,此后加入1mol/L硫酸2ml,以停止反应。
(与此同时做一空白实验,先加硫酸,再加根样品,其他操作同上)。
(3)把根取出,吸干水分后与乙酸乙酯3~4ml和少量石英砂一起在研钵内磨碎,以提出甲月替。
红色提取液移入试管,并用少量乙酸乙酯把残渣洗涤二、三次,皆移入试管,最后加乙酸乙酯使总量为10ml,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85nm下比色,以空白试验作参比测出吸光度,查标准曲线,即可求出四氮唑还原量。
四、结果计算四氮唑还原强度(mg/g(根鲜重)/h)=四氮唑还原量(mg)/[根重(g)×时间(h)] 实验02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二)仪器设备:1. 722型分光光度计;2. 研钵;3. 100ml小烧杯;4. 容量瓶;5. 大试管;6. 普通试管;7. 移液管;8. 注射器;9. 水浴锅;10. 漏斗;11. 漏斗架;12. 滤纸;13 剪刀。
(三)试剂1. 酸性茚三酮溶液:将1.25g茚三酮溶于30ml冰醋酸和20ml6mol/L 磷酸中,搅拌加热(70℃)溶解,贮于冰箱中;2. 3%磺基水杨酸:3g磺基水杨酸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3. 冰醋酸;4. 甲苯。
三、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1)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25mg脯氨酸,倒入小烧杯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倒入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此标准液中每ml含脯氨酸100μg。
(2)系列脯氨酸浓度的配制取6个50ml容量瓶,分别盛入脯氨酸原液0.5,1.0,1.5,2.0,2.5及3.0ml,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各瓶的脯氨酸浓度分别为1,2,3,4,5及6μg/ml。
(3)取6支试管,分别吸取2ml系列标准浓度的脯氨酸溶液及2ml 冰醋酸和2ml酸性茚三酮溶液,每管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
(4)冷却后各试管准确加入4ml甲苯,振荡30S,静置片刻,使色素全部转至甲苯溶液。
(5)用注射器轻轻吸取各管上层脯氨酸甲苯溶液至比色杯中,以甲苯溶液为空白对照,于520nm波长处进行比色。
(6)标准曲线的绘制:先求出吸光度值(Y)依脯氨酸浓度(X)而变的回归方程式,再按回归方程式绘制标准曲线,计算2ml测定液中脯氨酸的含量(μg/2ml)。
2. 样品的测定(1)脯氨酸的提取:准确称取不同处理的待测植物叶片各0.5g,分别置大管中,然后向各管分别加入5ml3%的磺基水杨酸溶液,在沸水浴中提取10min,(提取过程中要经常摇动),冷却后过滤于干净的试管中,滤液即为脯氨酸的提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