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科技文献检索一、概述科技文献检索(document retrieval)是以文献(包括全文、文摘和题录)为检索对象的一种情报检索方式。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科学有效的文献检索方法对大学本科生乃至研究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说:知识分成两类,一类是我们要掌握的学科知识,另一类是要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有关知识的信息(Knowledge is of two kinds. We know a subject ourselves, or we know where we can find information upon it)。
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培养,除了通过日常教学使其掌握基本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作为教师不但能“授人以鱼”,而且还要能“授人以渔”。
毕竟大学中课堂中教授的知识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深度、范围上都是十分有限的。
而生命科学是一门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相关的知识领域更新快,单单依靠课本是很难满足学生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例如,仅从教材的更新速度上来看,国外课本的更新速度为版/2-3年,而国内的教材的更新速度则远远落后。
因此,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和扩充,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科技文献检索的应用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获取知识的良好方法。
有人称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为信息时代,这是指我们是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上不断产生、传递和利用信息情报的时代。
因此,在知识不断更新、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科技文献检索已愈来愈显示其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良好的文献检索的习惯和方法,以及对所获取文献的利用,一个人可以大大的扩展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是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地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免遇到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方法,也就无法避免通过文献检索来查疑解惑。
例如在学习中想了解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的最新进展的时候,或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一些基本的数字和事实的时候,或者在毕业论文设计和写作的时候一定会进行文献的检索。
在这些文献需求上,谁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文献检索的方法谁就可以更好完成学习工作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这些对文献的需要是很局限的,是学生觉得必须进行文献检索的时候才会进行文献检索。
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慢慢的培养学生自己主动的情报需求的意识,也就是说把文献检索变为一种获取知识的习惯和工具,通过它来进行主动的学习,这才是真正掌握了文献检索的内涵。
在本节中,我们简要地介绍有关科技文献检索地一些相关知识,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技文献检索地一些基本概念,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地一些基本方法,并结合所学专业开展一些相关科技文献的检索,从而拓宽知识来源渠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其情报意识、自觉查阅文献和利用文献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科技文献的主要来源(一)科技文献的级别根据文献的内容性质和加工程度的不同,可以将科技文献划分为四个级别,即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与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未经正式出版发行的文献,包括手稿、个人通信、原始的实验记录等。
零次文献属于难得文献,通过正常的文献检索途径很难检索到,但这些文献有时会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原始的手稿和实验记录等往往是重要的实验佐证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一个研究室来说,所有学生的实验手稿和原始实验记录都属于实验室所有,学生在完成相关工作后,要将所有的实验手稿和记录上交实验室并作为档案留存。
一次文献(Primary literature):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并首次出版的各种文献,也称原始文献。
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等。
一次文献是以科研生产活动的第一手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文献,一般比较具体、详尽、系统,内容丰富,参考价值大,是文献检索利用的主要对象。
根据文献的内容和出版形式一般又可以分为会议文献、简报、快报和研究论文(全文)等。
二次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是指图书情报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和提炼后所形成的报道和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书刊,如各种目录、题录和文摘等。
二次文献是图书情报工作者在大量收集原始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重组后出版的。
二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集约化、有序化的再次出版,是贮藏、利用一次文献的主要工具。
三次文献(Tertiary literature):利用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经综合、分析和评述再度出版的文献,包括各种述评、进展报告、动态综述、文献指南、手册、年鉴和百科全书等。
文献的分级有助于明确不同文献的性质,有利于文献的储存和利用。
文献从零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献被按照一定的特征储存,同样人们可以利用该特征从大量无序的文献中检索到所需要的文献。
零次文献由于没有进入出版、发行和流通等渠道,收集利用十分困难,属于难得文献,一般不能作为我们利用的文献类型。
而后三种文献类型是一个从分散的原始文献到系统化、密集化的过程。
一般说,一次文献是基础,是检索利用的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故又称之为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一次文献内容的高度浓缩,同时还包括作者对所用文献的补充、解释和评论及展望等,故而这类文献也是我们利用的一种重要情报源,同时也是我们的一种检索对象。
需要提出注意的是,对于三次文献的主要类型综述来说,国内期刊和国外期刊的综述重点有所不同。
对于国外主要期刊上的综述一般是请各学科专业权威的专家或在该领域做出出色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来撰写,很多的综述都采用约稿的方法,比如著名的综述类期刊《Annual Review of…》系列。
这些综述一般能系统的反映某一个专题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内的综述多见于一些二级学报,主要由研究生撰写,相对来说着重于进展介绍,相比较而言指导意义较少,但可以作为了解进展特别是新技术、新进展和热点的重要途径。
(二)科技文献的主要载体类型和出版类型文献是记录知识的载体。
记录的方法可以是文字、符号、图形和声像等多媒体信号等。
载体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从古代的甲骨、羊皮、青铜器到现在的纸张、磁盘和光盘等都可以作为文献的载体,了解文献的的载体类型以及出版类型及其特点,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检索对象、方法和检索工具。
现代文献依照载体形式、加工程度和出版类型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文献的载体类型1)印刷型(Printed Form):通过铅印、油印和胶印等手段,将知识固化在纸张上的一类文献。
例如,图书、期刊以及各种印刷资料。
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献形式,至今仍广为应用。
它的主要优点是便于阅读和流传,缺点是体积大,信息密度低。
2)缩微型(Microform):以印刷型文献为母本,采用光学摄影技术,把文献的影象固化在感光材料上的一类文献。
常见的缩微型文献有缩微平片和缩微胶卷两种。
这种文献的优点是体积小,信息密度高,缺点是必须借助阅读机或利用缩微复印机进行阅读。
这种类型的文献主要存在于大型的图书馆中。
3)声像型(Audio-Visual Form):这是一种非文字形式的文献。
常见的有各种视听资料,如唱片、录音带、电影胶片、激光声视盘、幻灯片等。
这类文献记录声音和图象,通过各种播放设备等予以重现,可以使人闻其声、观其形,具有很强的现场效果和直观性。
4)机读型(Machine-Readable Form):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文献。
常见的是有各种已录内容的磁带、光盘和磁盘阵列。
这种文献具有信息密度高的优点,特别是其文献的存贮、阅读和查找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与人工判读相比具有有信息量大、查找迅速的突出优点。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可以将世界上不同位置的文献资源进行共享,大大丰富了文献的来源和检索的效率。
特别是,近年来多媒体(multimedium)的出现,将声音、图象、文字、数据整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或者专门的播放设备实现重放或检索,同时具有前几种文献载体的优点,发展特别迅速。
但是由于其出现较晚,所以对一些时间较为久远的文献收录不完全。
由于机读型文献的特点,现在愈来愈多的传统文献工具都有其相应的机读版本,十分方便。
现在许多国内外教材也多配有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对学生学习有很大帮助。
机读型文献与传统文献相比除了上述优点外,也具有设备昂贵、使用费用高等缺点。
2.文献的出版类型1)图书(books):论述或介绍某一领域知识的专门出版物,其主要内容是对已发表的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知识和经验的概括论述。
它的特点是内容相对全面、系统,结论相对成熟、可靠,这些既是图书的优点也是其不足的地方。
因为成熟可靠,相对来说其时效性较差,加上图书的撰写和出版周期较长,所以图书不适合用来了解最新的进展,而适合使读者对某一学科或方向获得一般性的系统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某一问题或方法的基本内容,对陌生的问题获得初步的了解。
科技图书又可分为二类:一类是专著、教科书、科普读物和一般生产技术图书,属阅读性的图书;一类是辞典、手册和百科全书等,属参考类的图书。
其中专著由于其内容精深、专业性强、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同时内容相对较新,一般有作者的观点和展望等,是科学工作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图书的著录特点是:有出版地、出版社名和出版年份,有书名、著者和总页数;非第一版的图书有版次;正式出版的图书还必须包括国际标准书号(ISBN)。
2)期刊(Journals):期刊一般是指名称固定,按照一定的编号顺序,定期或不定期刊行的连续出版物。
专业科技期刊的特点是:论文内容创新性强,报道速度快,信息含量大,能比较及时的反映国内外科学技术水平。
据估计,期刊情报约占整个情报源的60-70%,期刊作为重要的文献信息源还体现在世界上所有主要检索工具都以期刊为主要收录对象(约占90%以上),因此期刊是传递科技情报、交流学术思想最基本的文献形式。
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大部分的成果产出的形式是以发表期刊论文来实现的。
因此,很多类型的其它文献如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最终都会以期刊论文的形式进行发表。
正因如此,科技期刊受到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大多数检索工具也以期刊论文作为报道的主要对象。
我们所讲的文献检索其主要的对象也是以各种科技期刊为主。
当需要对某一问题需要深入了解,或者需要了解某一问题的最新进展的时候,较普遍的办法是查阅期刊论文。